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传出一个有意思的事:字节跳动的老股东——中银集团在卖老股。
这是铅笔道评论专栏。大家好,我是铅笔道创始人王方,在AI时代,我争取多写稿,不掉队,保证纯手敲,为大家输出认知干货。

作者 | 铅笔道 王方
今天传出一个有意思的事:字节跳动的老股东——中银集团在卖老股。
结果还挺抢手,被知名机构今日资本买了。
据报道,7家机构竞标后,原本值2亿美元的股票,最后卖到了3亿美元(21亿元)。
这一轮交易也带动估值上涨——老股待售时的估值约3600亿美元,成交时估值约4800亿美元(3.4万人民币)。
这件事,对创业圈有哪些启发?
原来我们说,一次成功的创业需要10年。我觉得以后要改改口了:至少改成15年、20年。为什么?字节这么赚钱的独角兽,成立13年,依然没上市,依然有很多老股东没退出,更别谈其他独角兽。
你说呢?有想法评论区留言。
01 卖老股,赚了多少?
这次字节老股出让,让它的资方(中银集团)赚了多少钱?可以根据公开信息模糊估算。
据称,中银集团曾2次投资字节,一次是2013年,一次是2018年。
保守估计,若仅以2018年计算,略去过程直接给结论:投资收益约为2.6亿美元(19亿),总收益率7.5倍(年化收益约33%)。
当然,这种估算,距离事实可能有很大偏差:比如中银是全部出售还是部分出售,卖的是2013年的(股权)还是2018年,都不确定。
但细节不影响结论。我核心要表达的是:这笔收益已经非常可观,但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
要知道,过去15年,字节几乎是最成功的独角兽——过去15年,就出了这一根独苗,33%的年化收益,在顶级独角兽的投资回报水平上,并不算异常高。
为什么?不如对比下字节的其他投资人。
字节创始人张一鸣,创业初期日子过得很苦,缺钱,向朋友借过钱,也向个人天使融过钱——这些帮助过字节的人,很多已经获得了巨额回报,尽管有些还是账面收益。
比如2012年,字节获得“数百万元”的天使轮投资,投资人包括源码资本曹毅、个人天使刘峻和周子敬(以太创始人)。其中,周子敬还曾“借了一笔钱”给张一鸣。
再比如海纳亚洲(SIG), 2012 年投资了字节100万美元(A轮)。
投资人名单中,还不乏一些年轻人。据媒体报道,Paradigm 联合创始人——黄共宇,24岁从硅谷来北京旅游,无心投资了张一鸣。他自称,该投资收益率已经超过1万倍。
02 老股东跑得挺亏
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既然还没等到超额回报,字节的老股东为啥要跑呢?
我个人认为:是因为基金周期所限,等不起了——但这非常吃亏,好比足球大赛,临门一脚球没进。
字节是2012年3月成立的,尽管是过去13年成长最快的公司,但毕竟也13年了。国内人民币基金,一般周期到10年不错,很多是5年-7年。
如果是市场化的基金(非国资),形式比较灵活,或许还能等一等,比如延期1-2次,再延3-5年不是问题。如果是国资基金,弹性会很小,如果到期,那么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中银集团就是这类性质,它的全程是“中国银行集团投资公司”,是国有控股企业。
这也反应出另一个问题:对于一家独角兽来说,10年的成长周期(从0到上市),依然是不够用。
我们以前说,一次成功的创业,至少需要10年——现在这句话估计要改改了,可能要15年、20年。为什么?字节这么赚钱的公司,你投资13年都退出不了,更别谈其他独角兽。
有市场消息称,字节2024年净利润约330 亿美元,比腾讯还至少多20亿美元。
所以这种背景下,周期更长的耐心资本就“占便宜”了,比如此次买家:今日资本。
它的基金周期达28年。
其创始人徐新受访时曾说过一段话。“基金生命周期是有限的……那就没法赚到巴菲特说的时间复利的钱。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我们做了个28年的基金。”
她说,单一项目超过10亿美金的回报,有几个特征:无一例外,项目拿的时间很长。
“益丰已经拿了14年了,美团已经10 年了,Boss直聘已经 6 年了。”
这种打法,就很占便宜。为什么?一个公司到独角兽阶段,风险评估就变简单了,未来有多大潜力,也基本能看出来了。
意思就是:作为投资人,你既然99%的风险都冒完了,最佳退出期就差临门一脚,结果被“基金周期”卡住了,这就很得不偿失。
03 两个建议
所以字节老股被卖,我就2个建议:
对创业者来说,别太焦虑,不应将10年视为创业的上限。一次成功的创业,搞15年、20年都很常见。字节已经发展13年,也没上市,很多老股东也没退出。
我们应该足够地长期主义,打造30年老店,甚至是50年老店、百年老店。
对投资人来说,争取做“耐心资本”,争取学习今日资本,把基金周期延长至10年、15年、20年,这样才能赚到时间复利的钱。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