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深圳跑出超级隐形冠军:60后大叔造电池 年入560亿 全球第一

欣旺达的崛起路径,恰好踩中了锂电行业三次技术革命的节点

作者 | 铅笔道 松格

1997年,深圳宝安的一间民房里,30岁的王明旺和堂弟凑出全部积蓄,创办了一家小作坊——欣旺达,起初业务是给手机、传呼机做电池。

27年后,这家不起眼的小厂,已成为全球锂电行业的隐形冠军:手机电池市占率全球第一,动力电池全球前十。

值得关注的是,欣旺达的崛起路径,恰好踩中了锂电行业三次技术革命的节点:

消费电子时代(2000-2010年):靠手机电池崛起,成为华为、小米背后的“隐形大佬”;

新能源汽车时代(2010-2020年):押注动力电池,拿下蔚来、理想等车企订单;

碳中和时代(2020年至今):杀入储能赛道,瞄准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而未来10年,这个行业正在酝酿3个更大的机会:

固态电池(2027年量产):能量密度翻倍,宁德时代、比亚迪已重仓研发;

AI硬件电池(2025年爆发):AI手机、AI PC将催生千亿级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

长时储能(政策强推):中国新型电力系统的“终极解决方案”,4小时放电只是起点。

本文将拆解欣旺达的核心业务,以及锂电行业未来3年的财富密码。

01

1967 年出生的王明旺,自小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后怀揣几十块钱到深圳一家锂电池公司打工。1991 年从中山大学电子专业进修班毕业后,进入香港精森(深圳)电子公司做产品销售,期间萌生创业念头。

1992 年,王明旺首次创业,和朋友创办模具加工厂,因利润分配矛盾而失败。

1993 年,他二次创业成立佳利达电子加工厂,主要生产手机、传呼机电池,王明旺任总经理负责研发生产,王威任副总经理负责销售,虽第一年有收益,但因合伙人理念不合再次失败。不过,王明旺保留了工厂和设备,为后续创业打下基础。

两年后,索尼福岛电池厂起火,电池缺货价格翻倍。王明旺敏锐嗅到商机,用全部存款囤货生产电池,转手卖给索尼,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为第三次创业攒下资金。

1997年,在深圳宝安石岩的一间民房里,王明旺与王威(堂弟)用攒下的钱成立欣旺达,成为电池 OEM、ODM 供应商,早期主要生产销售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模组。

最初,公司以消费类锂电池业务为起点。客户包括华为、小米、OPPO等知名手机品牌。

2014年,公司进军智能硬件与穿戴设备电池,2016年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并在2018年成立动力电池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

2021年,欣旺达登陆创业板,同年,其动力电池开始放量进入车企供应链。

欣旺达的核心业务可分为三大板块: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消费类电池是欣旺达的“基本盘”。

2024 年,消费类电池实现收入 304.05 亿元,占总营收的 54.3%,是收入占比最高的产品;动力电池是营收第二的业务,应用场景为纯电动车、插混车、混动车。

02

锂电行业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00-2010年为消费电池阶段,主要应用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2010-2020年进入动力电池阶段,新能源车带动电芯需求大增;2020年至今则是“动力+储能”双轮驱动阶段,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储能电池快速崛起,成为新的爆发点。

据招股书援引第三方数据,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在2023年规模超过7000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6.2%。

储能电池年增速更快,2023年增速达超过50%。这背后主要由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电力系统低碳化转型、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

锂电行业中,日韩企业如LG、松下、三星曾长期领先,但最近几年,国内追赶速度较快。据统计,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前十中,中国企业占据七席,宁德时代居首。

在动力电池赛道,欣旺达的位置是“二线”。全国竞争格局中,前五名企业市占率接近80%。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第一梯队,欣旺达、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正争夺二线头部位置。

欣旺达的优势领域是手机电池、笔记本电池。

2024 年全球手机电池市占率 34.3%,位列全球第一;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池市占率 21.6%,全球第二;动力类电池全球第十,2023-2024 年出货量增速为全球前十中最快;储能电池全球第十,同期增速亦为全球前十中最快。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欣旺达电子在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521.62亿、478.62亿、560亿;净利润从11亿元增长至15亿元,复合增速17.5%,盈利水平稳步提升。

03

欣旺达的业务横跨3大领域: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储能电池。每个领域,都有新兴机会存在。

在动力电池,最大的机会在固态电池。它具备更高能量密度、更好安全性能以及更优异低温表现,能有效解决当前液态锂电池的主要痛点。

众多主流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等,均已确定固态电池技术路径,2025年装车技术验证,2027 年小批量生产。

2024 年,部分车企已实现半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如卫蓝新能源为蔚来供货、清陶能源为上汽智己供货。2025 年,上汽名爵等更多车企将在新车型中搭载半固态电池。

而在消费电池,最大的机会在AI硬件,如AI 手机、AI PC等。

以手机市场为例,从智能语音助手到图像识别处理,从后台智能调度到个性化学习,无一不在大量消耗电量。

比如一加与宁德新能源(ATL)联合发布的 “冰川电池”,采用硅碳负极技术,使得一加 Ace3Pro 电池容量达到 6100mAh,能量密度高达 822Wh/L ,且体积相比普通石墨电池减小 3%。

这些数据,直观体现出AI时代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迫切需求。

在储能电池业务中,最近 1-3 年最大的新兴机会,很可能在长时储能。长时储能就是能 “长时间存电、长时间放电” 的储能技术。

普通的短时储能可能像个 “小充电宝”,存的电只能用 1-2小时,适合应对突发的用电波动;而长时储能更像个 “大蓄电池”,存一次电至少能连续往外送电 4 小时以上,甚至能达到 10 小时、20 小时,专门解决 “发电和用电不同步” 的问题。

比如甘肃的某光伏电站,白天日照强时能发大量电,但当地晚上用电需求更高。如果配上一个 100 兆瓦 / 400 兆瓦时的长时储能系统(即 100 兆瓦功率,能连续放电 4 小时),白天就能把多余的电存起来,晚上再以 100 兆瓦的功率持续送 4 小时电,刚好补上用电缺口。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