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日本医院的手术室,熊娟就兴奋了:严谨的中控台,院长正像作战领导一样指挥手术现场。高端的医疗设备是打动她的第一点。她进而了解到,海外就医成本并非高不可攀。这趟考察的灵感源自“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的点拨,张对医疗的热情鼓动了她。在日韩美调研之后,她决定在跨境医疗领域创业。
去年7月回国,熊创建“春雨国际医疗”,获得“春雨医生”旗下“春风创投”的1500万投资。
◆ "春雨国际"产品图
9月22日,“春雨国际”网站、App上线,聚集等31家海外医院、医疗机构。用户可选择远程问诊(视频和书面)和出境服务,如就医诊疗、体检和医疗美容等。
“春雨国际”将跨境医疗的价格拉下神坛。刚上线时,过去动辄十几万的日本早癌精密筛查,在“春雨国际”上定价为1.35万元。9月后,赴日体检的行业价格拉低至3~5万。
拥有9200万用户的“春雨医生”是其流量入口。上线2个月,月销售超过100万元;3个月累计服务49位用户。
注: 熊娟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她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20多岁的时候想要学点东西,30多岁时就想要改变点东西。”一年前,当熊娟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还是环球网副总裁,从事了十年的互联网营销和海外市场拓展工作。
那时她已经跃跃欲试(创业)。在她看来,女性是最稳健的投资人,女性创业应该选择一个自我受益时间更长的行业。教育、金融、医疗都在她的考虑范围,“未来5~10年,这三个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较好。”
不久,在朋友的牵线下,她和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在咖啡厅聊天,两人聊产品、移动互联网,很是投缘。
张锐给她介绍国内的医疗生态:药企、医院、医生、患者和保险构成了这个生态,站在国内医改的关键节点,将会有很多故事发生,跨境医疗也许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一直关注互联网医疗的熊娟,突然被点醒。她想到一位身患黑色素瘤的朋友,这种恶性癌症的预后效果差、极易转移,但他前往治愈黑色素瘤技术最成熟的美国后,成功痊愈。
“五年前,或许海淘一袋日本零食都是奢侈,但现在人人都在海淘;相似的,国内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海外就医也会成为星星之火,越来越多的人赴美生子,到韩国日本整容、抗衰……”
毫不犹豫地,熊娟决定离职,在做跨境医疗领域创业。
“世界打开了另一扇窗户。”5月,熊娟前往海外考察,看过了海外的医疗环境,她由衷感叹。
她走进日本千叶西综合医院的手术室,6个大屏幕映入眼帘,显示着6个手术台实时状况,坐镇的是院长。“院长观察每一个心脏手术,在屏幕上面勾画,提醒医生应注意什么。”
服务与体验也让她印象深刻。“没有人群的拥挤,没有慌乱的氛围,更没有随意的态度。”她看到一位老人下病床,护士会帮忙穿鞋。“我就在想,如果我生病了,就一定来这里。这让人觉得,把生命托付给他们很放心。”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医疗成本并不高。“癌症的一个普通疗程,在日本是十几万人民币,拥有更高的性价比。”
商机蕴含在医疗差价中。陆 续去韩国、美国、印度等地看过后,她发现,“现在美国最新的丙肝药物治愈率达95%,一个疗程需要60万,日本是20多万,到了印度只要一万不到。国内有 1000万丙肝患者,新药却未被引进,只能通过违法的渠道进入。”熊介绍道,根据印度的法律,完全可以把病人送到当地看病,由医院诊疗后开药,病人在当地 个人用药是合法的。
历时两个月的考察,熊娟坚定了跨境医疗的可行性。7月回国后,她立刻注册了公司——“春雨国际医疗”,获得了春雨医生旗下的投春风创投1500万元首轮融资。
◆ "春雨国际"团队
她在国贸租下办公室,用了20天完成装修。搬进去时,她邀请了亲朋好友庆祝开业。或许是顶着“春雨医生”的名气,不少闻风而动的媒体赶到现场。
一开始,熊想把“春雨国际”做成跨境医疗行业的携程。“聚合所有海外医疗机构信息,全世界的医院、项目都可以在平台上查询、预约。”作为典型的互联网人,熊一度想想就兴奋。
7、8月,团队一边搭建网站,一边开拓业务。网站是熊娟擅长的事情,但业务线发展缓慢。“本来计划一个月开拓10个项目,结果折腾半天,仅搞定了一两个,还不是我想要的。”
摸索了两个月,她意识到“携程”之路行不通。
聚合信息也许是臆造出的伪需求。“不同人群的需求完全不一样。既然是出境医疗,用户一定想选择最优的方案。但很多用户对境外医院一知半解,不可能像在携程选择旅行产品一样,在海量的医疗信息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项目。”
执行难度与用户需求,综合两方面的考虑,熊将“春雨国际”的定位调整为:成为跨境医疗服务的定制平台,为用户提供全球最有性价比的医疗解决方案。
明确方向后,业务拓展变得顺利。“之前纠结的是,把全世界的医院谈下来难度不小。调整之后才发现,谈医院这件事也没那么难。”
首先,对于海外医院、医疗机构而言,跨境医疗并非新鲜事物。很多美国人、欧洲人都会去泰国、东欧、墨西哥就医,称之为“差价医疗”——美国住院一天可能要一千美金,而泰国只要100美金。近年来,随着国内有钱人大量出境,消费能力震惊了外国人,“他们已经急着雇佣懂中文的医助了。”
其次,“春雨医生”的品牌背书。“外国人也知道国内互联网发展迅速,当我们展示了‘春雨医生’的数据——每天33万个健康问题得到医生的解答,他们很惊讶,所以很愿意入驻平台。”
最后,也与熊娟个人的资源相关。她的前东家环球网拥有众多海外记者站,“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引荐到医院高层。”
9月22日,“春雨国际”召开了发布会,已有31家医院、医疗机构入驻平台。
同一时间,网站与App上线。用户可选择远程问诊(视频和书面)和出境服务,如就医诊疗、体检和医疗美容等。
◆ 用户海外就医的咨询现场
对于海外就医,“春雨国际”会首先给出初步建议,提供全球医疗资源分布、优势、价格的比较;然后是线下服务环节,包括翻译病例、预约医院等,以及当地的医学翻译陪伴病人完成首诊。
用户回国后,“春雨国际”还会帮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每个月电话追踪病情;且可免费享受“春雨国际”线上私人医生的1年服务。
上线不久,一位中小企业家慕名而来。他的父亲身患肺癌,作为孝子,他愿意倾尽财力为父亲治疗。当时企业家咨询过的跨境医疗中介已建议其赴美治疗了,但经“春雨国际”了解,他父亲七十多岁,接近癌症三期,身体状况很差,便建议他选择远程诊疗。
“中介机构为了挣钱,收十几万的服务费很正常。但他的父亲已经没必要出国了,首先,病人已经确诊并且接受过国内前期治疗,国外的治疗路径就很难有区别了;其次,他的身体状况太差了,很难支持十几个小时飞行。”
最 后,“春雨国际”为这位病人翻译了英文、日文的病例,分别寄往美国、日本两家医院;并将两家医院的诊断结果翻译成中文,再联系一家国内医院的主任医师,进 行后续治疗。“对于这位病人来说,算是完成一种心愿吧,毕竟给最好的医生看过了。”这次远程问诊的每份报告收费约1万元,总计3万元(现价格已调整)。
价格低正是“春雨国际”引发媒体关注的重要原因。例如,动辄十几万的日本早癌精密筛查,在“春雨国际”上定价为1.35万元(现价格已调整)。
平台去除了暴利的中间环节。传统中介青睐的头等舱、五星级酒店等高附加值的服务都被砍掉。“我们把行业的价格水平拉到了一个理性的范畴。9月之后,十几万的日本体检基本降到了3~5万。”
上线2个月(去年11月),“春雨国际”的销售额达到100万元。
战略投资方“春雨医生” App是其重要的流量入口之一。据称,“春雨医生”App已有9200万用户,在该App首页,用户点击“跨境医疗”,可跳转到“春雨国际”的页面。
医生转诊也是流量来源的方式之一。目前国内转诊仍依赖于“春雨医生”,拥有41万国内的医生资源,还有347家线下诊所,能为海外就医提供转诊推荐。日后“春雨国际”还将通过与保险、地产、银行等公司合作获取有海外医疗需求的用户。
在未来的发展中,重症和儿科会成为重点科目。
就恶性肿瘤等重症而言,新药会成为吸引用户海外就医的卖点。原因在于,现医学界倾向于用慢性病的治疗方法来对待,即通过长期用药来控制病情。“新药对肿瘤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在患者生命延续的过程中,也许又有新药研制出来,再次带给患者活下去的希望。”
开拓儿科的原因是:家长愿意为孩子花钱,现在很多儿科的疑难杂症都会选择去国外。比如,日本能为1岁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提供手术。还有耳蜗置换,美国可以为6~8个月的婴儿进行人工耳蜗置换。
在销售额100万的时候,熊娟订了蛋糕庆祝,“同行都很吃惊,我们这么快就有现金流。”她希望,今年的第二季度,平均月销售额可以翻倍。
读完文章,求报道的创业者请加微信号staaart824;
文章原创,如需转载,请加微信号meera003;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