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1
分享

这群站在山顶等风来的工业互联网人 正拥抱新基建

素有“基建狂魔”之称的中国将在2020年的春天,焕发生机。

来源 | 亿欧网

作者 | 郭曼卿

铅笔道荐语:

从红旗渠到三峡大坝,从填海造陆到跨海大桥,与土木、水利相关的“硬基建”一直是中国人民的自豪。2020年国家提出了科技感十足的“新基建”,却与上述基建有着不小差距。

不少人在质疑,中国能否从“土木水利基建狂魔”,在20年代一举转型为“赛博基建狂魔”。他们的怀疑不无理由,比如中国的智能产业基础不够牢固,电子元件仍依赖进口技术。

借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说智能产业的成熟期在秋天,用春生夏发秋收冬藏来衡量,中国当前的智能产业,大概是在春夏之间吧。”

2013年“工业4.0”这股风从德国吹向全球,再次把中国拉回发展的十字路口,开始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探索。

2015年“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新鲜出炉,工业信息化的热潮不断涌向各领域的传统制造业,第一批工业互联网创业公司破土而生。

2020年在疫情的催化作用下,国家再提饱含硬核科技的“新基建”,倒逼静默中的制造企业重新加入新一轮数字化转型的浪潮。

在未来的某一天,蜕变绽放的“冬眠者”们将深刻感知到,这次技术与思想的强烈冲击,对于时代来说不再是一场不可信任的赌博。

而眼下他们需要做的,是张开怀抱。

近期,亿欧走近了这场变革的队伍当中,看到了以下三个大踏步前进的身影。

雪浪数制:从制造业后花园走来的“工厂大脑”

没有互联网的制造业没有未来,没有制造业的互联网更没有未来。

双良集团、阳光集团、兴澄特钢......这些向我们的生活大批输出各类产品资源的制造业领军者,都默契地从同一座城市走来——无锡,而这一回,雪浪数制成为了这片黑土地的主角。

雪浪数制创始人兼CEO王峰回忆道:“原先在阿里云我一直关注工业垂直领域,并亲手启动了阿里的工业大脑项目,经过五年的内外技术输出,我意识到阿里似乎缺乏着某种传统工业的基因,与其庞大的商业生态相比,在工业这一方向上还有待打磨。”

平台走不通不如深挖垂直方向。2018年对雪浪数制的打造计划正式启动,王峰选择独自操盘,凭借过硬的工业背景走上一条创业路。

雪浪数制以工业数据操作系统为基础,通过网络实现企业端与公共云之间的数据打通和能力协同,以企业端大量数据为基础,发挥边缘计算、云端大规模计算和存储能力的优势,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实现智能优化,为工业企业提供跨行业、跨地域和全生命周期的平台服务。

从制造业来到制造业去。正是因为看到了行业痛点,掌握秘笈后的雪浪再次回到企业为其赋能,反复地迭代过程中雪浪自身的能力也在不断得到提升。“雪浪数制重在向数据和软件要红利,通过最小改动(甚至不改动)企业生产线来收集企业端的大量工业数据,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

而早在5G成为行业的“家常便饭”前,雪浪数制就早已看到了机遇,并包揽下七家企业5G基站的示范性项目。此外,雪浪数制的一个独特优势还在其与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华中科技大学等数所高校在行业机理、算法技术、智能装备等领域展开合作。“我们想把工业互联网往应用做,往深里做,往标准做。未来还将在大型特种装备、特种行业、大型精密仪器、复杂基建场景、高科技复杂制造等多个工业高精尖领域做进一步突破。”

王峰还详细介绍了雪浪工业OS平台型解决方案的由来与应用,数据在其中作为“灵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虎符如“调兵遣将”的施号能够作为数据中台起到基础的数据管理功能;算盘基于AI的超级自动化平台运筹决策系统,能在具体的流程挖掘、工控协同、边缘计算、机理开发等层面用专家知识帮助企业规划计算逻辑;河图则形如一张偌大的知识图谱,用于厘清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以直观的方式进行解读。

“工业没有大脑,工厂才有大脑”。在王峰看来,即使将若干先进的软硬件都强行叠加到同一家工厂之上,也都是分散独立缺乏核心决策与协调支配的零部件,无法结合成共同体发挥能量。“缺乏中心调控的工厂就如同蹒跚学步的孩童一般,只有经外部环境的进一步塑造才能逐渐跑起来;而所谓的智慧工厂大多是缺乏大脑协同支持的高科技拼凑版整体。”

王峰还指出,实际上在制造领域数据中台并没有太多的神秘感,通俗地说,这就相当于工厂对自己物流库存的智能管理,但是有了仓、中台,更多地还在于后续的生产加工装配环节。“当一家企业内部的系统属于不同的开发商的时候,就会面临多系统无法协同的问题,某些行业内标榜出的‘无人工厂’实际上只能做到在某个位置的单体无人状态,并不能实现整体的配合协同,此时‘人’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我国广大工业企业的各类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往往缺乏顶层设计,容易造成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系统间信息孤岛、和各系统定制化程度高、推广困难等问题。新基建的提出的确对行业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接下来的投入期或许还要持续两到三年的时间。”

雪浪数制让我们相信,工厂大脑在未来将会成为工厂的基础设施,就好像水电煤混凝土一般常见的存在,它的有无与工厂的规模发展阶段均无关。正如王坚院士在“雪浪小镇唤醒计划”中所提到的,行业内迟早会形成统一的认识:没有互联网的制造业没有未来,没有制造业的互联网更没有未来。

全应科技:给热电行业看得见的“成效”

政府“热”,企业“冷”,这样的尴尬局面已经持续多年。

对全应科技创始人兼CEO夏建涛来说,工业互联网应当这样划分:

一是针对设备的远程监测全周期维护;

二是聚焦于某个行业的供应链数字化以及动态配置;

三是以西门子为代表的数字化工厂;

四是深入行业的工艺优化控制。

夏建涛所带领的全应科技即属于第四类。全应科技成立于2016年,主要提供热电能源生产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现阶段,全应科技在火力发电、工业热电联产、城市供热三大方向持续发力,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方法实现在线工艺控制优化,以SaaS服务的模式为热电企业创造提质增效、节能降耗的价值。

夏建涛表示,热电行业对于安全生产的标准很高,全应科技使用标准化产品来进行复杂生产过程数字孪生体系的重建工作,通过快速的学习计算来进行上万个控制点的最优实时控制,达到平稳高效。

此外,全应科技掌握的六套工艺类型,能够以复制的方式服务客户,平均每个解决方案的实施周期会持续2~3个月的时间,期间采用云加端的模式,将人力成本降到极低的水平。

为防止企业对于系统因应用模式复杂而产生抵触或使用困难的情况,每一套系统都尽可能实现参数自动化,提供“傻瓜式”的操作方式。

“全应科技可将热电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3%~5%,这在行业内是一个极高的水平,在最近的一次合作中,我们为客户每年节省六百万的煤炭成本,这一数字在到达物理极限之前还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这主要取决于接下来可积累的数据量。”

在获客方面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教育市场。所有热电行业的决策者大都比较传统理性,对于新技术系统不会很容易接受,在过去这类案例还普遍较少的情况下,如何打动客户取得信任是最难也最关键的所在。

夏建涛表示,在初期建设结束后,全应科技于2019年开始拓展以国营、民营企业为主的客户群,并将在2~3年内迎来上升期,“在未来全应科技还将研发数据二次应用的配套产品,搭建出特属于每一个解决方案的体系。”

“以前基本上保持着‘政府热企业冷’的态势,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概念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理解,但并不能对自身的生产有确实的价值,因此缺乏动力。对企业来说,垂直工艺优化控制和供应链的升级才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夏建涛最后感叹道,如果说过去几次提高基建的政策以及助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都像是下了几场“毛毛雨”,并未起到太大实质性的作用,那么这一次新基建的提出会伴随着更大的期待值。

展湾科技:破局“孤岛”,助企业上“云”

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的的企业,就像一座座隔海相望的数据孤岛。

展湾科技CEO唐栎则按照属性类型,将近年来涌现出的数百家工业互联网企业划分为工业物联loT、数据分析PaaS中台与MES应用分析三类。

展湾科技是一家致力于工业设备联网、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场景化算法开发的高科技企业,提供生产数据分析和制造管理决策的产品及服务,赋能生产制造企业,产品以数据分析平台、场景化算法、数据采集及边缘计算为主。

唐栎表示,直到2014年底这一概念才“探出头”来,而后一批德国高端设备制造商为开辟市场来到中国寻求合作,但问题很快凸显出来:由于安装调试需要大量的德国工程师时间,有时一个小问题也需要德国工程师现场支持,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展湾科技开始思考如何将物联网放置于工业互联网场景之上。

2015年展湾科技提出了设备远程运维,利用当时的3G网络来进行高频的信息采集互通。“目前展湾科技主要聚焦于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优势行业,未来还将进一步探索电池、3C等领域。这类客户普遍体量较大,具有产业链偏长的特点,对于每一环节的质量效率都有严格的要求。”

数据采集后,不仅对设备远程运维,更多的用数据对设备进行预测性维修和利用人工智能对设备加工产品做质量在线检查和预测功能。

据介绍,展湾智慧通的核心功能在于利用设备数据来降低制造成本:

一是展湾智慧通能够完全摆脱在数据的收集及智能化分析中对人的依赖,采用远程在线管理产线;其次展湾智慧通拥有更多基于AI 的场景深度分析功能,通过将盲目的巡检转变成为24小时有目标、深层次的不间断在线质检,来实现降低质检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目标。

在唐栎看来,人工智能的参与甚至替代所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能够由事后的“亡羊补牢”改为事前的“未雨绸缪”,从而极大地降低返工成本和召回风险;而5G的加入就像是国家出面来修高速公路,在必要的前期投入后,高宽带切片的技术就能够很明显地节省大笔企业自建网络的流程与费用。唐栎透露,目前展湾科技已与浪潮云达成战略合作,将面向大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同时开启基于5G 的场景服务。

“通过相互协作能够最快拓宽覆盖的领域,这是单打独斗所做不到的,”唐栎对比说道,在第一代网关推出时,行业整体都还处于萌芽期的阶段,客户的需求相对比较简单;而伴随着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与客户需求的增多,从品质预测、预算保全、降本增效的各环节都需要深层探究,企业间产业链的横向分析也不可或缺。

唐栎表示,相较于前期接触合作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短缺会持久存在下去,“这就类似于早期的电商,在一开始都是艰难地在进行经验探索与复制,中小企业应该用更加开放的姿态去拥抱新技术,享受上云后初期导入成本降低带来的红利,以更高的效率来继续生产,这是中国制造变中国创造的必经之路。”

唐栎进一步指出,现阶段工业互联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标准体系的建设认证和互通性的测试。“无论是互联网还是通信技术,其本质都是应用于传统工业,但现在的大部分企业都习惯于‘自说自话’,各自握有一套独立的标准,无法与国际统一标准看齐,进而造成企业成为隔海相望的数据孤岛,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在新基建的框架下达成标准的互认与融合,是铸就生态化平台至关重要的一步。”

唐栎强调,这次的疫情虽然是一次始料未及的突发事件,但工业制造企业信息化工程缺乏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那些信息化程度高的、前期建设到位的企业并未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次疫情的爆发验证了其行为战略的正确性。”

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客户认知与需求的迅速转变反而为展湾带来了机遇,接下来展湾科技将加大投资,继续深耕产品,并将产品线进一步扩大,同时还将加强营销渠道的建设。

走到微笑曲线的上端

传统的制造业逻辑已不适合于这个时代,要想往微笑曲线上方爬,就必须做出改变。

“微笑曲线”是采访中三位企业家共同提到的概念,这条曲线中间的制造是利润空间最小的,而两端的研发与营销则拥有更高的附加值。

企业智能体不仅是一条条智能化的生产线、一个个智能车间,而且是企业整体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此次“新基建”中,工业互联网与领域均有关联融合发展模式的方向:

目前我国智能产业的的基础不牢,需求牵引力大于科技原动力,必须在基础层和技术层下大功夫。疫情的爆发让很多埋藏在深处的现象浮出水面:火神山在短时间内拔地而起,小小的口罩却成了紧俏物资,“制造业不在线”的深层缘由进而转变为数不清有多少口罩可以被送往市场的表层现象。

在新兴技术不断冲击的全球化趋势下,业界呈现出的景象可以用“追、赶、跑、跳、碰”来形容:有竞争力的企业不断往上追,准备随时赶上领先之企业,已领先的企业不断往前跑,碰到障碍或技术瓶颈就要想方法跳跃过去,市场趋于饱和了就只有硬碰硬的流血竞争。

适者生存,这是任何行业的宿命。

借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说智能产业的成熟期在秋天,用春生夏发秋收冬藏来衡量,中国当前的智能产业,大概是在春夏之间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