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4
分享

今天,1家新机器人公司浮出水面:刚被VC投资数千万

千巡科技
移动机器人公司
人工智能
融资进度
Pre-A轮
融资额度
数千万
融资时间
2021年7月
投资方
梅花创投
创始人
王淮卿,千巡科技创始人,哈工大机器人所硕士,斯坦德机器人前CEO
>
千巡科技
移动机器人公司
人工智能
融资进度
Pre-A轮
融资额度
数千万
融资时间
2021年7月
投资方
梅花创投
创始人
王淮卿,千巡科技创始人,哈工大机器人所硕士,斯坦德机器人前CEO
>

记者|林   森

二次创业还是做机器人,虽然轻车熟路,但这次王淮卿拿到手的剧本却有点曲折。

2018年7月,看到国内巡检机器人的万亿市场规模,王淮卿成立千巡科技。想以变电站巡检为切入点,做软硬一体化的完整解决方案。

本以为2020年是公司突飞猛进的一年,疫情却打乱了他的节奏。“很多项目没有验收完,钱暂时收不回来,新业务也没法开展,但是团队还在,大家还要生活。”

想活下去,就要自救去解决公司现金流问题。看到防疫机器人的需求,团队就把自己的巡检机器人改装成防疫机器人出售。由于技术更加先进,千巡的测温机器人数据更精准,一下子售出了几十套,现金流终于稳住了。

挺过疫情,在变电站项目步入正轨后,王淮卿和团队发力安防巡检,他们成功研发了“公安巡防系统”云服务。

此外,千巡科技还被资本看好。据王淮卿透露,千巡科技已获得数千万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梅花创投。

注:王淮卿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再战机器人赛道

2018年的夏天,酷热难耐。在深圳一所变电站里,地表温度超过60°C,踩上去鞋底都会融化。王淮卿和团队却还要在这里待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产品做好。这里蚊子也极多,时常给他们发“红包”。

这次是王淮卿的二次创业,他依旧选择做机器人。上次创业是2014年时。王淮卿从哈工大硕士毕业。因看好机器人方向,他和几位朋友创立了斯坦德机器人。公司主要产品为工业物流提供搬运机器人,前后获得了几轮融资。

4年后,作为创始人的王淮卿,却选择离开。“我觉得做机器人不能只做整机,一定要面向应用去做解决方案,不然一定会错过这个时代的机会。”

新的开始,王淮卿面临一个抉择,选移动机器人的哪个细分领域?他心里有三个选项:第一,还是做物流相关;第二,特种作业;第三,巡检、巡逻机器人。

“机器人在特种作业中,能做变革的比重比较小,机器人销售额的占比可能只有5%到10%。”最后,经历了内心的pk后,王淮卿选择了巡检机器人,原因有两个。

一是应用场景广且刚需。可以用到巡检机器人的地方非常多,比如电力巡检、公安巡检、工业巡检等。有的巡检工作环境恶劣,还伴有危险,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二是市场前景大。国内变电站数量已接近6W多座,一个变电站巡检应用场景解决方案需要数百万,这就意味着,国内变电站巡检市场就有数千亿规模。

“治安和安防巡逻市场就更大了,国内约有1000万左右巡逻人员,相关市场规模可能有万亿。”

2018年7月,王淮卿成立千巡科技。以变电站巡检为切入点,做软硬一体化的完整解决方案。

3大研发突破口

在公司成立后,王淮卿和团队着手开始研发。对千巡团队而言,做出一款合适的机器人不难,更重要的是配套软件系统。

“系统是主角,不是机器人的辅助。反而机器人是系统的一个配件,只不过这个配件很关键。”王淮卿认为,解决方案需要以机器人为载体,还要包含前台应用、管理系统还有AI中台等。

为了磨出一套真正有效果的系统,千巡团队直接住在了变电站里。在真实的场景中,王淮卿团队从三大方面突破:

第一,设备的管理连接。系统要和机器等硬件设备可靠连接,互相通信,能够对这些设备进行调度管理。

第二,AI精准识别。系统需要对硬件传输回来的内容进行识,比如一张红外热图或者一段音频,在识别后能够分析目标状态,比如电力仪器故障判断。

第三,从处理故障到预警故障。千巡团队对整个变电站做了数字孪生,对机器人巡检获得原始数据深加工,在数字孪生上面进行维护和更新。通过不断积累历史数据,不断地训练模型。在发现故障时能排除故障,等数据和模型更完善时,可以做到故障预警。

系统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具体功能上,千巡团队既要保证功能的超前性,还要帮客户建立新的认知。“客户还会有机器人是主角的思维,会提一些非本质需求。他们可能想要一辆马车,但其实我们已经在造汽车了。这就需要帮他们渐渐建立认知。”

此外,由于变电站有保密需求,无法联网升级,千巡团队还要保持系统的先进性。这方面,王淮卿和团队做了弹性的服务器集群,让客户快速地进行私有化部署。同时团队还开发了一整套运维和开发升级管理体系。

在整个系统研发过程,难的不是技术,而是跨学科的大融合。王淮卿回忆,AI技术、数字孪生、电力系统等,都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做一遍。“整个队伍相当难搭建,建设团队就花了有一年多时间。软件团队来自互联网行业,工业场景环境非常恶劣,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完全两种思路,大家都是在现场慢慢建立认知和理解。”

想活下去 就要自救

“在这一个变电站中,我们把硬件软件全都干完了,技术体系也做好了。”为了适应室外恶劣的气候,王淮卿团队还对机器人做了升级。他们自主研发了机电模块和核心控制器。

那段时间,他们的机器人几乎两个月迭代一次,系统一周一次升级,前后升级了三五十次。

历时九个月,从春到秋,千巡团队的产品终于可以进行交付。

按照王淮卿的节奏,2020年上半年先做出不错的业绩,接着就可以按部就班去融资。但是,突如其来疫情却打乱了他的节奏。用王淮卿的话说,“这一年就像丢了一样”。

和很多创业公司CEO一样,在疫情中,资金是王淮卿的主要压力。“很多项目没有验收完,钱暂时收不回来,新业务也没法开展,但是团队还在,大家还要生活。”

想活下去,就要自救。看到防疫机器人的需求,团队就把巡检机器人改装成防疫机器人出售。由于技术更加先进,千巡的测温机器人数据更精准,一下子售出了几十套。通过测温机器人的收入,以及王淮卿筹措的钱,千巡的现金流终于稳住了。

“那段时间我们也没闲着,就在内部搞研发。像移动机器人主控器、云台相机、AI系统架构都在升级。虽然有压力,但是内心并不焦虑。”团队几个月的卧薪尝胆,为后来的系统升级奠定了基础。

2020年8月,随着全国疫情形势好转,千巡的业务也开始逐步复苏。云台相机升级让巡检效率提升了3倍,AI识别准确率从80%多,提升到超过90%。此外,系统架构也大幅升级,识别能力能做到在线升级维护。

系统升级后,团队的交付压力也小了。因为系统是现成的,公司只要把机器人和配件发给代理商就行,代理商只需要组装机器人就可以进行销售。一两天就能完成产品交付,公司的人几乎不需要去到现场。

在变电站项目步入正轨后,王淮卿和团队开始发力安防巡检,他们成功研发了“公安巡防系统”云服务。

“有一天,我们正在街上做测试,几位警察就到我们办公室了,我还以为发生啥事了,原来是他们领导在街上看到了我们的巡防机器人测试,找到了我们,说他们有这个需求。”王淮卿回忆当时的情形。

目前,千巡科技主要以变电站巡检和安防巡逻业务为主,正在发展通用工业领域,未来还会扩展石化巡检、化工冶金巡检、核电巡检、特种领域巡检等方面。

“我们会一直沿着这条主线走,这个市场已足够做一个年营收几十亿的公司了。”王淮卿憧憬道。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