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3个月融资1.3亿:又有VC开始投可穿戴设备

近日,光帆科技完成A轮融资,由同歌创投、宁德时代、柏睿资本等投资方共同注资。

铅笔道作者|直八

近日,光帆科技完成A轮融资,由同歌创投、宁德时代、柏睿资本等投资方共同注资。

它的核心业务是:AI原生可穿戴设备和通用AI Agent(智能体)。这家由小米89号员工创立的公司,成立仅三个月便完成两轮累计1.3亿元融资,投后估值超5亿元。

这样一个看似内卷的赛道,资本却深度加持,背后藏着哪些玄机?

让我们来看下该公司获得诸多资方青睐,到底有何出众之处?

01

光帆科技成立于2024年,专注于AI原生可穿戴设备和通用AI Agent的开发,旨在构建大模型驱动下的新一代人机交互入口。公司判断,未来五年内,可穿戴设备将从“专用功能”向“通用智能”演进,只是现有软件体系,难以支撑多模态交互等需求。

创始人董红光曾担任小米集团新生态总监,团队汇集了来自小米、华为、字节、阿里、腾讯等企业的资深专家,具有人工智能软硬件及应用开发能力。

今年 2 月,公司敲定首轮天使轮融资,金额近 7000 万元人民币,估值超 3 亿元,投资方为鼎晖投资。短短三个月,光帆科技完成第二轮融资,吸引了更多产业资本与财务基金。

其投资方覆盖硬件产业链上下游:韶音在骨传导耳机领域市占率超 50%,歌尔是主要可穿戴设备 ODM 厂商,兆易创新在存储与计算芯片领域有技术积累,宁德时代在关键器件及生态构建上提供资源支撑。

02

光帆科技所处的 AI 可穿戴设备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早期可穿戴设备功能简单,多为计步器、睡眠监测仪等,随着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等产品兴起,AI 技术的融入,使可穿戴设备向智能化、个性化发展,能根据用户行为习惯提供智能推荐与健康预警等服务。

当前,全球AI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已突破800亿美元(IDC 2023年数据),年复合增长率达22.3%,预计2026年将超2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增速领跑全球,年增幅达28%(Counterpoint数据),但行业仍面临很多痛点。

比如数据隐私泄露,健康监测设备收集的用户生理数据(如心率、睡眠)存在被第三方滥用的风险;主流设备平均续航不足24小时,频繁充电影响用户体验;

并且设备功能单一,无法跨场景(如运动、医疗、办公)无缝衔接。大量传统硬件还没有任何AI功能,现有AI硬件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软件体验差。

光帆科技的竞争对手包括苹果、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苹果、华为等巨头通过生态整合突围:Apple Watch搭载ECG心电图功能,华为Watch GT系列以“两周续航+鸿蒙系统互联”抢占市场。而新兴企业如华米科技,则聚焦AI运动算法优化,但其产品仍受限于硬件同质化。

数据来源:IDC、Counterpoint、Canalys

03

当前市场呈现“两超多强”格局:苹果、三星合计占据全球45%份额,依托操作系统生态构建护城河;华为、小米以性价比抢占中端市场,合计占比30%;华米、dido等聚焦垂直细分领域,合计占比25%。

不难看出,行业已进入红海竞争阶段,全球可穿戴设备年出货量超2亿台,但同质化严重,70%产品集中于基础心率监测功能;并且头部企业专利布局密集,仅苹果一家在ECG、血氧检测等领域拥有超2000项专利。

创始人董红光及其团队凭借在小米等企业积累的智能硬件与系统研发经验,直击行业“软件体验差”的核心痛点 —— 现有 AI 硬件多为 “功能拼凑”,缺乏从操作系统层面的深度优化。光帆科技聚焦于构建 “大模型驱动的新一代人机交互入口”,试图通过通用 AI Agent 开发与多模态交互技术,让硬件真正具备理解用户意图、动态调度资源的能力,而非仅作为数据采集终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铅笔道编辑部

铅笔道记者

铅笔道铁牌记者

qianbidao01(欢迎添加)
最近文章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