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餐饮集团出人意料地在全平台下调菜品价格
2025年国庆,西贝餐饮集团出人意料地在全平台下调菜品价格:草原嫩烤羊排降价10元,葱香烤鱼降价10元,黄米凉糕降价3元,部分菜品降幅超20%。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大规模调价距离罗永浩公开质疑其“预制菜卖得贵”仅过去21天。
从强硬对峙到全国调价,西贝在这场危机中完成的不仅是一次价格调整,更是一次组织应变能力的真实演练。
危机初期:陷入认知鸿沟
9月10日,罗永浩的一条微博将西贝推上风口浪尖。西贝的初始反应暴露出传统企业的典型短板。
创始人贾国龙第一时间冲到前线,坚决否认使用预制菜并扬言起诉。这种“最高领导人亲自作战”的方式,虽然体现了担当,却也使企业失去了战略缓冲空间。
更严重的是沟通层面的混乱:贾国龙对外发声的同时,各地员工对菜品工艺的解释却不尽相同。尤其当西贝开放后厨自证时,意外曝光了使用18个月冷冻海鲈鱼、24个月冷冻西兰花等事实,反而加剧了消费者疑虑。
深层问题在于,西贝试图用“国家标准”回应消费者的情绪性质疑——这反映出企业与公众之间的认知鸿沟。
调整与转变:21天的进化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西贝开始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组织学习能力。
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信,承认“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存在差异”,并承诺九项具体改进:儿童餐改为门店现炒、烤羊肉串改为门店现串现烤、使用非转基因油等。尽管信中“顾客虐我千百遍”的表述再遭吐槽,但这标志着企业开始从对抗转向倾听。
随后的行动更加务实:线下发放100元堂食券、推动中央厨房工艺向门店现场制作转移。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10月1日——全国门店同步调价,来不及更新菜单的就用打印价签临时替换。这种快速统一的执行力,与初期混乱形成鲜明对比。
沟通策略也悄然转变:企业减少高层发声,转而通过后厨直播、工艺公开等实际行动传递改变。
组织活力的深层转变
西贝的转变揭示了餐饮行业的深层变革:中国餐饮业已全面进入消费者主导时代,企业活力不再体现在标准化扩张能力,而在于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
具体而言,西贝完成了三个关键转变:
1、从“内部导向”到“外部导向”:开始将消费者体验纳入核心决策流程
2、决策重心下移:门店获得更多灵活应对空间,形成“集中决策、分散执行”模式
3、创始人角色回调:从“战士”回归“管理者”,为组织留下更多应变余地
挑战仍在继续
尽管西贝展现出组织调整能力,但结构性挑战依然存在:
其一,价格与价值匹配问题仍是核心难题。西贝人均消费85元+,显著高于九毛九(55元)和外婆家(67元)。在理性消费背景下,如何让价格与消费者感知价值相符,需要系统性的价值重构。
其二,沟通艺术有待提升。此前《7岁的毛毛》等“温情故事”的反响表明,企业尚未掌握与大众消费者的沟通技巧。需要建立既专业又真诚的沟通体系。
其三,最关键的是将危机中的组织活力转化为日常能力。这需要西贝在组织架构、决策机制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度改革,构建真正市场导向的敏捷组织。
行业启示
西贝案例超越了危机公关范畴,为餐饮行业提供三重启示:
一、消费者认知永远大于行业标准
二、组织韧性比完美回应更重要
三、传统餐饮必须重新平衡标准化与体验感
西贝用21天完成了一次压力测试,但真正的价值重构之路才刚刚开始。组织活力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应对挑战过程中被激发和塑造的。在这个变化加速的时代,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快速学习的能力,比防御更有效的是主动变革的勇气。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