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master是一个面向来华商务休闲外国人的体验型旅行平台。
◆ Citymaster创始人蔡欣仪
文| 铅笔道 记者 朱青竹
►导语
2011年10月,广州,中国进出口交易会现场。
一位柳叶眉、大眼睛的长发少女正聚精会神地给身旁的外籍人士当翻译。会展结束后,她还要带着他们去吃当地人才知道的海鲜大排档。
“那年我大一,在广交会给老外当翻译、做地陪,带他们在工作之余体验当地生活。这虽然是份兼职,但我却当生意来对待。”这段经历是她做“Citymaster”的雏形。
去年10月,蔡欣仪创立的“Citymaster”平台上线。它以目的地体验游切入行业,一端连接当地玩乐达人,一端连接有休闲需求的外籍入境商务团体或个人,由前者为后者提供体验游服务。
注: 蔡欣仪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面向老外的旅游平台
2014年10月,蔡欣仪以商人身份游走在中东地区,足迹遍布迪拜、伊朗等,经手业务包括国际展览和贸易等。
在此期间,她接触到了来自全世界的商务客户。除开展本职工作外,她还要负责客户的机票、酒店预订及当地的旅行体验。“外国商人习惯于工作结束后在当地游玩,且多数出于猎奇心理。”
在中东,由于宗教原因,女性很少抛头露面,蔡欣仪也曾因性别而被掣肘。然而,女强人的性格使她从内心抗拒着这种不公。
最直观的体现便是从大学至今,她的经历始终离不开为外籍人士提供本地旅行体验。此时,她希望抽离传统行业,改做旅游平台。
蔡欣仪在查阅行业数据时了解到,2015年,中国每年入境过夜的外籍人士数量达到1.3亿,排名世界第四,且每年有4%的增长。其中,以商务为目的占到总数的40%。由此,蔡欣仪打算为有休闲需求的外籍商务人士提供旅游服务。
◆ Citymaster创始人蔡欣仪和她的团队
通过调查,蔡欣仪发现,目标用户偏爱体验型旅行项目,且通常不会提前计划旅行内容。不过,目前的旅行社和定制旅行服务平台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此外,外籍朋友常跟她抱怨国内的导游套路死板、照本宣科,玩下来只有干巴巴的数据而没有乐趣。这些发现更加坚定了她的创业决心。
2016年10月,“Citymaster”网站于上海上线。平台以目的地体验游切入行业,一端连接当地玩乐达人,一端连接有休闲需求的外籍入境商务团体、公司(B端)或个人(C端),由前者为后者提供体验型旅行服务。
面向B端的产品由“Citymaster”独立定价;针对C端的产品由提供服务的达人定价,平台抽取25%服务费。
体验型旅游服务
“Citymaster”提供的体验产品分为四大类:文化探索,包括参观博物馆、历史建筑等;城市探索,多为户外体验,如法租界漫步;美食方面,除了当地人才知道的小吃、大餐外,达人还会领老外回家,跟他们一起做顿地道中国菜;夜生活方面,用户可体验当地酒吧和夜店。
◆ Citymaster体验产品展示
平台所有产品只针对外籍用户,他们可通过官网浏览产品信息并购买,由当地玩乐达人提供服务。二者均需实名认证。
针对B端用户,平台会根据其国籍、职业等提供体验建议,并根据具体情况定价,也可由用户直接购买。
C端业务采用共享经济模式,用户可在网站自行选择项目和付款,共享本地达人。服务结束后由双方评分,达人在线领取服务费用。
“Citymaster”通过英语俱乐部等渠道寻找达人。合作的达人需在线上提交真实资料。平台审核后,由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面试。
“我们需要的达人首先要有一口流利的英语,除了爱玩、会玩,性格外向有趣、脑洞大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认可我们的模式。”
面试通过后,达人设计产品并由平台再次审核。审核成功的产品将以英文介绍形式出现在官网,供用户购买。
谈及与同类平台的比较优势时,蔡欣仪说道“‘Citymaster’在产品内容、质量和预订效率等方面,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了外籍商务人士对猎奇体验和效率的需求。”
推广方面,平台除上线爆款产品外,还通过“带老外回家过年”和使用共享单车在城市骑行等线下活动吸引潜在用户。
截至目前,平台已推出200个产品,合作达人220人,注册用户1300人,完成有效订单250单。产品以上海为主要目的地,覆盖江浙沪地区12个城市。
“Citymaster”现寻求300万~500万元天使轮融资。
下一阶段,平台将继续拓展江浙沪地区,推出更多体验产品供用户选择。
/The End/
编辑 付文学 校对 魏金璐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