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上汽亲儿子要上市,年入63.9亿,阿里、宁德时代押注

除了造好车,车企还能从哪里寻找新的增长?

2018年春天,上海车展人声鼎沸。倪立诚站在人群中,看着展出的荣威新能源车,心里闪过一个念头——除了造好车,车企还能从哪里寻找新的增长?

七年后,这个念头把他带到了另一条赛道。倪立诚领导的出行服务平台“享道出行”正准备赴港上市,成为上汽集团探索“造车之外”的重要一环。公司希望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里,找到属于车企系平台的生存空间。

尽管网约车市场仍由滴滴、高德主导,但差异化机会正在显现、变化悄然发生:监管趋严让“合规”重新变得重要;家庭、女性出行,企业差旅等细分市场对安全与服务质量的要求提升,也为新进入者留下了缝隙。

享道在企业出行上排名全国第二、长三角第一,更拿到上海首批无驾驶人示范运营牌照,计划2027年实现Robotaxi规模化运营。只是这条突围路从非易事——它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深厚的产业链资源,更要在合规与增长间找到精准平衡。

01

2004年,倪立诚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进入上汽通用,从基层市场岗位做起。随后,他在上汽集团董事会办公室任职多年,参与企业战略与国际合作。2022年,他出任享道出行CEO,接手时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滴滴占据主导地位,高德、美团以聚合模式挤压中腰部平台。

面对行业普遍存在的无证运营问题,倪立诚推动建立“司机准入三重核验体系”,并联合主机厂打通车辆资质数据库。业内人士称,这一做法在短期内削弱了运力规模,但强化了平台的合规形象。

依托上汽的产业链资源,倪立诚主导推出“全场景出行生态”:网约车业务使用荣威、飞凡等上汽新能源车型;企业出行则接入上汽租赁网络;Robotaxi成为公司押注的长期项目。2023年,享道的自动驾驶车队累计完成32.7万次订单,总里程超过140万公里。

公司还尝试出海,与安飞士(AVIS)合作推出海外出行服务,支持中英文“一键切换”。截至2025年,享道网约车业务覆盖近百座城市,企业出行品牌“享道租车”覆盖150余座城市。公司披露,其日均峰值订单量已突破112万单。

网约车仍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该业务收入49.9亿元,占总营收的78%。享道将产品定位在中高端与家庭友好场景,针对女性和儿童推出差异化服务。面向学龄儿童的“享学小专车”提供车内实时监控与驾驶员背景审查;“星享接送”业务覆盖56个机场和237个高铁站。2025年上半年,这两类特色产品的交易总额约1.28亿元,占细分业务近三成。

除个人出行外,公司通过“享道开放平台”为企业客户提供用车管理、费用结算和行程分析等服务,覆盖3500多家企业客户,包括多家跨国公司。其租赁业务由子公司“安吉租车”负责,服务范围扩展至26个省份、400余座城市。2024年,企业出行与租赁业务合计收入10.8亿元,占比约17%,按交易总额计算位居全国第二。

今年5月,享道出行完成13亿元C轮融资,总融资额达26.3亿元。其中A轮获得阿里巴巴、宁德时代投资,B轮获得Momenta、高德投资,C轮融资中,投资方包括上汽集团、产业基金和地方政府等机构。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享道营收分别为47.3亿元、57.2亿元和6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6.3%;毛利率从2022年的1%提升至2024年的7%,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11.3%。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但亏损持续收窄。网约车服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2.2%升至2024年的9.1%,主要得益于调度算法与规模效应提升。

分析人士指出,享道的增长部分得益于上汽的资源支撑与政策合规优势,但在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中,维持利润率改善仍需持续的资金投入与技术创新。

02

过去十年,中国网约车行业几经演变。

2014年至2017年,补贴大战推动市场迅速扩张,滴滴与快的合并后形成主导格局;

2018年至2021年,监管趋严,合规成为平台生存门槛;

2022年以后,行业重心转向智能化,AI调度与自动驾驶成为新的竞争方向。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已超过人民币5000亿元,年均增速约10%。前五大平台占据超过85%的市场份额,但企业出行、差旅用车和区域高端出行仍提供有限的增量空间。

政策层面,《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加快无人驾驶与智能出行服务商业化。Robotaxi和智慧调度被纳入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试点,为车企系平台提供了政策窗口。

技术上,行业正从“人力派单”走向“算法驱动”。享道出行自研的“智慧大脑”系统已覆盖动态派单、供需预测和风控管理。公司披露,2024年上线后,平均接驾距离下降9.1%,匹配率提升10.4%,整体交易总额(GTV)增长11.1%。这类指标显示,技术与效率正取代价格竞争,成为行业的新焦点。

按GTV计算,中国网约车市场仍高度集中。享道出行排名全国第五,在长三角地区、企业出行与Robotaxi三大细分领域处于领先位置。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滴滴、高德打车、T3出行和曹操出行等。

享道将未来增长重点放在Robotaxi商业化。公司已在上海、苏州等地投入试点车队,获得首批无驾驶人示范运营牌照,并入选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名单。管理层计划在2027年前,在多个城市实现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规模化运营。

03

尽管滴滴仍主导出行市场,但行业并非没有空隙。监管趋严、出行需求分化以及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正在为车企系平台创造结构性机会。

分析人士认为,潜在增长主要来自四个方向。

首先是高端与安全细分市场的扩张。家庭用户更关注儿童安全与行程共享,女性乘客偏好“女司机派单”,企业客户重视票据合规与行程可追溯性,这些因素推动中高端网约车订单保持30%左右的年增长。

其次是Robotaxi的商业化试水。国内多座城市已开放自动驾驶载人试点,AI感知与调度系统的准确率持续提升,但盈利模式仍未成熟。

第三是绿色出行趋势。到2025年,新能源网约车渗透率预计超过60%,车企与出行平台的联动可能让商业模式从“卖车”延伸至“卖出行服务”。

最后是国际化。跨国企业差旅需求的恢复推动海外用车服务增长,为拥有车企背景的平台打开新市场。

但这些机会也伴随风险。高端出行市场的进入门槛高,豪华车品牌自建平台加剧竞争;Robotaxi面临激光雷达成本与复杂天气下的可靠性问题;新能源车队的车辆采购与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将持续消耗资金;而全球化业务则需应对不同国家的监管壁垒与本地化运营挑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