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刚刚,华为突袭2000亿新机器人赛道

11月26日。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宣布,华为推出首款陪聊机器人“智能憨憨”,售价399元,将于11月28日开售。

作者 | 铅笔道 华泰诗

华为杀进了这个赛道,很出人意料。

11月26日。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宣布,华为推出首款陪聊机器人“智能憨憨”,售价399元,将于11月28日开售。

“智能憨憨”有毛绒玩具的外形,能和用户语音对话、触摸互动,还带有专属日记记忆系统,能记录用户的日常倾诉和悄悄话。

2025是AI陪伴硬件爆发之年。据铅笔道统计,今年以来,海内外共有超过20家陪伴类“AI+硬件”公司获得融资,光是单轮金额突破亿元的就有跃然创新、灵宇宙、维他动力、玄源科技、乐聚机器人等。

一位AI陪伴玩具企业创始人告诉铅笔道,华为的加入说明这条赛道真的成立了。

然而,也有创业者告诉铅笔道,这行很卷,很多产品无非是玩具套个芯片,内置大模型的互动水平没有拉开太大差距,IP对产品销量的影响更大。还有创业者透露,行业数据存在较大水分,一些热门产品销量并没有对外宣称的那么大。

华为此时入场,目标到底是纯粹卖货,还是以玩具为终端,获取大量高价值真实数据,为下一代更先进AI产品打基础?

01

早在半年前,深圳供应链圈就流传:华为正在秘密研发一款AI宠物硬件。

据“AI硬件圈”报道,今年夏天,随着鸿蒙5.1系统升级,华为就向用户介绍了“憨憨”这一虚拟形象。那时,憨憨主要作为手机端的智能陪伴角色存在,用户可以在屏幕上与它互动,模拟撸毛,还能根据生活节奏同步状态。

而实体的“智能憨憨”搭载华为小艺大模型和适配鸿蒙系统。它被设计了完整的宇宙观——它来自一颗以情绪能量为生命源泉的环形行星,因星球面临快乐单一导致的能源危机,而被派来地球与人类缔结伙伴契约。

据“AI知识玩具库”描述,用户通过对“智能憨憨”触摸、吹气,可触发撸毛、挠痒等反馈,摸摸它的额头,会给予不同的表情反应,轻轻晃动,会兴奋到发抖;通过对话,倾听喜怒哀乐;有记忆能力:与憨憨分享的事儿它都能记住,并用日记创造彼此的共同回忆。还能根据用户作息提供晨起问候、睡前道晚安等节律同步服务。

铅笔道还没有实地体验“智能憨憨”,但通过多家媒体的介绍、描述来看,它的功能并没有超出铅笔道此前体验过的几款AI陪伴玩具。

有分析认为,华为入场,有助于将“AI玩具”这个概念,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广度,推向了数以亿计的普通消费者。而经销商、零售渠道、礼品采购商等B端客户则会认为。这不再是一个小打小闹的边缘产品,而是一个即将起势的、被主流品牌验证过的潜力品类。

一位创始人告诉铅笔道,华为的加入是一件好事,会让更多人关注 AI陪伴设备,加速整个行业往前走。

还有创始人告诉铅笔道,并不担心华为等巨头入局,因为做AI陪伴玩具不只是“技术问题,还涉及情感、IP和用户体验的深刻理解,难以快速复制。”不过,对于财大气粗、消费电子产品有丰富经验的华为来说,这些可能并不是大问题。

02

AI陪伴玩具做的是“战胜孤独”的生意。

这门生意大到什么程度呢?

全球智能陪伴市场规模在2024年高达28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

对许多单身青年、独居老人,或长期缺少情感支持的人来说,传统社交正变得越来越难。时间不够、精力有限,成本又高。而 AI 陪伴玩具不需要约时间,也不用顾及人情世故。随时能说话、随时在。对他们来说,这几乎成了一种“随取随用的情绪支撑”。

另一方面,技术也成熟了。大模型、多模态交互、语音合成、情绪识别,让“AI陪聊”第一次拥有了真正的“人味儿”。

一位创业者告诉铅笔道,AI陪伴玩具之所以多如过江之鲫,主要是大模型技术成熟。“陪伴是大模型最能发挥价值,同时社会需求最强的场景,这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过去的智能助手,只能接语音命令:放歌、查天气、设提醒。它们解决的是效率问题,对话浅、缺乏情绪和共鸣,也没有上下文记忆。所以几乎不可能承担“陪聊”这种持续性、情绪驱动的交流。

AI陪伴玩具通过“拟人化表达、情绪共鸣、长期记忆和上下文理解”,能够建立起某种情感连接。

这类产品还很容易规模化。一个训练好的大模型,可以同时服务成千上万用户。实体部分只要成本控制到位,也能大批量出货。

数据显示,2025 年,AI 陪伴类应用的日活人数比去年翻了一倍。越来越多人主动寻求这样的陪伴。这种从“工具”到“伴侣”的转变,本质上是技术能力成熟后的自然结果。

相比传统消费电子产品,陪聊机器人附带的“情感价值+社交价值”让它具备更强的粘性与复购可能。

对于许多用户来说,这不是一次性购买,而是“长期陪伴+周期性服务/订阅/增值服务”的入口,这对企业而言,也是稳定、持续变现的路线。

对于产业链上游——包括芯片、语音识别/合成技术、多模态感知、传感器、算法模型——都是一次新的需求催化。

03

虽然2025年行业融资较多,但AI陪伴玩具的热潮可能刚刚开始。

跃然创新创始人李勇曾告诉铅笔道:“如果只是做出一个60分以下、简单会说话的玩具,很多公司都能做到。但AI玩具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生命感’,即使是最先进的开源方案,也还不能满意。可能到2026年,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遗忘和个性化方面,会有更大突破。硬件和IP解决方案已经相对成熟,但软件层面的AI能力还需时间。”

未来,AI陪伴硬件功能会越来越丰富。

从单一的“语音/文本聊天+情绪识别”,到多模态交互(声音+表情+语调+面部+视觉+场景感知),乃至“具身智能”——真正进入家居、陪护、陪伴场景,向“社会辅助机器人”发展。

目前很多陪聊产品针对儿童、年轻人,但随着老龄化、养老需求、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陪护+陪聊+情感支持+健康关怀”型机器人,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增长方向。已有业内声音认为,“AI机器人将与人、宠物一起成为家庭成员”。

AI陪伴玩具还可能称为一个实现更高维度理想的入口。灵宇宙创始人顾嘉唯就希望,“通过铺开轻量级的硬件终端来收集海量的、真实的、多模态的用户交互数据,用这些数据反哺和迭代我们的模型与算法,最终通向更高级的AGI和家庭机器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铅笔道编辑部

铅笔道记者

铅笔道铁牌记者

qianbidao01(欢迎添加)
最近文章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