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被50位投资人拒绝后 这个摇滚男融资200万 做了音乐新媒体 全网PV250万

被50位投资人拒绝后 这个摇滚男融资200万 做了音乐新媒体 全网PV250万

◆  披着工科男外衣的摇滚男生邹扬,外号小羊。

文| 铅笔道 记者 薛婷

导语

因猴年春晚的一曲《华阴老腔一声喊》,“谭维维和华阴老腔”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它的上一次火爆发生在朋友圈,这追踪到一档音乐节目《中国之星》。

将此话题引爆的幕后推手,则是一个音乐新媒体“摇滚客”。

创始人邹扬是位88后工科男,且玩了四年摇滚乐。一年前,看到校友36氪创始人刘成城、V电影创始人尹兴良,把新媒体做得风生水起。邹扬觉得自己做个音乐新媒体应该有戏,他想解决国内音乐人的宣传推广问题。

◆ 更名后的网站页面

2014年9月11日,“摇滚客”网站上线,内容聚焦在独立音乐、摇滚乐。一年时间,线上线下内容团队扩充至12人。内容从自媒体式的“野路子”乐评,扩展到新闻、视频、采访、歌单、电台等。

邹扬确立了一套流水线,涵盖的内容创作、运营、传播,报道范围从摇滚乐、独立音乐扩展到全品类音乐。近期,邹扬将“摇滚客”更名“果酱音乐”。

在先后被50位投资人拒绝后,2015年10月底,“果酱音乐”获得多牛资本领投的200万元天使融资。

目前,“果酱音乐”共有16个线上传播渠道,日PV250万,微信平台用户量为20万(2015年初开启)。

注:      邹扬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玩摇滚的工科男

“你创业的想法完全不靠谱。就算能成功,收入估计跟留在百度差不多.....”对面的男人(邹扬的领导)已苦口婆心讲了好一阵,他瞅了一眼邹扬,停下来,问道:“你是不是对我说的不感兴趣?”

“是的。”

“看你的眼神,我就知道说服不了你。放手去干吧。”

2014年8月,邹扬去意已决。工作一年半,他带领团队创立了智能App广告系统,日均为百度带来近百万元收入。期间他获得了北京户口的资格(内部获得率约为千分之二)。

离开,意味着放弃这些。

“想创业是受了两位校友影响。”邹扬坦言。一位是36氪创始人刘成城,另一位是V电影创始人尹兴良。“他们都做新媒体,一个在科技界,一个在电影界,那我想去做音乐界的新媒体。”

邹扬话音后面有着几分底气。那时,他玩摇滚乐已有四年,还是一只校园乐队的主唱兼吉他手。“我曾一度想用音乐养活自己,盼望有一天星探能发现我。”他爽朗地笑起来:“肯定是做白日梦啦。跟爸妈一提就被骂得狗血淋头,最后还是学了计算机。”

“做音乐没条件,做码农不快乐,为何不把两者结合起来呢?”邹扬明确了方向:做一个音乐新媒体,解决国内音乐人的宣发问题。

2014年,各种线下音乐节蹿红,如草莓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等。线上,《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等众音乐选秀节目也是一路火爆。“一些好的音乐人,参加节目后就火了。”邹扬说:“能有机会参加的人都是凤毛麟角,能红还得靠运气。更多的独立音乐人没有稳定宣传音乐的渠道。通常是录好歌传到网上让其自生自灭,更多人靠在酒吧、Pub卖唱为生。”

一番考量,邹扬决定回到老家南京,从最熟悉的摇滚乐做起,媒体起名为“摇滚客”。花了两周时间,他搭建了初版网站。借此,他找到了第一个合伙人朱春龙。

“他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乐评小网红。在微博上发的乐评很有意思,路子比较野。”俩人有几分相见恨晚的意思,不久后,朱春龙辞职全职加入。

接下来的三个月,二人打起了车轮战,每人负责一天的内容。没有办公室,他们每天在咖啡馆碰面。精力有限,当时三成内容为原创文章,剩下的则是视频转载,渠道只有网站和微博。

“野路子”玩法,令他们笔下的摇滚乐评不再小众。3个月后,网站每日PV过万,微博粉丝为3万。“原来的乐评会比较枯燥,介绍下歌手的生平之类。我们的内容切入点会不一样,比如文章会写所有摇滚歌曲里出现的地名,让粉丝互动,找找自己的家乡出现在哪首歌中。”

期间,一部“野孩子”乐队的纪录片被他们二次传播。“那个纪录片拍得很不错,可惜出来基本无人问津。我们写了一篇很契合时事热点的乐评,很快被各路微博大V转载。”

专业媒体运作

年底,邹扬便启动融资,他打出了“音乐界的36氪”概念,结果一路碰壁。“一是当时音乐大环境不好,二是我们对项目包装比较混乱。”

他清楚地记得,曾跑到上海见一位投资人,等了三小时,后方甩了一句“你们的项目就是鸡肋,团队就是鸡肋”后,将他赶了出来。

“虽说得不到资本认可,但能得到用户认可,我完全不慌。”于是,邹扬暂停融资,着手组建线下内容团队。“流量、粉丝上来之后,独立音乐人、唱片公司主动找我们求采访,但人数不够,处理不过来。”

无资金支持,邹扬继续“小米加步枪”战术。他发了条招募内容团队的微博,大意为“我们给不起工资,但如果你喜欢做音乐媒体,就赶紧来。”当晚收到30多封电邮。“去掉玩票及不能长期做下去的,挑选了3人。”

如此,邹扬有了5人的内容团队,通过微信群协作工作。到了5月份,团队数量增至10人。

几个月运作下来,邹扬发现致命问题:线上协作有时差,工作效率特别低,讨论总是得不到及时回复,如内容升级、运营策略优化。

团队一定要从线上拉到线下。“原来没有章法,大家只写自己感兴趣的。要走到下一阶段,必须按照专业媒体的方式运作。”

彼时,邹扬刚刚结婚,他把婚房拿出来做办公室,并让小伙伴住在里面。这样,团队分为了线上线下两个团队。线上沿袭自媒体式的运作模式,线下则跟踪报道音乐热点事件。

邹扬制定了一套热点报道方案。“首先,培养团队如何分析热点事件,热点出来之后,有一套流水线式内容制作方法,运营、渠道也都有详细的流程。比如,什么渠道发什么类型内容。”之后,内容从“野路子”乐评,扩展到新闻、视频、采访、歌单、电台等。

模式运作到8月份,邹扬将报道范围从摇滚乐、独立音乐扩展到全品类音乐。“独立音乐受众有限,我们最终是希望将小众音乐推广到更大的市场中。”

为此,邹扬将“摇滚客”更名“果酱音乐”。“果酱音乐源于一句美语口语,当你听到一段非常棒的音乐时,会情不自禁地喊出:That's my Jam。Jam即果酱的意思,象征着新奇的好音乐,这与我们创立摇滚客的初心一致。”

8月底,“果酱音乐”共扩展至8个传播渠道,包括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全网日PV约10万。

融资200万

邹扬感觉时机成熟,再次出去融资。“我觉得这次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然而,事与愿违。一个月时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这四个城市,邹扬跑了好几趟。车票积累了厚厚一打,却没得到一个投资意向。“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他苦笑着说。

不久前,他曾在微信公号写到:“在被第49位投资人拒绝后,我独自走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落寞地望着高耸的写字楼,忽然感觉自己像蝼蚁一样渺小。理想,是否真的只是遥不可及?我掏出手机发了条微信,告诉伙伴们,现在想立刻回到南京,只想安静地听会儿歌,写写乐评......”

回到南京后,邹扬经历了比拿不到融资更为尴尬的一天。9月12日,“果酱音乐”一周年纪念日。悻悻而归的邹扬只想这一天快点度过,没想到,有位粉丝送来了一个大蛋糕。“心里挺自卑的,这个蛋糕本应是我来买。”

小伙伴们挤在一起庆祝,点蜡烛,许愿,切蛋糕。邹扬始终躲在自己的座位上,没有参与。几次邀请,均被他一一拒绝。

手里拿着同事递过来的蛋糕,邹扬下不去口。当天,他把全体人员叫来,开了次大会。会议以邹扬的自我批评开场,“是我没有经验,对大家的承诺没有兑现......”

令邹扬颇为感动的是,伙伴们认为:“资本不认可,但是用户认可,这事就值得我们做下去的。”

又一次,邹扬把更多精力放在内容上。“流量、粉丝数都看得见,蹭蹭往上涨。”

无心插柳,邹扬结识了一位杭州的创业者,帮他接连介绍了三位投资人,第三位来自杭州的多牛资本。“与多牛接触,特别地顺利。”邹扬长舒一口气。10月底,“果酱音乐”获得多牛资本领投的200万元天使融资。

日均PV250万

步入11月,邹扬把团队带到正规的写字楼办公。“继续招兵买马,内部也明确拆分了编辑部、市场部、技术部等,这才算进入专业的媒体运作方式。”

◆    果酱团队办公中

品牌效应、业内口碑不断增强。邹扬开始与大型制作公司合作。较为典型的是与《中国之星》的合作。

12月6日,朋友圈一条关于谭维维和华阴老腔的图文被热传,这是邹扬团队策划传播的热点之一,文章阅读量3小时内突破10万+。

针对此次合作,“果酱音乐”共策划了四个热点:歌手杨乐个人、谭维维和华阴老腔、痛仰的歌被剪掉、舌头的演唱被删。每次热点在全网的传播人数在50万人以上,微信图文均在10万+。“节目组提前会给一些照片、视频、新闻等通稿素材。节目播出前,我们提前准备好内容。节目播出后的第一时间,相应新闻就会发出。”

这为“果酱音乐”带来了大量的用户、流量增长。目前,“果酱音乐”共有16个线上传播渠道,日PV250万,微信平台用户量为20万(2015年初开启)。

近期,邹扬拿下了与网易云音乐关于《我是歌手4》的电台独播权。“每期节目播完,会在网易云音乐播出一个电台节目,被我们承包运营。”

此外在线下,邹扬也不断有大动作。自2015年8月起,他带着团队在五个城市做音乐开放日活动。“单纯的线上传播,会让有些音乐人觉得虚,他们需要有人能为他开一场作品发布会,就像锤子手机发布会那样。”

◆    小伙伴们在开放日结束后合影

每个城市的开放日,邹扬用起了互联网跨界玩法。“把这个城市的独立音乐人、乐队等找出来,邀请过来但不能直接唱歌。先给他们十分钟做主题演讲,类似创业项目路演,然后再演唱两首原创作品。”

在邹扬的计划中,2016年3月,要把开放日活动进入正规剧场。“做成一个高端的活动品牌,让音乐人感受到平时没有的体验。”

春节之后,邹扬计划启动PreA轮融资。这一次,他筹备的是一套线上的智能宣发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把媒体、渠道资源整合起来,做成一个纯互联网产品。使用方可以是唱片公司、音乐节主办方等。理想的效果是1小时之内,将相应内容推送给千万级别的用户。”

谈到远景,邹扬透露:“在改善音乐行业的宣发环节后,会尝试签约一些优秀的音乐人。”

读完文章,求报道的创业者请加微信号shoujiyezi5415;

文章原创,如需转载,请加微信号meera003;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铅笔道。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