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鲟龙科技营收达6.6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24亿元。

2003年,33岁的王斌站在千岛湖岸边,决定放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铁饭碗”,专心养鱼。
王斌绝对想不到,自己对人生道路做出的小小改变,将在多年后震荡全球鱼子酱市场。
从巴黎的米其林餐厅,到汉莎航空头等舱,再到中东“土豪家族”婚宴,鱼子酱让人欲罢不能,背后都指向同一家公司——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球高端餐饮长期依赖俄罗斯和伊朗的野生鱼子酱,供应不稳且受制于国际禁令。王斌创办的鲟龙科技以人工繁育、生态养殖和数字化加工改变了这一格局。
2024年,鲟龙科技营收达6.6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24亿元。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5%,连续十年排名世界第一。
最近,鲟龙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它的崛起,折射出鱼子酱市场的几大新趋势:
鱼子酱零食化 :罐头、薯片等即食产品以亲民定价切入 Z 世代市场,打破传统高端餐饮局限;
科技创新机会:基因改良缩短鲟鱼成熟周期、AI 监测优化养殖管理,技术革新推动行业降本增效,提升产品品质;
出海拓展机会: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需求激增,借助当地经销体系与本地化运营,中国品牌可进一步抢占全球份额。
01
鱼子酱制霸全球的故事,始于2003年春天。
王斌,这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开发处年轻的副处长,做出一个让同行震惊的决定:去千岛湖养鲟鱼。
王斌是浙江人,早年毕业于大连水产学院(今大连海洋大学)。上世纪90年代,王斌曾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工作,参与过鲟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在此期间,他敏锐察觉到了鱼子酱的商机。
鲟鱼是鱼子酱的来源,鱼卵经过特定的低温腌制工艺,制成鱼子酱,端上高端餐桌。当时,中国几乎没有人工鱼子酱供应,原料完全依赖进口、价格高昂。
2003年,他筹集660万元资金成立了公司。
2006年,王斌在浙江衢州建起鲟鱼加工中心,同年,中国第一罐人工养殖鱼子酱在这里出厂。
2009年,鲟龙科技实现人工采卵技术突破,结束了中国鱼子酱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2011年,鲟龙科技成为汉莎航空头等舱供应商。王斌回忆,为了敲定跟这家全球航空巨头的合作,登门七次。“第一次,他们都没有品尝我们的鱼子酱;第二次他们尝了,但一言不发;第三次,他们开始愿意交流,品着鱼子酱听我们养鱼的故事……”
2016年登上G20杭州峰会国宴,2020年起布局线下体验店和电商渠道,建立“出口+内销”双线增长体系。
截至2024年,鲟龙科技产品出口4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5%——,连续十年排名世界第一。而且,鲟龙科技的市场份额,足足是第二名的五倍。
鲟龙科技通过人工繁育、生态水域养殖与数字化加工,实现鱼子酱规模化生产。公司拥有1.4万吨鲟鱼储备,是全球最大鲟鱼养殖基地之一;鲟鱼年均成活率超过97%,怀卵率约18%,远高于行业平均。其业务覆盖育种、养殖、加工、品牌销售和冷链物流,形成完整产业链。
鲟龙科技核心产品为高端鱼子酱,2024年收入6.14亿元,占总营收九成,同比增长17.5%;海外销售占比80.1%,出口覆盖欧洲、美洲、中东与亚太。客户包括法国KAVIARI、德国IMPERIAL CAVIAR、美国WARBUCKS SEAFOOD,以及汉莎航空、新航和国泰航空等国际品牌。除核心鱼子酱外,还推出鲟鱼肉制品、鱼皮胶原蛋白粉、鱼子酱巧克力等延伸产品。
2022年至2024年,鲟龙科技营收从4.91亿元增至6.69亿元,净利润由2.33亿元升至3.24亿元,净利率维持在48%以上。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8.1%至3.02亿元。
02
鱼子酱产业的格局变化始于生态危机。20世纪70年代,全球产量一度高达1988吨,但因过度捕捞与水域污染,到1997年锐减至280吨。2000年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全面禁止野生鲟鱼制品国际贸易,人工养殖成为唯一合法途径。
依托千岛湖的优质淡水资源与气候条件,中国人工养殖技术迅速成熟。鲟龙科技建立人工繁育体系,使中国成为全球鱼子酱产量增长的主要引擎。鲟龙科技在基因育种、鱼卵成熟控制、冷链加工与食品标准化领域持续投入,建立“全产业链闭环系统”,实现从鱼苗到成品的全程可追溯。这一体系带来了稳定的产品品质与成本控制,也构筑了企业壁垒。
与多数仍停留在原料或OEM环节的同行不同,鲟龙科技具有品牌溢价与海外渠道优势。它既是国际航空公司与星级酒店的稳定供应商,也是国内高端餐饮与电商市场的代表品牌。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19—2024年全球鱼子酱市场复合增长率为12.6%,总销量由402.5吨增至729.2吨;预计至2029年将达1230.9吨,年均增长11%。其中中国市场增长最快,2024—2029年复合增速预计达22.2%,规模将达154.9吨。
需求扩张的另一面,是消费人群的更新。鱼子酱正从传统宴会食材转向新奢侈品,受到高端餐饮和年轻消费者追捧。在中东、东南亚和南美,新兴市场的婚宴、礼品与商务场景正成为主要增量来源。
03
尽管鲟龙科技在国内鱼子酱市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革新,这个看似成熟的小众行业仍在孕育新的增长空间。未来的机会,大致集中在三条赛道。
首先是年轻化消费的崛起。过去,鱼子酱更多出现在高端餐厅和宴会餐桌,如今,它正以更轻盈的方式进入日常生活。品牌开始推出鱼子酱罐头、鱼子酱薯片等即食产品,以便携包装和亲民定价切入Z世代零食市场,让“黑色黄金”从仪式感食品变成可分享的社交体验。
第二是科技驱动的生产革新。在养殖端,基因改良技术正在缩短鲟鱼成熟周期——从传统的十年以上压缩至七八年,同时提升鱼子酱出油率与稳定性。人工智能监测系统则通过实时采集水温、水质与鲟鱼活动数据,实现精准投喂与疾病预警,显著降低风险与成本。
第三是出海共建的品牌窗口。中东市场对高端鱼子酱需求旺盛,常用于婚宴和礼品场景;东南亚市场因饮食文化开放,正逐步接受鱼子酱作为日常食材。中国品牌若能与当地奢侈品经销商或连锁餐厅合作,通过本地化菜品与高端渠道布局,有望进一步扩大全球份额。
但新进入者也面临极高的行业壁垒。鲟鱼从孵化到产卵通常需要十年以上,意味着资金回笼周期极长。标准化养殖基地、温控系统和加工设备的前期投入动辄上千万元;同时,国际市场要求企业通过欧盟IFS、英国BRC等多项食品安全认证,而品牌信任的建立更需时间沉淀。正是这些门槛,让鱼子酱行业在奢侈食品赛道中保持了罕见的稳定与稀缺。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