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从国企高层管理岗位上退休“老将”姜培生创办青岛大地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专注研究汽车滚装码头、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绿色化装卸船集疏运解决方案。
今年以来,仓储物流机器人纷纷冲刺资本市场:极智嘉、坦德机器人、凯乐士……
设想一下,把室内仓库作业场景搬到码头,用无人驾驶的机器人,把一辆辆等待装船的小轿车“搬”到船仓里。
如果实现,将大幅度提升汽车装卸船的效率,也解决了汽车只能依靠人工驾驶滚上滚下装卸滚装船的全球性痛点。
这正是67岁的姜培生想做的事:用机器人解决港口与汽车主机厂物流最初一公里的难题。
2023年,从国企高层管理岗位上退休“老将”姜培生创办青岛大地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专注研究汽车滚装码头、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绿色化装卸船集疏运解决方案。
由于受技术等多种因素制约,中国每年18.5万亿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仍高达14.7%,比例高出欧美国家近一半,还有巨大效率提效空间。
01
姜培生,2019年从青岛华通集团董事长岗位退休,这位1982年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大学生,原本立志做一个科学家的人,阴差阳错在国家研究机构和青岛市政府经济部门工作23年,又在市直国有企业工作14年。
退休后的他,没有放松自我,下决心在自己剩余的生命期内,用第一春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在第二春释放更大的能量,报答党、国家和人民的培养,用微博之力回报人类。
2020年8月,姜培生起初组建了只有一个人的创新创业团队,团队创立之初就确立了“只为改变世界不贪图赚钱”的创新创业思想,开始寻找具有全球意义的项目。
在2020年初全球疫情期间,青岛港爆出进口冷冻集装箱货物检测出活性病毒的事件,青岛市政府耗费巨资全民检测新冠病毒。
时任省委书记李干杰到青岛港视察,提出用机器替代人工的意见,青岛港立即组织实施向全社会公开招标机器替人解决方案,姜培生联合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迅速拿出解决方案,并于2021年2月10日与青岛卡奥斯公司等公司一起中标研发设计标的。
他亲自设计的“一种非接触式冷冻箱货物掏箱消杀一体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后来因疫情防控逐步放松,几个中标单位和青岛港先后放弃了研制工作。
在这个期间,姜培生有幸与山东港口首席科学家张连钢同志相识,并参观了青岛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
姜培生,青岛大地物流装备有限公司创始人
02
有了在青岛港探索解决疫情防控工作经历,与青岛港张连钢等多位技术人才交流学习,也认识到了“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战略意义之所在。
那时,姜培生就瞄准了海洋港口智能化绿色化装卸船集疏运作业工艺装备赛道,而这个赛道专业化程度极高,国内有上海振华为代表的港口装备企业,国外有德国SMS-AMOVA集团等老牌企业。
此后,从2020年8月算起,花费了整整五年时间默默地探索着。
后来他在汽车滚装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发现了一个机遇,两大码头采用的装卸船集疏运的作业模式,竟然依然沿用有着70年历史的依靠人工或笨重机械进行集港装船、地面堆场、疏港装车的欧美模式,放眼全球大家都是一样的作业模式。
如今面对海洋港口海量吞吐和大船时代,仍然采用70年前的欧美作业模式,这中间一定有不少待探索的地方和商业价值。
03
通过赴国内港口调研和互联网了解国外港口的最新动态,进一步确认了这个结论,而且问题还很严重。
这些问题就是港口生产天天面对的痛点问题,很多人也就认命了。
但姜培生则不这么看。他认为,汽车滚装码头的痛点主要在地面堆场越来越大,滚装船越来越大,一次装船四五千辆汽车是常态,这就需要大量的司机不停滴在堆场倒场、不停滴在滚装船上滚上滚下,工人们苦不堪言;
集装箱码头的根源性痛点就是堆叠式集装箱堆场,重箱堆叠层数一般在5层或6层,随着吞吐量不断增加和集装箱船巨型化发展趋势,当今各大港口均面临集装箱堆场超级规模和集装箱翻倒率超级高,每一个标准箱翻倒费用50元人民币,2024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3亿标准箱,仅此一项翻倒费就是165亿元,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大背景下,这是一个不小的被浪费的物流成本。
所以,他想要用当今的人工智能技术彻底改变70年前欧美工艺技术路线,使港口装卸船集疏运真正的智能化绿色化。
2022年4季开始筹备成立专业公司,筹备期间,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赛轮集团董事长袁仲雪先生听了姜培生对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见解,当即表示他给予项目种子投资。
于是“青岛大地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大地)在2023年2月24日注册成立了。
姜培生带领团队深入青岛港、天津港、烟台港、连云港港、深圳港对集装箱码头、汽车滚装码头反复调研,解决方案一稿又一稿。
2023年11月参加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会上首次展示了数智化零碳集装箱码头和数智化零碳滚装码头概念设计方案,虽然概念方案显得稚嫩,还是得到了山东港口、天津港口和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口专家给予的方向性肯定。
无人驾驶轿运汽车 RORO-X PRO
智能化零碳商品汽车立体库(主机厂型)。针对汽车主机厂成品汽车存储和发运需求,将成品汽车立体库与发运中心进行合二为一设计,厂内倒运流程大幅压缩,运营成本大幅降低,投资成本低且符合现行消防规范设计。
04
去年7月烟台全国汽车物流发展大会上,青岛大地赢得了青岛港、天津港口、烟台港、连云港港和上汽物流、比亚迪物流、一汽大众物流等潜在用户的认可,他们把最想要的东西毫无保留地讲述给青岛大地听,青岛大地也是根据每一个客户不同的需求,设计出让他们满意的技术方案。
青岛大地在汽车整车物流和港口集装箱码头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概括为:无人驾驶跨运汽车(子母车)+智能化零碳立体堆场(库)。
以汽车整车物流汽车主机厂为例:
他们给汽车主机厂提出的无人化一揽子解决方案,AGV搬运车(子车)+无人驾驶轿运汽车(母车)+智能化零碳存储发运立体库。
具体布局,总装车间商品汽车输送线出货端依次布局AGV搬运车、无人驾驶轿运汽车,在主机厂区内建设一座智能化零碳商品车存储发运立体库(立体库一层为备车发运中心,二层以上为商品车仓储库)。
具体运作就是子车从输送线上搬运商品车,将商品车交互给母车,母车将商品车运送到智能化立体库交互区,非接触轮胎式AGV背负起商品车进入升降机构进入目标层,AGV背负商品车驶向目标停车位落车。
至此,总装车间下线-立体库存储完成。发运作业,轿运卡车接到指令抵达立体库一层的发运中心目标停车位,轿运卡车上下载货层对准发运中心的双层发运平台时,上下两层备车区已经由升降机构和AGV将准备发运的商品车在备车区备好,轿运卡车司机20分钟完成装车。
这个整体解决方案全流程地实现了无人化作业,从而实现了汽车主机厂从零部件入厂到各个总成组装再到汽车整车组装再到商品车下线再到商品车入库再到商品车发运的全流程的现代化汽车主机厂,这个方案足以改变全球汽车主机厂的整车物流组织形式,不仅大幅提高物流效率大幅降低运营成本,还真正实现了对消费者“零公里”的承诺。
港口滚装码头运用“无人驾驶轿运汽车(子母车)+智能化零碳立体堆场”解决方案,同样解决了占地大、用人多、质量差、效率低、成本高的世界难题。
智能化零碳零翻倒集装箱码头解决方案:
攻克全球港口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超高翻倒率的根源性痛点,设计出了零翻倒集装箱立体堆场及其装卸船集疏运全流程的解决方案,主梁双小车岸桥-无人驾驶集装箱跨运车-零翻倒集装箱立体堆场-外集卡。
最为核心的零翻倒集装箱立体堆场的巧妙设计。14层高的钢结构立体堆场一下子就比堆叠式堆场节省了70%以上的土地;在14层高密度的集装箱堆场,在DeepSeek AI本地部署+PLC设计理念指引下,实现了“入箱随意入、出箱精准又高效”的目标。
“无动力轨道平车及其四向驱动技术”是零翻倒集装箱立体堆场的最为关键的技术,该技术堪称填补了人类工业文明200多年的一个空白,她可以使一个体积巨大质量巨大的集装箱可以在一个平面上轻松自如地纵向与横向间的换向移动。姜培生指着团队设计的3D动画非常自信非常自豪地给我们介绍着。
05
姜培生在第一春的时候就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在执掌青岛华通集团时就提出要用“思想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去干事创业。
到了第二春留给他的黄金时间只有20年,它已经耗费了5年时间进行摸索,在2024年4月上海国际会议和7月烟台全国会议获得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后,立即动手组织无人驾驶轿运汽车产品研制工作。
2024年8月与百度Apollo团队确认合作关系、2024年10月确定与德国舍弗勒汽车零部件公司联合开发智能角模块、2024年11月确定与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建立产学研共同进行车体设计、2024年12月确定与青岛科捷机器人公司联合研制汽车托抱装置、2024年12月确定青岛特种汽车制造集团承担车体制造与总装工作,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赛轮集团董事长、种子投资人袁仲雪先生表示无人驾驶轿运汽车所需的轮胎可以专门研制。
为了把全球首台无人驾驶轿运汽车样车造出来,没有钱不行,于是2024年11月7日在山东文康律师事务所会议厅召开了一个创新创业“闭门会议”,姜培生的亲朋好友近30人应邀而来,多数人是第一次听姜培生的创业故事,一个月后12月7日有16人确认出资当起了天使投资人。
经过大半年的高频工作,全球首台无人驾驶轿运汽车所有的上游供应商全部落实,并计划于2025年8月开始总装,9月完成测试,10月举行产品发布会,力争3家以上下游客户签订销售或服务合同。
据姜培生介绍,青岛大地的所有产品均是全球首创,在这个领域的市场是空白的,十年内没有竞争对手,而且对客户来说是刚需产品。
到2035年,无人驾驶商用汽车系列产品预计年产1000辆,销售收入15亿元;智能化零碳立体堆场(库)系列产品预计年产300000位CEU/TEU,销售收入190亿元。
06
相较于国内外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规模庞大、成员层次高且耗费巨额资金的创业团队,姜培生团队仅有六人,包括姜培生在内的成员也并非汽车行业或集装箱码头行业的专家,可谓是“草根团队”,就是这样一个“草根团队”却在实打实地挑战物流领域里的“不可能”。正是这样一个“草根团队”得到了山东港口“连钢创新团队”、上海海事大学、吉林大学的支持。
不过,正如姜培生所言,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中国的软硬件研发制造能力与水平已达世界一流,作为全球制造中心,各类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可通过互联网快速整合获取。
基于此,青岛大地发展立足 “微笑曲线” 两端这一世界高端领域,一方面向客户展现丰富创意,另一方面依托全球资源为自身服务;其未来规划为仅专注关键部件生产及部分产品的装配与总装,最终将产品销售给客户并提供服务。这一模式正是姜培生利用社会资源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创新创业的路径,而青岛大地也由此成为一家典型的全球问题解决方案及系统集成供应商。
青岛大地由于定位改变世界,所涉及的领域均是无人区,每一个解决方案均包含了若干知识产权,目前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5项,在审发明专利15项、在审实用新型3项。
姜培生说,他打从高中考大学那时,养成了一个不好的“毛病”,凡是遇到难题解不开,哪怕睡觉做梦也会梦到,甚至在梦里把难题给解决了。这个“毛病”一直延续到今天,在研究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之滚装码头和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绿色化装卸船集疏运全流程工艺技术装备的每一个细节问题上,许多技术难题都是他半夜三更在床上辗转难眠、半睡半醒或在梦中想明白的。
经过几年静静地围绕一个方向研究,他仿佛找到了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豪言中的那个“支点”,在姜培生眼里,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眼下,青岛大地正在酝酿天使+轮融资。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