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真格投他500万 内蒙人在纽约为1200家华人餐厅做管理系统 带动利润增长5%

与真格三次接触,王强终获垂青。

在美国华人餐饮界打拼多年的内蒙古汉子王强
文| 铅笔道 记者 薛婷
导语

“我要做餐饮界的阿里巴巴。”王强毫无顾忌地讲诉着自己的梦想。听着鸡汤味略浓,这股坚持劲儿为他招来了7名哥伦比亚大学的IT人才。

2013年年底,王强团队研完成初版智能餐饮系统Menusifu,核心包括前端点餐系统和餐厅内部数据中心。

其中前端点餐系统支持6种语言,用户可通过iPad、手机自助点餐,订单同步传输到收银台和厨房。餐厅内部数据中心则可预测经营风险。经营者通过该系统,可实时了解餐厅的各项成本,若某一项指标超出设定值,系统会自动预警。

但产品还未大规模推广,王强便遭遇了财务危机。他列了长长的名单,打算挨个打电话借钱。电话还未拨出,真格资金抛来了橄榄枝。

获得融资后,Menusifu驶上了扩张的快车道。目前,Menusifu新版系统已覆盖约1200家华人餐厅,合作的连锁品牌为10家;平均为每家餐厅降低成本约5%,增加利润约5%。

注: 王强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华人餐厅在美国

在美国纽约待了10年,内蒙汉子王强学习计算机专业之余,更多地与餐馆打交道:洗过盘子打过工,也曾做过餐厅管理。

2013年年初,他本经营着一桩赚钱的生意。开发Windows系统的点单系统,售卖给华人餐厅,覆盖餐厅800多个。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这样的系统没有数据统计、移动化、接口等功能”。

他说:“在北美约有10万家华人餐厅,他们面临的难题是管理落后,需要有人来提供移动化的产品,通过数据帮助餐厅成长。

一位老友的遭遇越发触动他。那位朋友投资了60万美金到一家新店,6个月后,他亏掉了30万美金。无奈,最后只能靠打工还钱。

王强看着痛心。他认为在美国开餐馆最终要讲究价值和资源分配。

首先,体现餐厅的价值要合理的选址开店,而数据可对此起到引导作用。“比如中餐馆之间竞争很激烈,餐馆与餐馆竞争,菜系与菜系竞争,而良性的餐饮环境应该是用数据来决定生态链,不至于资源浪费。”

再者,传统华人餐厅对外的印象是品牌差,服务一般,没有品牌效应;于内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数据统计,导致供应与销售容易失去平衡,造成浪费和经济损失。

Menusifu整体解决方案

基于此,王强感觉改变华人餐馆的现状,“能做的事情太多了,核心是开发一套运用数据的移动化系统”。

他此前的积蓄并不丰厚,而在美国聘请IT人员成本极高,找人这事令他焦头烂额。花了四五个月,王强在哥伦比亚大学找到了7名技术人员,涵盖大数据分析师、曾就职于大公司的IT精英等。“我跟大家说要做餐饮界的阿里巴巴,一遍遍地灌输。”

8个人商议决定先做餐厅的内部管理系统,以此为切入点,一步步增加功能。此后开发工作持续7个月,有人坚持不下来就撤了。“没有工资,又要经常加班。”

新版系统

年底,初版智能餐饮系统Menusifu研发完成,核心包括前端点餐系统和餐厅内部数据中心。

Menusifu支持的设备

前端点餐系统共支持6种语言,用户可通过iPad、手机自助点餐,订单同步传输到收银台和厨房。

餐厅内部数据中心则可预测经营风险。经营者通过该系统,可实时了解餐厅的各项成本,比如房租成本占10%,原材料成本占30%,人员成本占30%,若某一项指标超出设定值,系统会自动预警,“告诉你哪里不合理,是不是排班出问题等”。

同时,系统还可计算盈亏平衡点、预测接下来几个月的营业额等。

最初,王强就实行收费策略。Menusifu 的第一位客户是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家店,店主一直寻找管理系统未果,机缘巧合找到了王强。

对王强来说,这是一笔大单,共安装了40套系统,收费约1万美金。但随后王强没有大肆扩张,“产品还不够完善”。2014年,他总共服务了80多家店,更多精力用于打磨产品。

他们采用H5技术重新研发整套系统,可兼容Windows、iOS、安卓。把点餐操作优化得更简单,原本从点餐到结账需要点击七八次按钮,现在三步便能完成,且始终停留下一个界面。“我们去掉了一些页面跳转,更改了UI设计。”

此外,他们还为餐厅对接了美国十几家接口公司,支持十几种支付方式。

考虑到有些餐厅想兼顾外卖生意,但又不愿入驻点餐平台,他为每个餐厅开发了线上点餐网页或App。“美国的在线点餐公司,向餐厅收取的比例约为15%~20%,大部分华人餐厅接单只能靠电话。”

虽然每家店能收费三四千美金,但资金仍是压在王强胸口的一块大石。一个月亏损5万美金,他的积蓄快见底了。

把系统推向更多的餐厅成了当务之急。2015年6月,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几家连锁餐馆。

其中一家叫西安名吃,老板孤身在美国奋斗多年,共开了12家餐馆,主要售卖肉夹馍、凉皮等陕西特色食品。

这些连锁店自身几乎没有IT能力。“美国的IT人员成本这么高,连锁店在100家之内的都不太可能自己做系统。”

陆续,他签下了小肥羊(35家店)、福林等连锁品牌。

为此,他开发了连锁品牌的中央数据中心,包括财务系统、成本系统、品类系统、会员系统等。“所有的运营数据用图表的形式清晰地表现,代替传统的一大摞纸质财务报表。”

真格投资500万

另一方面,王强也在寻找融资,以解燃眉之急。

王强与真格的伙伴们

2014年年底,他第一次与徐小平见面。那时王强报名参加MIT的路演活动,没有被录取。

他不想放弃,找到活动的组织人员,一通求情,最终赢来两分钟的登台时间,徐小平坐在台下。“我在台上说,这是我32年来最珍贵的两分钟。”但并没有得到资本垂青。

几天后,徐小平等人在哥伦比亚大学做创业分享,王强又跑了过去。“在座的创业者讲自己的创业故事,我聊了聊怎么把股权都给兄弟们分了的事儿。”与徐小平的第二次接触,他至今记忆犹新,“徐老师站起来说,像王强这样的创业者,我都想成为他的合伙人”。

王强以为这下是不是要投了,然而后面就没了声音。

无奈,他只能继续一波波见投资人。去年3月,王强还在跟其它机构的投资人讲项目,突然收到了接到真格基金投资经理刘元的电话,“我们投你吧”。“我真的都快没钱了。”“没事,我们投你。”

回忆那时的对话,王强颇为激动。“那会我打算即便借钱也要继续做,把能借的人名都列好了。”

最终,Menusifu获得来自真格基金的500万元天使轮融资。同期,其产品在春晖杯创业大赛从纽约赛区突围,获得南京政府321计划的一百多万创业扶持资金。

犹如一场及时雨,王强可以放心地扩张了。自身力量有限,他借助软件渠道商分销产品,“他们懂技术还有销售队伍”。

每月扩张的新餐馆逐渐从50家提升到80家。与王强合作的渠道商扩展至40多家。

与此同时,产品功能也在增加。去年年底,他为单店也加入了会员系统,用于发放优惠券、邮件,进行打折营销等。

整个2015年,Menusifu数据平台记录的点餐消费共计2500万人次。

今年第一季度,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前后找到Menusifu寻求合作。他选了10家餐馆接入试用,目前正在筹备接入第二批餐馆。

扩张速度的提升,也为王强缓解了资金压力。今年3月,Menusifu营收约150万元,实现盈亏平衡。

至今,Menusifu新版系统已覆盖约1200家华人餐厅,合作的连锁品牌为10家。平均为每家餐厅降低成本约5%,增加利润约5%。王强计划今年扩展至4000家店,“先把800多家Windows点餐系统替换掉”。

近期,王强筹备上线选址系统,而打磨供应链系统则是他的重心。王强计划做一个平台,一端连接合作的餐馆,另一端连接食材供应商。

最近三周,王强一直在国内奔波。新一轮融资即将敲定,他也在国内拜访有出海意愿的餐饮品牌。至于未来要不要杀入国内市场,他表示正在考虑,还没想好。

/The End/

编辑   王  方      校对   孙  娇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