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融资300万 韩国欧巴为中国男士量身做衬衫 设计师上门造韩范型男 订单1500

他决心将韩国男装定制引入中国。

文| 铅笔道 记者 王姝
导语

面前的朴民洙有些羞涩,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时常需要借助身旁的韩语翻译。他坦言:“语言问题是我创业路上的最大阻碍。”

但他仍坚持在中国创业。在北大就读MBA期间,他在中韩两种文化生活的对比中,产生了创业的想法。

他决心将韩国男装定制引入中国。去年6月,他正式在韩国成立“十分定制”,主打男装定制。平台一端连接韩国OEM工厂,一端连接中国用户,由韩国人担当设计师,上门为用户量体,提供搭配建议。一个月后,他进军北京市场。

由于语言沟通不畅,他在与企业谈判时吃尽苦头。一年的磨砺,让他从汉语初级水平,到能听得懂,再到能日常交流。业务也随之不断发展。

截至目前,“十分定制”共接待1000位客户,订单总量约1500个,订单总额约60万元。

如今的朴民洙仍在坚持学习汉语,他的目标是交流无障碍。

注: 朴民洙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韩国欧巴中国创业

在五道口的一家咖啡厅里,朴民洙正在跟徐仁建聊天。两人都来自韩国,相识于一个韩国人在华俱乐部,时常坐在一起探讨中韩文化差异。此时的朴民洙正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就读MBA,而徐仁建已在北京工作了五六年。

聊着聊着,两人就谈到了中韩服饰差异。朴在来北京前,曾在韩国的一家企业做海外销售,工作中必须穿着衬衫。他发现,与女性相比,男性的服饰种类很少。因此,合不合身变得至关重要。“在韩国,男装定制很火,而在北京却很少见到。”

徐仁建十分认同他的看法。他之前在时尚领域工作,曾参观过欧洲定制服装工艺的圣地萨维尔街,亲眼见证了衣服一针一线的制作过程。

由此,两人决定将韩国男士服装定制带到中国。恰好此时,韩国《东亚日报》主办了一场名为“青年梦想创业大会”的比赛,两人顺势报名参加。

2014年年底,朴民洙前去调研市场,总结行业的痛点。“用户一听到‘定制’二字,最先想到的词就是麻烦,总觉得过程十分繁琐;其次,他们认为定制价格昂贵,动辄就要上千上万,不是普通人能消费得起的。”

借鉴韩国的经验,他想到了以下解决办法:

第一、设计师上门量体。用户只需抽个午饭或者下午茶的时间,10~15分钟量体,并与设计师交流选款,其余一切环节都不用操心。并且,一次购买后,尺寸数据会被保存在后台,二次购买时直接调取。

第二、纯线上售卖。这样一来,可以省去线下店铺的租赁费和装修费等。并且,服装制作直连工厂,砍掉中间环节。“其实,服装制作的成本是很标准的,虽然布料的好坏影响价格,但是总体来说,单纯一件衣服没有那么贵。”

去年4月,带着这个解决方案,两人在“青年梦想创业大会”中拿到一等奖,并获得了资本的青睐。两个月后,他拿到了300万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是MOSUQ天使投资俱乐部和韩国政府创业投资协会。

“十分定制”的办公环境

期间,朴民洙在韩国、中国和越南三地考察制作加工工厂。一番抉择后,他选择了韩国。“毕竟我们的团队都是韩国人,合作起来更方便。”

年中,他与Frank Lord工厂达成合作。该工厂在韩国很有名气,创办30余年,经验丰富。朴直接通过网络搜索找到对方公司,上门洽谈。对方的CEO听到他的想法后,很感兴趣,“他们也很想开拓中国市场”。

拿下工厂后,朴民洙正式在韩国成立“十分定制”,主打男装定制O2O。平台一端连接韩国OEM工厂,一端连接中国用户,由韩国人担当设计师,上门为用户量体,提供搭配建议。

7月,“十分定制”进军北京。“北京每年消费1200万件衬衫,单单这一个城市,市场规模为整个韩国的62%。”

业务试运营

接下来的两个月,朴明洙全力筹备业务上线。

他选择从衬衫切入。“衬衫可正式可休闲,实用性最强,市场也最大。”

衬衫的面料共有300多种,后增加至500种,包括亚麻、纯棉等。图案分为条纹、纯色和迷彩等;功能上,不同布料的透气程度也不相同。“面料是影响衬衫价格的主要因素。”

衬衫选购界面

同时,一件衬衫被拆解为8个元素,不同元素搭配制作出不同的款式。例如:袖口可分为圆角、直角和法式等,衣领分为标准领、宽领、立领和暗扣领等。用户还可以选择是否在袖口上绣自己的名字。

9月,“十分定制”官网上线。用户注册后,可直接预约服务。设计师上门量体,并提供形象建议,帮助用户选定布料和款式。之后,这些数据将发至韩国工厂。完成制作后,衬衫将被邮寄回北京,再由公司进行分发配送。整个过程不到10天。

初期,设计师由合伙人徐仁建担任。后期又招募了一些具有时尚和设计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韩国人。这些设计师在上岗前会经过一套基本的培训,例如量体的八个步骤等。

试运营阶段,朴主要在B端推广,寻找员工有衬衫穿着需求的企业,通过B端触达C端用户。

开始的一个月,朴民洙遭遇了重重困难。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语言。他的中文说得不是很好,因此在与中国企业沟通时倍感吃力,很多内心的想法表达不出来,只能干着急。“当时我的内心很焦虑,但也没有办法。”

直到10月中旬,他终于拿下第一批订单。公司中的一名员工是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硕士,经他介绍,团队得到与他们院系合作的机会,到学校为教授们量体。那一次,他们共拿到了20余笔订单。

此后,他又逐渐与一些企业达成合作。“我们通过在对方企业举办时尚沙龙或讲座活动,转化用户。”半年内,“十分定制”累计完成近500笔订单。

过程中,服务标准化的流程逐渐完善。设计师团队制定了一整套的量体手册,其中的细节都是在实际操作中一点点完善起来的,例如如何测量不会让顾客感到别扭等。“在测量衬衫长度时,我们要求把卷尺的末端轻轻拉后至臀部与大腿相交的部分即可,而不要把手放在客户会感到不适的两腿之间。”

完善推广策略

今年3月,朴民洙终于拿齐了中国创业所需的全部手续,业务正式运营。

“十分定制”团队合影

同时,他找到王雪如担任战略顾问,并组建了市场部。后者曾历任国际4A公司数字营销高管。由此,团队明确了市场推广的策略,共分为两个部分:

线上环节,一方面通过自媒体运营,增加曝光度,例如运营微信公众账号;另一方面,入驻大众点评、美团等渠道,设立一些团购活动,吸引用户购买。“例如在父亲节时,我们曾推出过限时特惠活动。”

线下环节,朴仍然延续此前的做法,与一些企业合作,为他们提供讲座或沙龙。“例如毕业季时,战略顾问王雪茹到清华大学举办职场讲座。活动结束后,我们的设计师现场为同学们量体。”

此外,朴民洙设置了快闪店(临时搭建的量体沟通场所,一般设在合作方的可用空间)。4月,“十分定制”与爱奇艺合作,在对方的办公室搭建了一个临时宣传摊位,路过的人如果有兴趣,可以立刻量体下单。当天活动共进行了3个小时,转化10笔订单。此后,团队又在国贸三期大厦餐厅、老佛爷购物商场等举办过快闪活动。

7月,朴民洙与King & Wood律师事务所达成合作,上门为律师量体,共拿下了50多笔订单。

截至目前,“十分定制”共接待约1000位客户,订单总量约为1500个,订单总额约60万。

未来,朴民洙想要从衬衫拓展到西服、皮鞋等更多男性定制服饰产品线,并依靠在北京积累的经验,覆盖至其它城市。

/The End/

编辑   薛  婷      校对   赵芳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