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炳胜掌舵人曹嗣标:顾客是我们的“米饭班主” 跟着顾客的需求去创新

将粤菜文化推广出去,是曹嗣标这位老海珠创业者一直努力的方向。

来源丨 广州海珠发布

作者丨G仔 

广州海珠发布隆重推出《岛主TALK》栏目,对话海珠人,领略海珠情。第一期,G仔对话从海珠起步、开创美味事业的炳胜饮食集团董事长曹嗣标,听听他从90年代一名海珠打工仔到今天掌舵炳胜7大品牌、16家分店的奋斗故事。

2018年的最后一个礼拜,一条美食新闻引起了不少深圳吃货的注意:在广州颇有名气的老牌粤菜馆“炳胜”,在深圳一口气开了两家分店。炳胜集团终于将版图拓展到了广州以外。

而在23年前,炳胜饮食集团还不过是在海印桥脚一家面积不到90平方米的海鲜大排档。过去的23年,恰逢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炳胜也随之腾飞,当年的大排档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坐拥六千多平方米面积的“炳胜品味”。除此以外,炳胜饮食集团还拥有了“小炳胜”“炳胜公馆”“炳胜私厨”等7大品牌,16间分店。“炳胜”这个名字早已走出海珠,成为广州一张闪亮的美食名片。

炳胜饮食集团的掌舵人曹嗣标在接受广州海珠发布(G仔)专访时表示,将来会继续将更加好的广府美食分享到有华人的地方,“第一站深圳,第二站就是上海,再往后就是北京。这三个一线城市是我们的目标。”将粤菜文化推广出去,是曹嗣标这位老海珠创业者一直努力的方向。

炳胜奋斗史:“亏到就快倒闭,四处借钱发工资”

时间回到1990年,在这一年,曹嗣标怀揣着对省会城市广州的向往,从家乡清远来到广州。那时他不过十来岁,初中刚刚毕业,只能先打杂工谋生。当时,香港电视十分受欢迎,而海珠作为广州老城区,人气旺、生意多,他便在滨江附近帮别人家中的电视拉天线赚钱。这么过了两三年,稍微有些积蓄后,曹嗣标又花了一万元“巨款”买了一辆摩托车,当“摩托仔”四处拉客。

早上开摩托车拉客赚钱,晚上拉香港电视线,一天收入大约能有一百多元,这在90年代不算低了。但曹嗣标心中有自己的谋划:“做搭客仔、拉线那都是暂时的,不能长久的,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闯一番事业。”

时至今日,虽然曹嗣标已经不需要靠摩托车搭客为生,但他说,他仍十分喜欢摩托“收放自如、动力澎湃”的精神。

时至今日,虽然曹嗣标已经不需要靠摩托车搭客为生,但他说,他仍十分喜欢摩托“收放自如、动力澎湃”的精神。

当时,曹嗣标常在每天晚上结束工作后常和一班伙计一起去吃宵夜。宵夜吃得多了,一来二去,他从中嗅到了一丝商机。“十元的菜才五元成本!我就想,人一天要吃三顿饭,做餐饮一定是有机会的。”

于是,1996年8月8日,曹嗣标和姐夫卢润炳各出资8万元,租下了位于海印桥附近的一家士多店,将它改造成一家86平方米的海鲜大排档,这就是炳胜海印总店现在的位置。

如今位于海印桥脚的炳胜海印总店,面积比23年前扩大了近80倍

如今位于海印桥脚的炳胜海印总店,面积比23年前扩大了近80倍

之所以选择海珠作为创业的起始点,曹嗣标认为这是一种缘分。“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滨江拉有线电视,这里相对来说比较熟悉。”

然而做生意并不是一句“熟悉”便能轻易带来成功。入行以后他才发现,原来开一家饭店需要顾及到的事情来自四面八方,十分琐碎:酱、醋、油、盐、煤气样样都是钱,偏偏同行竞争还相当激烈。这些情况都是此前他没有预料到的,大排档刚开张便陷入了低潮。

“我们当时亏到就快倒闭了,亏了一年多,借钱才能发工资。打电话给亲戚朋友借钱打到他们都怕了我了。”曹嗣标说,其实那时候心里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希望一个月快点过,期盼下一月能迎来商机;另一方面却又怕到月底,又要面对借钱发工资的事情。

迎来逆袭:“顾客是我们的米饭班主”

眼看炳胜还没有获得成功就濒临倒闭危机,曹嗣标心里纳闷:凭什么别人家的饭店就大排长队,我们却怎么做都做不起来?憋着一股劲,他一家家酒家去亲身体验他人“成功的奥秘”,还真让他悟出了不少东西:“价钱要适中,味道要对胃口,菜品结构合理,环境要舒适,速度也要快……方方面面的东西,我们就一点一点根据顾客的需求去调整产品。”

除了到竞争对手的饭店去学习别人的经验,曹嗣标也十分看重顾客的意见。那时,番禺的鱼生颇有名气,不少广州人都喜欢在周末闲暇时间专门驱车前往,只为尝一口新鲜。有一次,一位顾客在聊天时告诉曹嗣标他喜欢吃鱼生。曹嗣标灵机一动,当即告诉顾客“下次买鱼生做给你吃”,然后专门跑到番禺去,学习鱼生的做法。

凭借鱼生,炳胜闯出了一番天地

凭借鱼生,炳胜闯出了一番天地

鱼生在炳胜推出后,果然颇受欢迎,不少热心顾客还纷纷要给炳胜支招。有一次,有顾客提出要在鱼生下铺些冰来保持口感,还要求添上柠檬叶、陈皮等十多种配料,曹嗣标一一照办。这种在当时还相当特别的制作方法受到热捧,不少人慕名前来,指明要品尝炳胜出品的鱼生。

“其实我们哪会吃鱼生,只是按照顾客的需求不断调整,他们是我们的米饭班主,需要吃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那就慢慢就有转机了。”就这样,炳胜的招牌渐渐在海珠乃至广州闯出了名气,顾客也慢慢越来越多,停止了亏损,倒闭的危机也解除了。

“我总结的教训就是:做餐饮要用心去做好出品,提供好服务,要踏踏实实的。顾客是很精明的嘛,你做得不好吃,别人就不会来了。”曹嗣标说。

扎根珠海:“有问题就找‘娘家’”

炳胜“转危为安”,除了自身的改进外,也得益于政策的执行。曹嗣标回忆,以前滨江边全部都是大排档,很多都是无牌经营的。一到下班的时间,整条滨江边上一直到海珠桥脚,全部都摆满了桌子。“每个人都在那里吃,在大排档后面有正规档口的、持牌经营的饭店反而就变得没有生意做了。”曹嗣标说。

改变发生在1998年。其时,广州喊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口号,提出要一年改变脏乱差面貌,实现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少无牌无证经营的“走鬼”被关闭,这给炳胜带来了生机。“关闭之后不少人选择到我们那里吃饭,政策保证了我们合法经营者的权益。”曹嗣标感叹道,当时的炳胜已处在倒闭的边缘,“如果不是有这个政策,炳胜早就没了。”

1998年,炳胜迎来转机,曹嗣标(中)在店中合影

1998年,炳胜迎来转机,曹嗣标(中)在店中合影

除此以外,炳胜还接受到来自海珠区政府的帮助。“炳胜规模还不大的时候,我们很多问题都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于是我们就进入了工商联。”海珠区工商联,即海珠区工商业联合会。曹嗣标感叹,这里就好像他们的“娘家”一样,有什么事情就找它。

“有什么新政策,工商联会叫我们去参加学习讲座,让我们熟悉政策;如果我们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不了,它也可以帮我们协调。其实这些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曹嗣标看来,海珠区工商联提供了一个企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这是十分重要的。

经历企业初创的艰辛、成长的困难,现在的炳胜集团拥有多个品牌,在广州、深圳都开有分店。但曹嗣标说,拓展美食版图的脚步,他们不会停下,“我们准备好了要冲出广东,希望中国的一线城市,都有炳胜存在。”

对话曹嗣标:成功秘诀在“坚持做粤菜”

G仔:90年代做餐饮的不止炳胜一家,但能做到像炳胜这样的规模,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曹嗣标:其实就是用心做好出品,提供好服务,踏踏实实。从开始到现在我都很坚持的一点,就是做粤菜。我们用传统的方法,传承粤菜的味道。因为粤菜是祖先一路吃下来,有着几十代人一路流传下来的味道,有着广州人变不了的根。

除此以外,创新也是永远都不变的,我们一定要跟着顾客的需求去创新。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奉旨吃东西”,因为只有去吃,才会有灵感,才会知道顾客现在需要什么。例如做豆腐,我们曾经在乡下把豆腐拿回来做,却怎么做味道都不对。后来用了近2000斤的豆腐去磨、试、配比,又把帽峰山的泉水运回来尝试,才把想要的那种味道做出来。

我们有研发部,专门研究菜式出品,这是很重要的战略。我们做哪种菜、用哪批菜,是有标准的。在什么时间里面吃什么东西,不同的季节吃些什么,都是有步骤的。

G仔:目前餐饮市场竞争激烈,您以什么样的对策和心态面对当下的环境呢?

曹嗣标:我很喜欢摩托车,也很喜欢跑车。它们有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永远动力澎湃。最重要的一点是车能够收放自如,说停就停、说起就起。而这是我人生希望能达到的一个境界。

所以我觉得我算是一个踏实上进的人,策略是稳健争取。太过踏实、保守是不行的,但太过激进、进取又很危险。有机会、自己能够把控的时候就多点发展,因为一定要发展才能解决问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