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企业预警通消息,位于江苏的无锡的通用机器人研发商魔法原子宣布完成数亿元 A 轮融资。
铅笔道作者|直八
据企业预警通消息,位于江苏无锡的通用机器人研发商魔法原子宣布完成数亿元 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战略产业资本禾创致远、芯联资本等。
去年12月,其刚刚完成1.5亿元天使轮融资,短短半年内连续完成了两轮超亿元级融资,在强手林立的机器人赛道,魔法原子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
01
魔法原子成立于 2024 年 1 月,专注于通用人形机器人和仿生四足机器人的研发,其核心产品MagicBot人形机器人已在工厂产线完成产品检测、物料搬运、零件抓取、扫码操作等作业训练,并实现了部分场景的多机协同。此外,魔法原子还在部分家电零售门店中部署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从事迎宾、导购等商业服务作业训练。
魔法原子的创始团队早在2020年8月便开始从事四足机器人的研发,并参与了小米第一代机器狗“铁蛋”的开发。2022年底,团队转向人形机器人领域,并于2023年初发布了第一代人形机器人产品。
魔法原子已构建了机器人“大脑、小脑和肢体”的技术矩阵。特别是在运动控制算法、感知算法和具身模型等领域取得突破。2025年3月,魔法原子推出了人形机器人“小麦”和四足机器人项目“光引 001”,并宣布拓展1000个合作伙伴,打造1000个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场景。目前,魔法原子量产 400 台人形机器人正在推进中,将逐步交付到合作伙伴。
02
根据IDC发布的《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机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行业已初步形成“头部试探,中部追赶”的格局。优必选作为最早进入市场的企业,依靠其Alpha系列机器人在教育与公共服务领域初步打开市场。
与这些竞争者相比,魔法原子的最大差异化在于“自研核心零部件 + 多机协同系统”的一体化路径。传统企业往往依赖外采驱动模组和零部件,导致成本高、适配慢、维护复杂。而魔法原子从底层硬件到控制算法全部自研,使得其机器人具备高自由度和动作流畅度,更可通过MagicNet系统实现多机联动。魔法原子创始人吴长征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魔法原子90%以上的核心元器件都是自研的。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2023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报告》
在市场结构上,人形机器人当前依然属于蓝海市场。虽然已有多家初创和大厂入局,但相比数万亿级制造和服务行业对劳动力替代的需求而言,供给尚远不能满足。根据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每年将替代3%的劳动力,相当于1.2亿个全职岗位。其中制造业和物流业是主要切入口,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大国,对这一趋势尤为敏感。
同时,技术升级也为这个赛道注入持续动力。AI 4.0浪潮下,多模态感知、强化学习、语义理解与边缘算力不断融合,人形机器人从“能动”正迈向“会思考”。例如魔法原子正在研发的MagicBrain芯片集群与动作规划系统,计划在2025年实现云边协同推理,使机器人的“即时应变”能力大幅增强。
从行业视角来看,过去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工程样机”或“展示玩具”。而今,在劳动力成本高涨、人口老龄化、AI应用下沉的多重因素推动下,“具身智能 + 场景闭环”的模型正在成为趋势主流。在这场即将进入高速扩张的产业变革中,魔法原子选择了“深垂直、重研发”的路径,在成本控制与落地速度之间寻求平衡,试图走出一条“国产人形机器人”的可复制之路。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