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跑出一个超级隐形冠军:长进光子,启动创业板IPO。
作者 | 铅笔道 松格
近日,武汉跑出一个超级隐形冠军:长进光子,启动创业板IPO。
说通俗点,长进光子的核心业务特种光纤(掺稀土光纤),它做“激光产业链的关键材料”——,就像激光设备的“能量核心”,能把普通光变成超强的激光,像 “光刀子”一样切割钢板、焊接汽车零件等。同时,它也是导弹制导乃至癌症光动力治疗的底层支撑。
2024年,该市场全球规模突破28亿美元,但十年前中国厂商份额不足5%。而目前,国产厂商份额已经突破35%(国内)。
长进光子,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创业的。其董事长是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的校友:李进延。此外,他还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这个卡脖子赛道,长进光子是怎样成长起来的?特种光纤赛道,还有哪些新兴机会?
01
1972年出生的李进延,目前担任公司董事长。他本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后获中科院某研究所博士学位。
2001年起,他先后在烽火通信、烽火藤仓光纤担任高级研发工程师、研发部经理,亲历国内光通信产业对国外特种光纤的依赖之痛:高功率掺镱光纤等关键材料不仅采购价高,还常因国外出口管制、审批流程繁琐导致供货延误。
2008年,李进延入职华中科技大学,以教授、博士生导师身份聚焦特种光纤研究,主持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2012年,长进光子成立,2020年李进延接过董事长重任,推动技术产业化落地:他主导受让华中科技大学 6 项核心专利,搭建从石英管材加工到光纤成品测试的全链条工艺体系,带领由12 名博士组成的核心团队,攻克团簇抑制、模式不稳定阈值控制等关键技术。
创业早期,公司主要深耕特种光纤,其中的核心是掺稀土光纤。这类光纤是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和光纤激光雷达的关键元器件。
例如,在工业切割中,它能把普通光变成超强的激光,像 “光刀子”一样切割钢板、焊接汽车零件等。
2024年,公司总收入有超54%来自先进制造领域,而这一部分几乎全部依赖掺镱光纤。
02
特种光纤行业的演进,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起初依赖国外垄断供给,随后国产厂商起步试水,如今则进入“规模化替代”阶段。
行业趋势显而易见:国产厂商不断追赶,并在细分赛道实现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速保持在30%以上。2022-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3.07%。这背后,先进制造(如激光切割、焊接)、光通信(400G传输网建设)、国防军工和医疗健康等新兴需求是主要支撑。
新的需求爆发点也在形成。比如光通信领域,随着数据中心和超高速网络建设,掺铒光纤、掺铒镱光纤的需求量快速上升。此外,测量传感和激光雷达市场也开始放量。
从国际对比看,国外厂商的起步更早,长期占据高端市场。但随着锐科激光、创鑫激光等大客户逐步选择国产光纤,国内厂商的市占率快速提升。
目前,国内格局已经初定。据招股书,中国特种光纤行业较为集中,2023年,头部生产厂商长飞光纤、武汉睿芯、长进光子、烽火通信和长盈通占据35%的市场份额。
财务具体表现上,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1-3月(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8亿元、1.45亿元、1.92亿元、4472.9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678.17万元、5465.65万元、7575.59万元、1518.27万元。
03
对特种光纤行业新玩家而言,未来增长机会集中在两点:新兴需求爆发与技术迭代升级。
激光雷达是最明确的新兴风口,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超120亿美元,车载与低空探测场景需求激增。当前国内激光雷达厂商用的保偏掺铒镱光纤、抗振特种光纤,40%依赖美国 Nufern等进口,国产化缺口显著。
新玩家若能突破- 40℃至85℃宽温稳定性、低偏振串扰(≤-25dB)等技术,可快速切入禾赛、速腾等头部供应链,抢占替代空间。
其次,AIoT与智能制造升级则拉动光纤放大器和高性能传感器需求。
一方面,400G/800G光传输网建设催生超低损耗光纤需求,国内仅少数企业能量产,新玩家突破石英提纯(纯度≥99.9999%)技术即可切入运营商集采;
另一方面,工业设备监测、新能源电池热失控预警等场景,需要耐高温、耐疲劳的定制化光纤传感器,这类产品进口价是国产价的2-3倍,技术落地后利润空间可观。
技术迭代上,新玩家还可探索原材料创新,比如国产高端石英管材、耐温光纤涂料,打破 68% 进口依赖的现状,从产业链上游建立差异化优势。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