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获中美创客赛第六 他教熊孩子DIY机器人打情骂俏 两月销售60万元

装上手机,他的机器人有伊娃的眼神,变形金刚的躯体。

◆小时候,邱炳辉看到电视上的明轮船,便拿起泡沫板、玩具车马达、转轮造出明轮船。

文| 铅笔道 记者 汪晨

导语

2015年年末,邱炳辉召开了一次7人的RoboSpace董事会。会上,投资人眉头紧锁,满面愁容。邱炳辉则在做最后一搏。

“我们准备把机器人尺寸缩小点,成本再降低些,试试看有没有人买。”

“还是另找市场方向吧。我们之前也试过了,售价1000元以上的消费级桌面机器人几乎没人有意愿买。”

邱炳辉所研制的是一款手机机器人。手机放置在迷你机器骨架上方,相当于大脑。编程设置后,机器人可与人语音对话,在人面前打情骂俏、傲娇尬舞。虽然获得2015年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第六名,但千元以上的售价吓退了他的种子用户。

一次创客机器人冬令营,让他找到了新方向。9人5天的冬令营,孩子们玩得尽兴,学会了机器人组装、编程,并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机器人。

此后,RoboSpace转型制作创客教育机器人套件,分为家庭版和教育版出售:家庭版面向大众销售,教育版面向教辅机构出售,并附有配套课程。6~14岁儿童可利用套件组装8种机器人,通过图形化编程工具设置机器人动作、对话语音。

自去年11月发布后,RoboSpace通过8省市的代理商,在两月内获得60万元销售额。同时,他们在Indiegogo上筹得3万余美元,25个国家的人购买了RoboSpace的手机机器人。

注:邱炳辉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中美创客大赛获奖

2015年6月,邱炳辉身处厦门软件园,坐在一张普普通通的隔间办公桌前,闭眼凝思。周围同事的一举一动他都未有感知。

此时,他的思绪已超越了面前的物理世界,沉浸在头脑风暴中。在绚烂而无序的大脑中,他正极力搜寻那一丝绝赞且可用的创作灵感。

邱炳辉想要创作的,是一台好玩、新颖,但成本低廉的智能机器人。此前,他已报名参加当年的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为的是与美国创客PK。“单单想起这点,我就很兴奋。”

冥思苦想半小时后,他盯着手机发了会儿呆,一个灵感突然飘过:

手机本身就能联网,有摄像头、麦克风、扩音器等传感器,相当于一个现成的智能大脑。只要给它一副躯体,就能变成一台智能机器人。

邱炳辉兴奋地“抓住”了这个灵感。他抄起笔和纸,画了张简单的原型图,拍照发给了一票创客好友。

原型图中,一副迷你变形金刚模样的躯干托着手机这沉重的“大脑”。手机屏幕上,伊娃(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的角色)的双眼浮现其中。

◆参加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时的手机机器人样貌

他的创客好友中,厦大极客空间的一位负责人石江宏看中了他的想法。过了一会儿,石江宏跑到办公室,与邱炳辉一起讨论细节。

“你希望机器人能做什么?”

“没啥想法,就希望机器人好玩,能摆表情、跳支舞,能与人语音聊天、打情骂俏,像一个桌面上的小宠物,给人排忧解闷。”

“组团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我来帮你找找。”

“好呀,软、硬件的开发人员都需要。”

隔天,6~7名学生的资料被发至邱炳辉手机中。他选择其中3位,与大学搭档朱鸿鹏一起组建了5人小组,利用周末时间研制机器人。

时光流逝。8月14日,5人来到成都报道。此刻,他们已通过厦门赛区的选拔,进入总决赛,即将面临数十支中美队伍的厮杀。

评选当天,邱炳辉有6分钟时间展示。他带着这台手机机器人走到桌子上,和它语音对话。

“给大家跳个舞,怎么样?”

傲娇的机器人“斜着眼”回答:“不,我现在很忙,没空搭理你。”

邱炳辉收起笑容,压下嗓音说:“再不跳就打你了噢。”

“好吧好吧,给你跳一个。”说着,机器人放起《最炫民族风》,来了支尬舞。

桌前,评委欢笑,邱炳辉紧张的心也松弛下来。此时,机器人能语音对话,有10种动态表情,舞蹈动作能在手机App上细微更改。

◆前国务卿约翰·克里在青年创客大赛上听讲解

18日颁奖礼上,第六名的成绩传入邱炳辉耳中。身旁,一位小伙伴兴奋地跳了起来,他则赶忙上去领奖,中途默念:“徐老师一定要给我们颁奖呀!”但最后,他们错过了徐小平为他们颁奖的机会。

会议间隙,邱来到围满了人的徐小平身边,听他教导。“徐老师在那里鼓励我们,美国创客也就那样,你们要有信心,好好做,不比他们差。”

回到厦门后,邱炳辉认为机器人得到了认可。若能获得一笔投资,他愿将其作为创业项目继续做下去。

此时,派美特给了一笔种子轮投资。“派美特生产蓝牙耳机,自身有硬件工厂,能够扶持团队走得更远。”

9月,邱炳辉便和几位创客朋友一起辞职,创立RoboSpace。

转向教育市场

由于是先有产品再创业,团队发现,他们连市场需求和定价区间都还没调研过。

因此,公司建立后,团队的第一个工作是找样本顾客。那时,他们的目标仍是造出好玩、低廉的机器人,面向大众销售。

通过机器人爱好者的QQ群、同学推荐等方式,他们搜罗了11位种子用户,包含学生、白领、老板等各个群体。大部分人在看过产品效果图,知晓500余元的机器人定价后,均愿意购买。

但量产成本超过了预期。团队找到派美特的工程师询问机器人骨架的成本价格,发现成本过高,售价需要调整至1000元以上。拿着这份高价重新询问样本用户,大家都犹豫了。

其次,产品工艺也众口难调。有的人喜欢机械感,有的人则喜欢圆润的塑料,需求未能统一。

年关将至,邱炳辉召集7人的董事会议,派美特董事长毛联华和石江宏参加。

邱炳辉做最后一搏。他根据用户调查改进方案,提出将原本十几公分的机器人大骨架改为小骨架,使手机尺寸放大,形态更萌。

他打算继续尝试缩减成本。此前,派美特的毛联华下了道死命令,让工程师一定要降低成本。但无济于事,售价只得暂定为900~1000元。

“这个售价和消费者的价格需求差距太大,还是放弃,找个新方向吧。”

一位教育课程的负责人给了邱炳辉希望。她所在的万科梅沙教育刚刚成立创客少年事业部,准备开设创客教育课程。当邱炳辉将手机放在机器人身上时,他听到了那位负责人惊讶的声音。

“这个能教小朋友自己做吗?”她问。

“可以,它不是太复杂。”

“我们先合办一个冬令营吧,让孩子们玩一下,效果好我和你多办几次。”

1月18日,冬令营开幕,9个小孩参加了这次“一块钢板的科技之旅”。孩子们在A4纸上临摹钢板样貌,画出设计图;到工业设计中心看钢板如何切割,学会折弯、打磨、喷漆。他们学着组装零件、编程,设置机器人的名字、来源地、表情、对话、动作等。“孩子在组装、编程的时候,碰到什么问题就来问我们的工程师,我们当场解决。”

◆孩子们正在展示自己的机器人控制功力

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乎邱炳辉的想象。第5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作品上台讲解。

其中一位六岁半的孩子,给自己制作的机器人取名“风暴”。

“为什么叫风暴呀?”

“我在火星上被风吹到地球上,所以叫风暴。”在场的人笑得不亦乐乎。

相处这五天,孩子们喜欢这一活动,邱炳辉发觉自己也舍不得他们,效果超出预期。

此后,董事会再次召开。冬令营的举办,加上创客教育市场的兴起,使大家一致同意转型:重新设计机器人创客教具,主要面向教辅机构出售。RoboSpace的定位也随之改变:成为熊孩子的机器人模块化搭建平台,试图让每个孩子独立拼装出一台自己的机器人。

售卖机器人创客教具

转型提供创客教具,原有机器人就需要调整。在举办冬令营时,团队发现,该机器对6~14岁孩子来说仍显复杂,组装难度太大;其次,学生需要一个更简单的编程工具;形态也需要多样化,以组装出更多类型的机器人。

2016年春节后,他们开始打磨产品样机。

◆RoboSpace套装

硬件上,团队将关键零部件,例如机器的关节转轴、控制系统、电池系统等组合成完整模块,减少组装的复杂度。

机器人的材质仍为金属。“孩子们觉得金属很酷,而塑料材质给人一种廉价感,因此放弃。”

针对儿童的使用体验,产品的细节得到优化。

比如他们考虑到,小螺丝孩子容易弄丢,便替换为大螺丝;孩子手拿机器人时会磕磕碰碰,容易掉漆,团队用氧化工艺制造零部件,固定色彩;同时,机械也采用了更亮丽的颜色。

手机App得到革新。团队提供XLink图形化编程工具,让孩子用思维导图搭建机器人行为逻辑,帮助他们学会编程的原理、思路,创造出自己想要的机器人表情、动作、对话。

同时,团队设计了一套配套课程,供教辅机构使用。

课程分成8个专题,孩子可以用套件里的模块、零件,组合成8种不同形态的机器人,例如机械臂、机械恐龙、全足机器人等,均需要手机控制。

课程从简至难排列,孩子需要先学会如何控制机器人,再学习编程。课程中包含简单的杠杆原理、电机控制原理、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等知识点,由教师讲解。

基础课程学习完毕后,孩子可独立搭建自己想要的机器人,例如稻草人、武士等。“这时孩子要做到自定义编程,在用思维导图做配对时,如发生逻辑错误即有提示弹出。”

第一版成品套件于去年11月发布。

团队谈下8个省市的销售代理,将套件分销给其它教辅机构。教辅机构一次性购买后,可用套件开一期5天的课程,每期2500~3000元的学费。2个月内,RoboSpace收获60万元销售额。

同时,RoboSpace还开设了淘宝店,售卖家庭版教具。

海外也有意向客户。去年6月,RoboSpace在国际众筹平台Indiegogo上筹得3万余美元,共有25个国家的人购买手机机器人,其中包括一些代理商。“11月陆续发货后,有国外经销商找来,愿意将货销往国外。”

目前,2.0版产品正在开发中,计划于今年3月发布。

团队计划将组装编程环节和游戏教学功能融入App中。App会根据当前组装的模块、零部件和机器人的类型,引导孩子组装、控制、编程,开发出自己的机器人。

同时,团队打算加入传感器部件,孩子可用手机自由控制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仍需要手机作为屏幕。”

/The End/

编辑   韩正阳     校对   邱晓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