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从“创新杯”到“孵化器”,微软布局双创步步为营

创业不只是第一公里,我们更重视最后一公里。

创新最怕就是一开始太深入,这样你很难看到全貌。一开始要横向接触,要有不同领域的认知,人文也好,艺术也好,这样你才能拥有不一样的视觉,涉猎不一样的领域。当你明确一个点的时候,再做深入,这就形成一个T的概念。——微软创新联盟首席策略官戴子珽

12月19日,2019微软“创新杯”中国赛区总决赛在北京微软总部落下帷幕。最终深圳大学Rail in Nova团队的地铁维检机器人项目夺得冠军,他们将代表中国赛区前往悉尼,参与微软“创新杯”亚洲区总决赛。

深圳大学Rail in Nova团队

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已成为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科技活动。自2003年创办至今,已有超过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万名学生参与了“创新杯”及相关活动。中国学生在微软“创新杯”的国际舞台上屡创佳绩,共获得5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以及数次特别奖奖项。

从车库走出来的微软,从未停止拥抱创意。

无论是鼓励内部员工利用业余时间随心所欲开发产品的“车库计划”,还是面向全球大学生的科技大赛“创新杯”,这些项目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微软最本源的“车库基因”——鼓励创新,拥抱技术,赋能科技。

铅笔道记者对话微软创新联盟首席策略官戴子珽,围绕微软“创新杯”、微软云暨移动技术孵化计划(下称微软云计划)等,深入探讨微软在中国双创产业的布局。

创业不只是第一公里,我们更重视最后一公里。”

微软“创新杯”在中国历年的发展中,侧重的领域也随着时代和行业的发展不断迭代。呈现出来的创新项目也有日渐成熟的趋势。戴子珽以最近3-5年的参赛项目为主体,总结出三个特点:首先,不少项目开始在技术层面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想法和思路都有了明显的突破。这个趋势从去年开始非常明显;其次,现在很多学生的创新项目理念,渐渐从校园式创造和区域性创新点子,变成思路完整、针对性解决市场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是参赛项目商业化模式越来越成熟。过去,学生开始接触创新项目时不一定马上能理解商业化逻辑,但最近几年,不少参赛项目从产品设计、产品思路、目标市场等层面,都更具有商业化潜力。

创业不只是第一公里,我们更重视最后一公里。”戴子珽在谈及创新项目孵化时提到。

微软创新联盟首席策略官戴子珽

“创新杯”的优质项目将有机会进入微软云计划的孵化器里,比如去年凭借手持式智能光谱仪,获得“创新杯”广州地区总冠军的98k小分队,如今已成立公司,入孵微软云计划下的独角兽牧场,并得到微软在技术、市场导入层面上的扶持。

戴子珽指出,创新创业孵化器不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时间积累、沉淀,这注定了其运营模式不能局限于“第一公里”这种服务器。“第一公里”指的是,帮助项目在技术上快速成长,跨越创新门槛等。这个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创新领域中形成技术壁垒,增加客户的价值,如果技术不能帮助提升客户价值,那在“最后一公里”将会可预见性地碰到很大的挑战。

所谓最后一公里,就是产品、创意的直接市场导入。这个对接的过程,微软称之为“最后一公里”。戴子珽强调,只要在微软孵化器或者加速器里的企业和项目,微软都会为其触达“最后一公里”赋能,帮助他们找到目标客户群,并作为中间方引荐,通过微软的平台支撑,降低创新创业项目的市场门槛。

依托本地化,体系化,激发“创新能量”

如今,微软云计划已经在全中国布局了20多个孵化器。其落地的考核要素与当地在政府、市场、人才、资源等方面的聚能潜力息息相关。首先是国家、政府的战略方向。如“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布局,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都在宏观上影响了微软布局孵化器。此外,当地的双创土壤也是关键。具体来说,即政府对双创的扶持力度,包含政策红利、人才扶持,以及当地高校的资源。

戴子珽提出“创新能量”概念。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地区,需要有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比如广州的IAB等,这表明了当地政府的产业发展方向。明确领域后,当中包含的产业链条主体,人才、资金才会慢慢聚集。在产业有初步导向的前提下,微软再落地孵化器,加速器,尽最大的努力扮演巨人的角色,进一步激发“创新能量”,深化聚集人才、技术、市场、资金,完善“聚能”机制,让产业发展的在各个环节间实现“循环赋能”。

微软每一个孵化器的落地都会被烙下深深的“本地化”特色。这个特色跟当地产业形态密不可分,微软会根据每个城市落地项目的侧重点来对接内部资源,如合作项目,项目导师等。此外,孵化器间的密切沟通联系也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戴子珽介绍,目前全国20多个孵化器无论是团队还是资源,都形成了相对成熟、规模化的生态体系,孵化器之间保持密切的资源共享,交流合作,互补互助,创新碰撞……

“某些领域其实可以透过交流产生更多想法,这样一个机制比单方面的力量更有效,也更能够结合当地特色。”戴子珽说道。

人才赋能:启动精英认证培训计划

“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帮助个别团队的需求,也许会建树不建林;如果我们跳开来看整个行业,那孵化器还可以是培育人才,赋能产业发展的平台。我们希望微软孵化器是一个赋能平台,是技术赋能、创新赋能,直到最后一公里——市场赋能。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人才赋能。”戴子珽说。

聚集人才的两大策略,一是吸引,二是培养。微软显然走的是双管齐下的策略。微软今年4月份推出微软精英认证培训计划——跟全球知名大学如哈佛,MIT,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合作开发课件,录制课程,并在每个孵化器里设微软专业认证学习中心,想学习相关专业技术的人才,可以通过该平台上的课程、课件资源进修,然后选择性参加考试,考取微软官方颁发的认证。课程和课件等资源一律免费对外开放,但考取微软颁发的证书会涉及相应的费用。

对于有志走创新创业道路的年轻人,戴子珽提出了自己总结的T理论:“创新最怕就是一开始太深入,这样你很难看到全貌。一开始要横向接触,要有不同领域的认知,人文也好,艺术也好,这样你才能拥有不一样的视觉,涉猎不一样的领域。当你明确一个点的时候,再做深入,这就形成一个T的概念。”

/The End/

优质项目报道通道:创业者请加微信wujinna1015,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wujinna@pencilnews.cn。

优质项目融资通道:创业者请加微信jiazongchaopku,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jiazongchao@pencilnews.cn。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小铅笔(微信id:qianbidao2018)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