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车企的数据量最高就有50~60TB。”
◆ 优必爱创始人朱瑞在汽车行业从业十几年。
文| 铅笔道 记者 代伟
►导语
10月22日,2016奥迪创新实验室总决赛在北京SOHO 3Q举行,优必爱从全国1000多个初创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数字化组冠军。
创始人朱瑞感慨,“像奥迪这样的高端合资品牌,愿意去与合作伙伴一起探索数据的各种应用场景,更坚定了我将优必爱做下去的信心”。
优必爱是一家前装车联网数据应用服务商,一方面基于车联网数据分析为车企提供智慧数据服务,帮助车企提升销售、售后及车主服务等领域的业务,提高车主互动和黏性;另一方面则与保险公司合作,借助车联网数据开发面向车企的定制化UBI保险解决方案。
目前,优必爱已经与11家车企开展车联网数据应用合作,累积100万辆前装车联网数据,并已完成六条UBI保险产品线的搭建,覆盖乘用车、卡车和新能源车三类车型,包括车险、延保、电池意外险、物流险等险种。
注: 朱瑞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车联网数据应用
朱瑞在汽车行业从业十几年,涉及汽车芯片、汽车零部件和整车企业等汽车产业链多个环节,“熟悉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流程”。
近几年,车企间竞争激烈,但“整个汽车行业的销量进入一个稳态增长的阶段”,车企转而开拓服务业务,一改“汽车制造商的传统形象”,转型成为“出行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2年,朱瑞负责奔驰中国车联网业务。当时“奔驰在车联网项目投入超过10个亿预算”,在每台车上安装T-BOX车联网装置用作数据的采集和服务支撑,为用户提供十几项的车联网服务,如呼叫中心、道路救援、紧急救援、天气新闻、手机APP等,然而“用户黏性并不强”。
这是因为部分服务并非针对用户需求而设,车企较难与用户产生互动。
意识到问题的车企开始重视用户的驾驶行为等车联网数据在服务上的应用,在每台车上安装T-BOX车联网装置采集数据,并据此研发贴合用户应用场景的增值服务。
同时,保险公司、二手车平台等与汽车相关的生态企业也看到车联网数据对个性化定制服务的价值。
然而光有数据不行,企业还需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商业化应用。朱瑞希望做一个数据应用服务,“基于车企的数据,提供一系列面向车企和汽车生态企业的数据增值服务以及面向各业务场景的数据解决方案”。
今年1月,朱瑞创立优必爱(UBiAi),一方面为汽车企业提供智慧数据服务,利用数据分析提升传统营销、售后和车主服务等传统业务,另一方面则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面向汽车企业的定制化UBI保险解决方案。
◆ 优必爱业务流程
精准营销和智慧售后
优必爱为车企提供数据分析以及衍生的应用服务(包括应用业务场景到用户运维服务的整套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朱瑞表示,团队不会单独开发App来承接服务,而是把服务集成到车企客户的服务体系里,如车主App、联网的车机屏幕、呼叫中心等客户服务渠道。
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团队会建立一套日常互动体系,包括驾驶积分、返点、每天针对车主的驾驶行为反馈一个安全驾驶评分等。
为此,他需从车企端获取车联网数据,如位置数据(始发地、目的地)、行车数据(驾驶行为)、用户行为(画像)、车内诊断数据等。“一辆车里往往布置着上千传感器,用来收集部件磨损情况等几百个维度的数据。”其中,数据量越大,准确度越高。
不同车企对数据开放看法不一,有的开放,但很多仍保持观望。对此,朱瑞态度乐观,“数据开放是个逐步的过程”。与部分车企合作后,优必爱会吸引更多车企加入,“就像鲶鱼效应”。
但车企决策节奏缓慢,这意味着合作至少得经过半年甚至一年的内部测试验证。朱瑞一边开发内部产品,建立标准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平台,一边与车企合作,推进试点项目运行和产品化。
在一些试点项目中,团队拟定的车主增值服务方案可将车主对车企APP的访问量提高十倍,“以前一年只有几十次,现在一年最高预计可达几百次”。
目前,优必爱与11家车企达成合作,积累近百万辆车的数据,“一个车企的数据量最高就有50~60TB”。
UBI保险解决方案
团队可分析车联网数据(如用户的用车行为和驾驶行为),通过自主研发的驾驶风险模型,对用户进行分类,并对驾驶风险进行准确评估,预测其出险几率,为保险公司对用户个性化定价和服务提供依据。
基于此,优必爱与保险公司合作,根据不同的车型及应用场景定制UBI(Usage Based Insurance,基于驾驶行为而定保费的保险)产品,再融合到车企整个服务体系里,帮车企形成一套定制化UBI保险解决方案。
现优必爱与6家保险公司合作,已完成六条UBI产品线(从数据源到数据分析到综合业务运营平台)的搭建,覆盖卡车、新能源车、乘用车三类车型,包括车险、延保、电池意外险、物流险等种类。
优必爱目前的盈利模式如下:
朱瑞预计目前在试点中的多个车企UBI产品将于明年正式上线,目前他正筹备第二轮融资,计划用于产品内部研发和项目实施等。
/The End/
编辑 王梦瑶 校对 毛 宁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