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智能完成20亿元首轮融资,投前估值90亿元。
作者丨铅笔道 黄小贵
7月29日消息,宁德时代子公司——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时代智能)完成20亿元首轮融资,投前估值90亿元。据了解,此次融资以定向邀请形式进行,由知名投资机构领投,其他投资方包括地方产业投资平台等多家国资机构,投后估值将超百亿。
时代智能成立于2021年,做滑板底盘。
什么是滑板底盘?
是滑板底盘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专用的整车平台结构设计,因其外形扁平、各核心部件布局像“滑板”而得名。它的核心理念是将电动车的电池组、驱动电机、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集成于一个扁平的底盘结构中,从而形成一个标准化、高度集成、可扩展的平台。
滑板底盘有几大好处:
1、滑板底盘能将车架与底盘分开开发,新车型只需设计上车体(上车身),无需重头开发底盘结构。
2、滑板底盘作为一个通用平台,车企可在同一底盘上开发SUV、轿车、MPV等多种车型,大幅提升开发效率。有人认为,滑板底盘是革命性,它将像智能手机里的“安卓系统”,成为底层操作基础,极大降低造车门槛。一旦将来“底盘即平台”成为行业共识,将为智能汽车的新功能提供标准载体。
3、滑板底盘让车的空间利用率更高,增大乘坐空间,提升车内舒适性和设计自由度;而且滑板底盘的重心更靠近地面,车辆在转弯、高速行驶中稳定性更好。
4、滑板底盘天然支持“线控转向”“线控刹车”“线控驱动”等技术,有利于无人车开发和Robotaxi平台化。而且许多关键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等)集中在底盘上,便于维护与更换。
滑板底盘不算新鲜事物,早在2002年就由通用汽车推出。由于油车已经是极为成熟的产品,对底盘这个核心部件大动干戈的必要性不大,因此滑板底盘推出之后动静并不大。
真正让滑板底盘发光的是特斯拉,在Model S最早尝试了滑板底盘。
去年12月24日,推出了一款宁德时代磐石底盘。将电池包、电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等过去分散在车辆各处的数百个核心零部件,通过高度功能集成,整合在一个平台化的底盘结构上。今年5月,宁德时代宣布将与长安马自达携手,共同开发基于其滑板底盘的新能源汽车。
据恒州博智(QYR)预测,2028年全球滑板底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40.23亿美元,中国市场增长尤为迅猛,预计2028年将达到134.76亿美元,占全球约30.6%。
2025年被看作滑板底盘关键性一年,将从此前的试水阶段迈向更大规模量产,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滑板底盘赛道吸引了广泛的参与者,包括传统整车厂、零部件巨头、新兴科技企业和创业公司等。除了宁德时代,比亚迪、广汽、华为、壁虎科技、富士康等都投身其间。
中国正成为滑板底盘创新和落地的核心区域。一方面,中国拥有完善的电动车供应链和电池、电子、电驱等行业龙头(如宁德时代、华为、比亚迪),为滑板底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另一方面,中国车企对新技术态度开放,勇于跨界合作,正如上文提到长安马自达和宁德时代的合作。
政策方面,中国政府鼓励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推动线控制动/转向、整车OTA等技术标准制定,为滑板底盘的商业化铺平道路。得益于这些因素,有分析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在全球滑板底盘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在2030年前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中国市场的体量和增速,甚至有望成为滑板底盘标准和规范的引领者。
当然,滑板底盘也有诸多风险。
开发一款通用滑板底盘需要巨额投入(软硬件研发、验证体系等)。如果出货量不足,单车成本将居高不下,很难体现规模经济。同时高度集成使得维修和回收成本偏高。
不同车企车型尺寸、性能定位各异,实际操作中很难用“一款底盘打天下”。即便号称平台可扩展不同轴距和驱动形式,实际在接口标准、电子电气架构兼容等方面仍缺乏行业统一规范。
滑板底盘依赖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等“线传”技术,一旦电子信号失效,是否有足够冗余备份保障行车安全?目前线控系统需通过严苛的功能安全验证(ASIL-D级等),增加了技术复杂度和成本。另外,将电池深度集成到底盘,对碰撞结构设计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确保整车碰撞能量合理分散吸收。
滑板底盘在商业模式上触及整车厂核心利益。长期以来,底盘开发集成是主机厂的关键能力,若采用供应商的通用底盘,整车厂担心产品同质化。底盘外包意味着车企沦为“换壳厂”,价值链地位被削弱。这种心态导致许多传统厂商对第三方滑板底盘持观望甚至排斥态度。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写作中还参考了远川科技评论、能源圈、格隆汇等报道,一并致谢。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