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融资2亿,清华校友做随身AI硬件,销量暴涨230%

近日,灵宇宙宣布完成 2 亿元 Pre-A 系列融资。投资阵容颇具分量:上海国际集团旗下国方创新、滴滴出行、拉卡拉、国泰海通等金融机构与产业方悉数入局。

口述 | 灵宇宙创始人 顾嘉唯

作者 | 铅笔道 吴欣晓

几年前,灵宇宙创始人顾嘉唯做了一个孤注一掷的决定。

由于出资方资金链断裂,他身背无限连带责任,向银行抵押了房子用来发工资、保住团队。而前不久,他还在上市公司股东的支持下,操盘10亿资金、组建数百人团队,是最早一批投身消费级机器人的弄潮儿。

常人不能体会的大起大落,让顾嘉唯对创业、资本和商业路径有了深切的思考。

这种成熟,如今正在结果。

近日,灵宇宙宣布完成 2 亿元 Pre-A 系列融资。

投资阵容颇具分量:上海国际集团旗下国方创新、滴滴出行、拉卡拉、国泰海通等金融机构与产业方悉数入局。

灵宇宙已完成三轮连续融资,先后获得三七互娱、学大教育、商汤科技、耀途资本、线性资本、清华 SEE 资本、银杏谷资本等知名机构支持。

资本并非盲目跟风。

刚过去的双十一,灵宇宙的核心产品——AI儿童陪伴硬件“小方机”——销量在今年 618 基础上暴涨230%以上。

与传统的“带屏幕学习工具”不同,“小方机”基于多模态空间交互技术,通过摄像头,让 AI 以“第一视角”理解现实场景,实现“世界即教室,万物皆教材”。

顾嘉唯是“85后”,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后保研到清华,先后在微软、百度任职。28 岁入选百度“少帅计划”,主导多项AI产品研发。2016 年离开百度后,他在上市公司支持下,布局机器人产业,创办物灵科技,其绘本伴读机器人Luka全球销量近千万台。

随着大模型进入成熟期,他再次创业,成立“灵宇宙”,不再聚焦单一硬件,而是试图搭建下一代 AI 终端操作系统生态,实现“万物有灵”的交互愿景。

顾嘉唯学习特斯拉,先把车卖得足够多,再实现FSD自动驾驶:先用“小方机”这样的消费级 AI 终端进入家庭,以远早于人形机器人的方式实现规模化落地,快速收集来自真实世界的人机交互数据。而为了了解真实的用户反馈,顾嘉唯有六个微信号,泡在家长群里和用户长时间聊天。

“小方机”的数据将持续反哺 LingOS 与具身智能模型,形成难以被复制的“数据飞轮”。真正构成灵宇宙护城河的,是其自研的 LingOS —— 一个面向物理世界的 Physical AI-OS。

也因此,当滴滴着手其具身智能战略时,在 AI 硬件赛道的下注便投向了灵宇宙。他们看中的,不只是“一款爆品玩具”,而是通往Personal AI操作系统入口的长期价值。

声明:访谈对象已确认文章信息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为其内容做信任背书。以下是宋亚宸口述。

顾嘉唯,灵宇宙创始人

01 解决中国家长的“三重焦虑”

现在市面上AI硬件层出不穷,AI眼镜、AI相机、AI耳机……

有人问,你们这个“小方机”凭什么能杀出来?我的回答是:我们不是在做一个功能叠加的硬件,而是在定义一个新品类——一个在手机和儿童手表之间,属于AI的专属随身终端。

它精准地切中了目标准用户——中国高净值家长——的“三重焦虑”。

第一重,是对AI时代的焦虑。

这批家长本身可能就是互联网、金融、科技领域的从业者,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AI起跑线上。

第二重,是对教育成果和陪伴质量的焦虑。

家长的本质需求,一边是“解放父母”——让我也能刷刷抖音,和朋友喝喝茶;另一边是“学习所得”——钱花了,孩子必须学到东西。就像当年家长对步步高学习机的认知,一听是学习用的,立马掏钱。

好的产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家长买的时候是学习机,孩子用的时候是游戏机。”

我们在这上面打磨的细节,是别人看不见的功夫。

比如,孩子对马斯克某个知识点点了赞,他的停留时长和完播率,我们会生成一个“灵光时刻卡”和具体的成长建议给家长,让他能提前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

我们甚至让每个AI学伴的聊天记录对家长完全可见(当然,大一点的孩子可以上锁)。这些细节,才是真正解决家长“教育获得感”痛点的东西。

第三重,是对“社交货币”和圈层认同的焦虑。

我们的产品有强烈的设计感。Luka当年拿遍了设计大奖,和索尼的aibo机器狗一起上了年鉴。“小方机”延续了这种审美。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给孩子用的东西,颜值就是正义,它是一种圈层身份的象征。这部分头部人群,品牌忠诚度极高,别人想靠低价是洗不走的,就像买普拉达的人不会因为一个便宜的平替而动摇。

所以,我们内心真正的对标,不是那些功能单一的AI玩具,而是新一代的儿童AI手机。

目前儿童手表只是一个“连接人”的产品,打电话、定位、社交。但在大模型AI内容供给的时代,它的屏太小了,交互方式太陈旧了。

别在胸前的随身设备让AI具有了“肉身”,它能把枯燥的物理世界,变成一个充满灵性的、可交互的界面。比如书放在那里,它能讲起来;孩子胸前的设备,能把整个公园变成他的私人英语角。

这就是时代给我们的,一个足以诞生新巨头的结构性机会。

致敬对我们启发很大的电影《HER》

02 不做自动驾驶,做更好的扫地机

这次能连续融到钱,尤其是拿到滴滴这种“深口袋”的钱,是因为他们看明白了我们故事里两个核心逻辑:

第一是胜率逻辑。

我们有一个非常清晰和切实的对标物。我们也是儿童手表的“AI升级版”。这个市场是真实存在且规模巨大的,而且产品形态亟待升级。

我们不是在做新的“自动驾驶”(需要烧钱百亿级别、周期漫长的无底洞),我们是在做“下一代扫地机”。

你想,当年自动驾驶烧了那么多钱,最终在消费端大规模受益的,是不是扫地机器人公司?今天“具身智能”这么火,谁最终会成为那个享受红利的“扫地机”?

我们这种从垂直场景切入、能快速形成数据闭环和现金流的硬件终端,可能性极大。

第二是赔率逻辑。

我们走的是一条“特斯拉FSD”式的南坡路径——通过铺开轻量级的硬件终端(小方机)来收集海量的、真实的、多模态的用户交互数据,用这些数据反哺和迭代我们的模型与算法(“LING OS”),最终通向更高级的AGI和家庭机器人。

一开始,这是个“非共识”。

我跟投资人讲我们要通过“小方机”这种看似不起眼的产品,去构建世界模型最需要的真实数据闭环,很多人是怀疑的。

但当我们一步步把产品做出来,体验做到了“一眼就能看出差距”,销量在618、双十一都拿到了品类榜首,大家才猛然发现,这条路是通的。

这不是那种ROI只有(百分之)零点几、退货率高达60%、纯粹烧的To VC硬件。我们要的是健康增长,是规模化和高质量兼备的增长。这一理念也与此轮战略投资方滴滴高度契合。

03 做打破语言、国界的万能容器

出海不是可选项,而是Day One就刻在基因里的必选项。

大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语言的边界,我们的产品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具备了全球化的基础能力。

但这次的出海,和Luka时代已是天壤之别。

Luka有沉重的版权包袱,我们需要把无数音频内容存在云端,出海意味着繁重的版权谈判和法律风险。

现在,内容是实时生成的,版权的天花板被彻底打开了。

我们有Luka时代积累的代理商网络和品牌认知,但我们更想做的,是复制和升级国内已经被验证的、更高效的商业打法。

比如,TikTok的DTC(直面消费者)打法和经过我们改造的微商社群裂变逻辑。

母婴产品、妈妈群体,这两种模式在国内已经被验证得滚瓜烂熟。我们当年做Luka,就和周杰伦、昆凌代言的“巨星传奇”合作,深度玩过微商模式,太知道如何让第一波种子用户成为我们狂热的“销售员”和“布道者”了。

这套基于信任和社群驱动的玩法,在海外很多市场还是一片蓝海,这是巨大的机会。

在产品层面,我们选择“桌面终端”和“随身终端”这两个形态,这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它们是一个“万能容器”。

我们不需要为美国、欧洲、东南亚每个市场都重新开发一款硬件,而是通过软件升级、云端大模型的切换,就能让同一个硬件载体,瞬间适配当地的需求。

比如,在绘本伴读传统深厚的欧美,我们强化这方面的体验;在社交娱乐需求更强的地区,我们又可以通过OTA(云端更新技术)赋予它新的玩法。

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硬件策略,带来的不仅是成本的极致节约,更是无与伦比的迭代速度和市场响应能力。

在商业化路径上,灵宇宙选择以消费级AI硬件先行切入家庭场景,优先于复杂人形机器人实现规模化落地

04 做AI与真实世界交互的操作系统

我们有两大核心优势:

一是跑得快。

大模型的战局远未收敛,每一天都有新的进展。我们作为最前端的应用终端,能最先享受到所有上游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

别人做的可能只是我们的一个功能,或一个学伴。而我们通过终端快速迭代,不断建构起一道道别人“看不见的护城河”。

二是数据积累。

Luka近千万台的销量,给我们积累了独一无二的、伴随孩子成长的真实交互数据。

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能做到那么精准的“关系算法”和“长期记忆”吗?

因为我们的AI角色,比如达尔文,他是会跟着孩子一起成长的。一个孩子从5岁用到15岁,这个AI角色会积累长达十年的共同记忆,他会越来越懂这个孩子。

这种伴随用户成长的数据周期和深度,是后来者用多少钱都很难在短期内弥补的。

挑战也很大。

首先是真实环境的“磨损”。

演示环境下的完美体验,放到孩子奔跑打闹、光线明暗不定、书本遮挡破损的真实世界里,会面临无数的不确定性。把体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做到95分以上,那最后的5分,需要付出超过50%的努力,这是一个极其痛苦和磨人的过程。

其次是全球化的数据隐私与安全。

一个全天候伴随着儿童、持续记录视音频数据的设备,在全球都会面临最严格的审查。Luka当年过了COPPA(《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和GDPR(《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但今天的挑战指数级上升。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法律、伦理和用户信任的综合考验。

艾伦·凯(Alan Kay,图灵奖得主)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它。”还有一句:“如果你执着于做出伟大的软件,那就去做硬件吧。”

在我们看来,硬件是载体,交互是灵魂,数据是燃料。

灵宇宙最终要交付的,不是一个个会很快过时的硬件盒子,而是一套运行在万千终端上的“LING OS”,一套真正理解人与世界、能够建立长期信任关系的“关系算法”。

我相信,当智能眼镜或人形机器人的PMF(产品市场匹配)时刻真正到来时,我们已经通过这条务实的“南坡路径”,积累了足够的数据、技术、品牌和用户信任,稳稳地站在牌桌上,去迎接和享受那波最大的“红利溢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