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达科技)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IPO上市
作者丨铅笔道 黄小贵
7月18日,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挚达科技)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IPO上市。
挚达科技创办于2010年,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电车充电桩提供商:全球累计出货130万台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其中中国累计出货120万台。中国市场份额达15.6%,全球市场份额达9.5%。
挚达科技创始人黄志明是福建沙县人,1993年以沙县理科状元考入同济大学汽车工程系。大学期间,黄志明获得了一项国家专利——上海公交站台上多画面智能滚动灯牌。1998年,黄志明进入上海大众汽车。2001年至2005年,黄志明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工作,担任技术总监。之后,担任上海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规划部与物流部部长。
2007年,回同济大学读博期间,黄志明看到了新能源车的远景,在世博会上再次看到新能源车大放异彩。2010年,他创办了挚达科技。一开始,挚达科技并没有造充电桩,当时新能源车还是一样很新的东西。挚达科技先从策划咨询入手,为汽车公司提供新能源汽车软件及其他配套的咨询服务。此后公司开始独立设计软件,从事车联网、充电等相关软件开发。
2012年,新能源汽车续航不足、充电难等问题暴露,行业几乎看不到希望。此时,恰好特斯拉进入中国。黄志明意识到机会来了:特斯拉的车主,需要配备充电桩,而安装、升级、维护充电桩等服务,必定要由专业的团队来做。特斯拉一定会在中国寻找能够提供售后配套服务的合作伙伴。
黄志明主动与特斯拉取得联系,前后沟通了九个月。“他带着特斯拉的团队考察国内社区和家庭的用电环境,让他们知道中国的家庭用电和美国不同,在社区安装充电桩要跟物业打交道,这是一个专业工作,需要专业团队跟物业沟通,之后还有专业施工、监管等。”达科技成为了特斯拉车主充电服务提供商。这成为挚达科技关键的转折点。
2015年,挚达科技开始从事私人充电桩硬件开发与生产。
之后,挚达科技先后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上海中电投、安徽金通、宁波隆华汇、比亚迪等知名投资机构及汽车产业链大型企业,累计获得资金5.75亿元。按照2024年11月最新完成的E轮融资股东入股价格计算,挚达科技上市前的估值约为30亿元。
比亚迪除了是挚达科技的股东,也是挚达科技的主要客户。早在入股挚达科技之前的2021年,比亚迪便开始采购挚达科技相关产品。除比亚迪外,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也是挚达科技的客户。
2022年至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挚达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97亿、6.71亿、5.93亿和2.17亿元,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2514.7万、5811.6万、2.36亿和1707.8万元。
据中国充电联盟和业内测算,到2025年底全国私人充电桩保有量可望达到1200-1300万台,届时私人桩数量占比将稳定在七成左右。如果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普及,2027年前后家用充电桩年销量有望攀升至约570万台。其中,仅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届时年需求就可能达到340万台,体现出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技术层面,家用充电正朝着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以下趋势值得关注:
·有序智能充电: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激增,电网面临的峰谷负荷压力增大。通过智能充电桩与云平台,鼓励车主在夜间低谷时段给车充电,实现削峰填谷。
·高速充电与功率升级:虽然家用充电主要采用交流慢充(一般7~11kW),但未来慢充桩功率也可能提升,以缩短家庭充电时间。一些企业已推出20kW级别的大功率交流桩供高端用户选择。
·数字化与增值服务:家用充电桩将不再只是硬件设备,而是融入数字服务生态。充电App、车企后台等可记录用户充电数据,提供能耗分析、费用结算等智能功能。挚达科技等业内企业提出,未来要构建“电动汽车—家庭—绿色能源”生态体系,通过数字化增值服务提升用户体验。一些品牌已开发预约充电、共享私桩(邻里间开放使用)等功能。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写作中还参考了《不负家国》(上海人民出版社)、蓝鲸财经等,一并致谢。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