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车联网创业者郝超:谁做到了这五个“最” 谁就掌握了车联网的未来?

两年后,车主与车的交互体验,有了颠覆性提升。

铅笔道 专栏作者 | 郝超

郝超:擎话创始人,前百度高级产品经理,专注车联网行业和互联网创新。

两年内,能以车机为主要载体实现最爽心的视觉体验、最懂人的语音交互、最高效的导航闭环、最多元的视听内容、最便宜的流量费用,才有机会做出最好的车联网产品,才有机会让车联网功能成为一辆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7年阿里巴巴王坚说过一句话“以后开车还用手机导航,就是汽车人的耻辱”,一时间,风乍起,人们仿佛感受到了车联网英雄之将至。然而目前人们始终对车联网的短期模样,看不真切。作为一个圈内人,我今天不开脑洞,不聊百年大计,也不扯5年规划,就想做个理性分析,2年内,全国最牛的车联网能做成什么样子。

2年时间,等不及V2V大规模铺开、等不到AR-HUD的普及、也看不到车联网+区块链滋润大地,有可能看到的是车主与车的交互体验,有了颠覆性提升。何谓颠覆性提升?根据彼得·蒂尔的《从0到1》的理论,就是要提供10倍好的体验。可惜的是现在的大多数企业,做产品的出发点从来不是用户想要什么,而是我有什么。如果有人能在2年内做到以下5个“最”,必定鹤立鸡群,万人追捧。

一、最爽心的视觉体验

这依然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或者说,心理学里的首因效应在车联网领域同样试用。视觉界面好不好看、酷不酷炫,会对消费者、尤其是小白消费者起重要影响。行业里,以阿里的斑马系统为代表的,高举轻导航大旗,认为车机默认界面是地图会让车主觉得舒服;以腾讯车联为代表的,崇尚Metro风格,认为在大屏上,大块的扁平化图标能让车主快速点击进入常用应用。这两大类产品,优秀的践行者也的确让人体验良好,然而离本文要探讨的惊艳体验还差一句awesome。

君不见,对车内视觉最在意的改装车玩家,愿意花成千上万块,在车里加装各种仪表,转速表、增压表、机油温度表等,为的就是朋友上车后那一句"帅爆了";君不见,爱给车里购置各种小物件的女车主们,其实是想营造车美人更美的车内氛围,充分体现自己的审美和格调,那处在C位的车机大屏怎么能对此无动于衷?

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论轻地图、Metro标、仪表秀还是粉红风,重点在于对用户个人喜好足够的尊重,让用户有的选,同时,也要有数一数二的界面和交互设计。爱车圈里有句很流行的话"如果你锁完车,不回头看一眼,兄弟你买错车了"。同理,如果能让车主启动自己的车时,一瞬间有了坐在超跑的幻觉,那就相当成功了。

不断优化车机的视觉&交互体验,这是做深度。广度上,若能压住成本在整车集成技术并不很成熟的HUD、AR-HUD、车窗屏显等,则会大大加分。而蔚来则更加聪明,用了不高的成本,把AI具象成了小机器人NOMI,大受好评,追随者众。

二、最懂人的语音交互

无可厚非,语音是车内最适用的交互方式,至少在2年内肯定是。语音唤起车内AI、语音控制车内设备、语音点歌、导航、听新闻、笑话...被高举高打大肆宣扬。然而,根据一些真实用户的长期使用反馈,语音AI堪称三傻。回答提问时话术傻、当众唤起时自己显傻,聊天误唤醒时吓傻。用的时间长了,慢慢变成了一个蓝牙播放器(低端车没蓝牙),或是变成了离线音乐播放器(流量用完了)。关于槽点,我能写2万字,篇幅有限,列几个典型的:

1.我:我想听周杰伦的歌;AI:播放了《告白气球》。

点评:前几次还觉得不错,但别忘了我是近2年的老用户,他竟然每次都是《告白气球》,导致我都不想听周杰伦的歌了。

2.我:来首五月天的歌;AI:打开了一个五月天歌单list,每首歌大概花20秒加载,最终因为版权问题播不了,轮巡到第二首,20秒播不了...第N首。5分钟后我终于听到了一个演唱会版本的歌。

点评:没版权你直接告知我就行,何苦耽误我时间呢...各种想听的歌因为这个问题,一次次消磨我的耐心,后来宁愿听离线歌曲了,至少还能保证有歌听了,不会在开车时让我分心。

3.我:来首Ed Sheeran的《Perfect》;AI:@@

点评:这个确实是高难度了。不过大多AI连任何英文都识别不出来,只能语音点中文歌让人实在觉得无趣。最气人的反馈是没有反馈(比如XxxOS的,还是不点名了),好一点的能把Perfect识别出来然后播个其他版本的,更好点的比如蔚来的nomi也只听懂了Perfect但播对了歌曲。

见微知著,总结来看,语音交互要想做到懂人,做到10倍好于现在的体验,我认为需要这几个层级做到90分。

第一层:听清听懂。做到交互前可预判、交互中有反馈、交互后有结果(不论是不是用户要的)。让用户至少能感受到是在和正常人交流,而不是哑巴或傻子(比如吐槽3)。

第二层:交付能力。目前大多AI之所以弱智,是因为只能导航、听歌、尬聊,很多歌还没版权,90分水平是要做到。

1.有能力找到最匹配的结果(资源需要广,比如找某首歌、订某个电影票、远程关家里的灯等,这点蓦然认知做的不错)

2.根据时间、地点、历史记录、甚至情绪捕捉提供推荐备选方案list(比如下一首歌播什么)

3.持续学习,丰富用户画像,有能力主动推荐。

第三层:打断。AI给出了想要的结果还不够,用户使用中会有更多进一步需求的。宣传片里面车主一口气说100字指令的情况只是纯show off(如找北京海淀桥附近人均100左右环境好可订位有包间菜不辣的粤菜等),正常人不会这么说的,都是一句一句增加需求的。

导航方像高德、百度、腾讯地图都做到了基础打断,比如导航中可随时打断提出进一步需求“放大地图”、“夜间模式”等。出门问问、讯飞飞鱼在打断也可圈可点,听歌过程中可随时说“下载音乐”、“收藏音乐”、“下一首”、“听XX的翻唱”等。总结下来,90分的关键点在于无需唤醒词可打断说需求、多轮对话指令识别、真人般衔接话术。

​​​​​​

做好这三层,且语音合成的质感能更逼真些,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假乱真了。然而这些在实现上对底层技术、产品架构、资源整合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并非想得到就能做得到的。

三、最高效的导航闭环

启动汽车,车上大屏能第一眼让我心情愉悦了,主动或被动和AI语音沟通了,也有了和真人沟通的舒畅感,紧接着该去发去目的地了。那么比现在体验好10倍的导航会是什么样呢?

1.目的地预测:根据时间、地点、历史、手机行为上下游数据等,推测用户目的地。工作日下班在公司地库启动车,那8成是要回家;30分钟前在手机地图上刚收藏了一个餐厅POI,现在上车7成是要去那个餐厅赴约;周五晚上7点,接上了媳妇,6成可能是要找个地方吃饭+看电影;周六上午10:00从家上车,5成概率是去超市买菜。

说什么下班回家都是轻车熟路不用导航的,都是不开车的人,路况瞬息万变,导航目的不只是指引路线,更是提升你到达目的地的效率和体验。

2.导航精细化:2年内,具有高精度定位硬件的车机慢慢铺开,分米精度的导航会在部分道路实现,而此时,最好的体验就是针对各种细分场景,提高效率。这里的效率,指的是:

Ⅰ到达效率,如「左道平均时速比右道快5km/h」

Ⅱ社会效率,如「后方500米有救护车驶来,请注意让行」/「前方事故,是否上报」

Ⅲ操作效率,如「此路线您走过66次,是否关闭常规导航声音,只保留摄像头提示」

Ⅳ沟通效率,如「您可能会迟到,是否需要共享位置给朋友」

Ⅴ纠错效率,如「您在左转道直行,录像已存,若产生违章将发送视频报告至您微信」

3.停车管理:能找到停车场不算什么,重点在进场后:

能找到车位并评估是否好停,这需要和车场进行深度数据合作或车自身雷达够多。

能自动记住自己停的位置发给车主。

能在出场前,自动完成停车费缴扣。

每一项,都需要整合一家或多家垂直公司的资源才能实现。

而不少厂家大肆宣传的亮点车友组队,相信我,那只是看起来很好,也能做出好体验,但组队场景本身实在是太低频了。

四、最多元的视听内容

既然车载大屏是电视、电脑、手机之后的人类第四块大屏,内容必定举足轻重。然而车载场景下,用户无暇区分你是QQ音乐还是喜马拉雅还是考拉FM,能给用户想要的最重要,所以一步到位不加跳转的提供所需内容,是好体验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完美的内容呈现。

听一首歌,从收音机里听是一个感觉、从留声机里听是另一个感觉、从KTV边唱边听更是一种感觉。

听一本书,干听能学到1成、精彩之处若能回放能多学2成、要是还能记下笔记或声音片段,又能多学2成。

斑马智行车机-K歌模式

斑马智行车机-K歌模式

第三步,继续深挖需求,其实很多时候车主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内容,他们只是无聊,想要的不只是声音,更多的是解闷或陪伴。而解决方案呢,就是可互动的内容,甚至互动即内容,我统称为动态内容。将传统的直播音频内容加上打赏、评论互动、或基于固定场景(堵车、自驾游)的临时互动群组等,都是很好的体验。

通过语音、滑触和主播进行互动

通过语音、滑触和主播进行互动

五、最便宜的流量费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流量是大部分车联网服务的基础设施,如果流量价格下不来或比手机贵太多,那车联网只能是少数人的玩物。悲剧的是目前大多厂商以流量费为摇钱树,价格居高不下,让人难以长期使用。归根结底问题在于,流量费目前可能是车上唯一可以获得直接增值收入的方式,其它产品服务难以让用户心甘情愿掏钱。

某后装产品的流量价格,远高于手机流量价格,让财务不自由的用户最终选择欠费断网

某后装产品的流量价格,远高于手机流量价格,让财务不自由的用户最终选择欠费断

60分的体验,我认为应该至少向蔚来汽车那样,基础流量8G/月,把用户惯的离不开车联网服务,慢慢再刺激用户买更高级套餐。不过现状是,没有足够的内容和服务让用户消耗流量,导致一个月8G很难用完,所以从单从流量需求让用户选择高级套餐还是很难的。

90分的体验,我认为是在用户脑中淡化流量的概念,像现在的家用宽带一样,只是个很基础的基础设施,可能一年才会想起来一次,但是没他就有一种日子没法过的感觉。

其实各大运营商都早已嗅到了车联网是饱和的手机市场外又一大红利,也纷纷启动了补贴渠道圈用户的战役,所以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总结下来,2年内,能以车机为主要载体实现最爽心的视觉体验、最懂人的语音交互、最高效的导航闭环、最多元的视听内容、最便宜的流量费用,才有机会做出最好的车联网产品,才有机会让车联网功能成为一辆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照相和上网一样,早已成了手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产品好还不够,因为产品是1,真正要落地实现,还需要1后面的0,也就是强大的商务合作推动、以及面向用户的精细化运营。蓝海已红,谁能笑傲江湖,尚有层层迷雾。

2年内车联网最好的样子就展望到这,后续会展望5年内车联网最好的样子。敬请期待。

编辑 | 丹丹

优质项目“融资首发绿色通道”:创业者请加微信hkbx2296832155,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xueting@pencilnews.cn。

本文为铅笔道专栏作者“郝超”的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以及原文出处,未按照要求转载者,铅笔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铅笔道观点,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郝超

铅笔道记者

擎话创始人,前百度高级产品经理,专注车联网行业和互联网创新。

Chaos101
最近文章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