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65岁海归硕士干出独角兽:给半导体“体检”,国内唯一

近日,这家来自广东肇庆的泛半导体检测设备隐形冠军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A股上市进程。

铅笔道作者 | 海有梦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甚至汽车中控屏无处不在的今天,你是否想过,这些精密光洁的屏幕和内部强大的芯片,是如何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无瑕的?

这背后,离不开一类名为“自动光学检测(AOI)”设备的精密“眼睛”。

而中导光电正通过自主研发的“火眼金睛”,及时发现“中国屏”与“中国芯”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近日,这家来自广东肇庆的泛半导体检测设备隐形冠军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A股上市进程。

2016年,它曾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国内唯一实现商业化并在新三板挂牌的半导体设备公司;2021年3月,主动终止挂牌。

中导光电所属平板显示和半导体检测行业有以下几个新机会:

1、半导体检测:国产替代需求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快速增长,国产检测设备渗透率低(2022年仅8%),政策支持下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芯片制程进步(如5纳米、GAAFET、MRAM)增加检测需求,高端检测设备市场潜力大。

2、平板显示检测:技术升级风口

全球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市场快速增长,中国市场占比高,预计2030年前持续高增长。

OLED、Micro-LED、Mini-LED等新显示技术对高精度检测设备需求旺盛。

3、新应用领域

AI检测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提升效率,准确率超99%,未来五年市场增速预计超30%。

汽车电子领域需求激增,智能汽车芯片与车载显示屏需高精度检测;AR/VR及元宇宙兴起,需高分辨率显示屏检测设备。

01

中导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导光电”)创始人叫李波。

李波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是最早系统学习半导体技术的高校毕业生之一。此后他远赴美国深造,在圣塔克莱拉大学攻读电子工程和工商管理两个硕士学位。

1994年他正式进军半导体行业,曾任职于美国知名企业KLA-Tencor。期间,他不仅参与了多项关键技术研发,还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台暗场结构晶圆检测设备等。

2006年,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李波率领十多位硅谷半导体精英回到祖国。他们在广东肇庆共同创办了中导光电,主攻为半导体和平板显示行业提供高端自动光学检测设备,以改变该领域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

目前,中导光电是中国大陆唯一能提供平板显示前段制程亚微米级检测设备的供应商。

02

中导光电的设备就像是给芯片和显示屏做“体检”的高科技仪器,确保这些核心部件的质量过硬、性能稳定。

他们的业务主要聚焦三大领域:半导体芯片检测、平板显示检测,以及光伏电池片/硅片检测。

其中,半导体芯片检测是他们的拳头业务,平板显示检测是核心支柱,而光伏检测则作为补充业务,为新能源领域提供支持。

中导光电“看家本领”——高端自动光学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在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制造中扮演着“质检员”的角色,负责发现微小到肉眼无法察觉的缺陷,确保每一片芯片、每一块屏幕都达到高标准。

- 平板显示检测:亚微米级的“火眼金睛”

在平板显示领域(比如常见的LCD和OLED屏幕),中导光电的检测设备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品家族,能够覆盖从屏幕制造初期的玻璃基板到最终成品的各个环节。

他们的设备灵敏度达到亚微米级,也就是能检测到比头发丝还细小千万倍的缺陷,比如屏幕上的微小划痕、颗粒污染或者电路断裂。

想象一块用于手机的OLED屏幕,生产过程中可能因为尘埃或工艺偏差导致微小瑕疵。如果这些瑕疵没被发现,屏幕可能会出现显示不均、色差甚至直接报废。

中导光电的设备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用激光和光学技术扫描屏幕表面,精准定位问题,确保每一块屏幕都能达到高品质标准。这种高精度让中导光电成为国内平板显示前段制程检测的“主力军”。

- 半导体检测:纳米级的“精准猎手”

在半导体领域,中导光电的设备覆盖了无图形晶圆检测和有图形晶圆检测两大应用场景。

无图形晶圆检测主要用于检查裸硅片或没有图案的晶圆,比如在晶圆出厂或进入生产线前的认证环节。这类检测通过激光扫描晶圆表面,捕捉颗粒污染、划伤、水印等缺陷,灵敏度达到纳米级,也就是能发现比细菌还小的瑕疵。

有图形晶圆检测则更复杂,针对的是已经刻上电路图案的晶圆。这种检测需要设备在复杂图案中分辨出真正的缺陷,而不被正常电路干扰。

中导光电的设备通过多通道激光散射技术和智能算法,精准区分缺陷信号,已经成功进入国内晶圆厂的产线,为芯片制造保驾护航。

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长期被美国、日本企业(如KLA、Hitachi High-Tech)垄断的背景下,中导光电通过自主研发打破技术壁垒,提供“中国解决方案”,降低了国内企业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这种本地化优势不仅让设备更贴合中国客户的需求,还在成本和售后服务上更具竞争力。

03

中导光电所在的半导体和平板显示检测设备行业,潜力正在被不断挖掘。

1、半导体检测:国产替代的迫切需求

根据行业数据,2020年全球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31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14%,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然而,国产检测设备的渗透率却偏低,以2022年华虹无锡和积塔半导体为例,量检测设备的国产化率仅为8%,远低于其他设备类型。

这种低国产化率正是半导体检测行业的机会所在。例如中导光电的纳米级检测设备正好填补了国内在高端检测领域的空白,未来有望随着晶圆厂扩产和国产化浪潮实现批量出货。

此外,芯片制程的不断进步也推高了检测需求。

随着芯片制程从45纳米缩小到5纳米,工艺步骤从约430道增加到1250道,每一步都需要精准检测以避免缺陷。新技术如GAAFET(全栅场效应晶体管)和MRAM(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进一步提高了检测难度。

2、平板显示检测:显示技术升级的“风口”

平板显示行业同样前景光明。LCD和OLED屏幕是智能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核心部件。

2024年,全球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将以较高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中国市场占比显著。

中国在全球平板显示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市场数据,2022年中国平板显示检测设备市场占全球的较大比例,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高于美国和欧洲。

这是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生产能力,例如京东方、TCL华星等企业位居全球前列。这些面板巨头对高精度检测设备的需求旺盛,为平板显示检测行业提供了稳定的本地市场。

同时,显示技术的升级也带来新机会。

OLED屏幕因其柔性、高对比度等特点逐渐取代LCD,而Micro-LED、Mini-LED等新型显示技术也在崛起。这些新技术对检测设备的精度和灵活性要求更高。

3、产业转移的机遇

全球半导体和平板显示产业正在经历第三次产能转移,重心逐步向中国大陆倾斜。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还在积极扩建晶圆厂和面板生产线。

例如,台积电、三星等巨头在大陆投资建厂,而本土企业如中芯国际、长江存储也在加速扩张。这些新产线需要大量检测设备,为国内检测设备厂商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新应用领域的爆发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为检测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

传统的检测方式主要依靠人工目检和简单算法,但在面对纳米级缺陷时已经力不从心。

现在,基于深度学习的AI检测系统可以在几毫秒内完成高分辨率图像的缺陷分析,准确率超过99%,远超人工检测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检测设备积累的海量数据正在成为宝贵的资产。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不仅可以实现设备的预测性维护,还能优化生产工艺,从根本上提升产品良率。

目前AI在检测行业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五年市场增速预计将超过30%,这将为设备厂商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汽车电子领域尤其值得关注,智能汽车的芯片需求量是传统汽车的数倍,而车载显示屏(比如中控屏、仪表盘)也需要高精度检测设备。

此外,AR/VR和元宇宙的兴起也为平板显示检测带来新需求。AR眼镜需要高分辨率、轻薄的显示屏,检测难度更大。

04

尽管机会多多,但整个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全球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仍被美国KLA(市占率约51%)、日本Hitachi High-Tech等巨头主导,技术壁垒极高。

其次,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可能影响设备需求,尤其在经济下行时。

但总体来看,半导体和平板显示检测行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国产替代、技术升级和AI赋能以及政策扶持四大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这个细分领域有望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对于中导光电等这样的本土企业来说,只要能够突破高端技术瓶颈,就有机会在全球检测设备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