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1
分享

一家互联网药店的疫情援救行动:0毛利卖口罩 员工垫资100万备货 住仓库15天

疫情之后,不论是传统医疗还是互联网医疗,都将遭遇一次重大的改造。

文丨铅笔道记者 希言

近日,铅笔道推出【创业战疫情】专题报道,以客观记录创业者们抗争疫情的过程。本文是系列报道第四篇。

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夜之间让原本售价不到5元的口罩,变成了全中国最稀缺的医疗用品。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消费者买不到,渠道商缺货源... ...然而一个公认的事实是:此次疫情中,口罩是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的防护手段。

口罩的稀缺,把我们的防护线撕开了一个猛烈的口子。这不禁令人发问:口罩稀缺的原因是什么?上游生产端发生了什么?中间渠道商发生了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援助?

很多公司都希望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并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援助。这些援助提供者中,当然也包含了广大的创业者群体,比如互联网药店。

为此,我们采访了事件亲历者之一——“德开”,它是一家互联网药店,目前规模全国排名第二。它所在的环节至关重要:由于大多消费者被限制外出,互联网药店几乎是服务民众的唯一窗口。

据其提供的数据,口罩订单从1月23日开始上涨,24日爆仓,销量翻6倍。此后,数据再也没有降下来。

据其透露,这场援救行动中,虽不排除有人从中发国难财,但更多的是遭遇了一些实际问题:信息披露滞后、相关物资储备不足、工厂正处假期产能不够... ...

而当疫情开始后,许多互联网药店也积极开始行动。以德开为例,采取了几项援救措施:

1、业务半公益化,口罩等抗疫情医疗物资0毛利销售;

2、公司原本为疫情储备了500万元资金,但很快用光,员工自发募资了100多万元持续备货;

3、参与慈善救助,线上派发民用物资。

... ...

疫情之后,不论是传统医疗还是互联网医疗,都将遭遇一次重大的改造。

被低估的疫情

2020年1月11日,刘函瑜奔赴武汉出差。作为医疗行业从业者的她之前就已关注到:武汉已确诊约百例不明肺炎病例,并于1月11日当天出现第一名死亡病例。谨慎起见,口罩成为她这次旅行的必备产品。

下飞机之后,刘函瑜记得:大街上却近乎无一人做防护措施。但是短短几天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迅速爆发,始于武汉,蔓延全国。

疫情之下,民众对于医药与电商的需求直线上升,刘函瑜通过“德开”的后台订单数据,感受更直接。

据刘函瑜透露,自钟南山院士2020年1月20日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有人传人现象后,“德开”就开始进行紧急备货。

从1月23日起,口罩与疫情相关药品的订单量开始上涨,口罩更是自1月24日开始爆仓,订单比前一日翻了6倍,数据之后就再也没有降下来。“每次新到的1万个口罩大概1.5个小时就售罄,有的时候是已开始采用预售。”

事实上,互联网药店平时以销售慢性病用药为主,例如日常走货量很小的口罩并不在各大互联网药店的备货范围内。大年27那天,“德开”不少员工都已返乡,几位主管只能连夜兼程赶到口罩制造工厂紧急备货。

这场战役的严重程度超过了预期,冲在备货前线的刘函瑜感受很深。

“德开”驻守在生产工厂的人员反馈,对方的库存已经卖光,大多数应对疫情所需要的产品无货,而且工厂还无法临时生产。

刘函瑜补充,“很多药厂是放寒假的,口罩厂虽然未必会提前放假,但是工厂对于口罩的储备不会多,毕竟口罩也是有保质期的,当时工厂的库存完全不够。其实,最开始的几天大家没有想过把工人召回来生产,但是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生产线才加紧开工。”

除了工厂放假与相关产品储备不足之外,在刘函瑜看来,造成物资匮乏的主要原因还要信息过于滞后。“像我们这样跟武汉工业接触相当频繁的医药企业,在过年前几天才意识到要备货,我们都没有预测到疫情会如此严重,更何况一线生产工厂与普通民众。”

特殊时期,举国上下都在为抗击疫情出力。作为互联网药店,“德开”内部下达了指令:保证民众医疗物资的供给。主要的医疗物资包括口罩、抗病毒药品、消杀产品、以及最新爆出对病毒起作用的产品。

然而,首先在调货这一关,“德开”就遇到难题。

由于被限制外出,互联网药店几乎是唯一能服务普通民众的窗口,可是在工厂端已经调不到货。当时疫情区医疗物资严重紧缺,全国所有的口罩厂抗病毒药厂都接到命令,只要生产出来全部调拨到一线。

1月27日,考虑到普通民众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一部分口罩物资给到了几个大的互联网药店渠道配额。

自1月21日起,“德开”的员工就一直处于加班状态,仓库人员更是身心俱疲。仓库平时30余人每日发1万多单,这些天只有14人工作,每天都在加班加点。更重要的是,之后仓库受到管制不让进出,所以14个人就一直住在仓库里。

“德开”的仓库工作人员深夜里仍在紧急配货

“德开”的仓库工作人员深夜里仍在紧急配货

这次灾情,由于线下药店调拨能力弱,“德开”还帮助密云的线下药店调拨了5万个口罩,保证没有网购习惯的老百姓的供应。

此外在慈善救助方面,“德开”的工作也在进行中: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作,线上派发民用物资,直接把物资送给武汉居民,解决信息的公开透明问题。

谁在发国难财?

近日,关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引发了诸多讨论。也有投资人称,互联网药店迎来一波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数据上看来确实如此。同比2019年,2020年春节期间“德开”营收增长了206%,订单增长了242%。并且较往常而言新注册用户增长率超过300%。

但是,数据猛增之下却是互联网药店的超负荷运作。“虽然在用户看来产品很贵,但实际上我们这些互联网药店可能都是赔钱在做。”刘函瑜说道。

她透露道,“大部分的互联网药店的综合毛利是15~20%左右,利润主要集中于慢病用药这上面。如果卖口罩、卖抗疫情用的医疗物资的话,是近乎没有任何毛利的。”

民间也有声音讲,药店现在可以坐地起价大赚一波钱。但按刘函瑜的说法,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一部分互联网药店现在属于半公益的性质在做事。

疫情期间,由于紧急调配货品,“德开”的现金流压力极大。由于在此之前“德开”的储备资金只有500万元,因为这次对资金的需求量过大,不得已之下,靠员工募资了100多万元来持续备货。刘函瑜表示,互联网药店也希望可以得到政府、银行以及其他机构的支持。

不过,确实有人趁机在发国难财。

近日,多起新闻报道了部分线下药店的“天价口罩事件”。此外,在疫情持续不退,口罩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甚至有些不合规的网店、微商趁机售卖假口罩、回收后的口罩。

图为刘函瑜提供的一张医疗从业者们的群聊记录

图为刘函瑜提供的一张医疗从业者们的群聊记录

这种现象其实与监管力度与触及范围直接相关。互联网药店游走于刀尖之上,近些年来一直受到强监管,所以在疫情期间反而未出现重大舆情。

价格方面,类似“德开”这样互联网药店直接收到政府部门的控价函。按要求互联网药店的统一商品价格涨幅不得超过30%;原有产品进货价提高者,现价不得超过1.3倍原价+进货价-原进货价;1月21号后新采购的品种,价格不得超过进货价的2倍。

控价函中还指出,超出上述3种情况的定价,均被视为哄抬物价,将面临最严厉的处罚。

图为刘函瑜提供的政府部门发放的控价函

图为刘函瑜提供的政府部门发放的控价函

刘函瑜表示,相比较传统的线下药店模式而言,互联网药店对于货品的把控能力更强。

在货源方面,互联网药店由于受到强监管,一直把控货源的品质与安全性。“就口罩而言,其实一些微商、网店都在卖口罩,但是消费者不知道这些口罩的进货渠道是什么,有可能是这种二次回收的口罩,有可能是过期的口罩。线上药店监管非常严,所有进货口罩必须带发票,带票,以保证整个的销售链条可追溯、可监管。”

在销售方面,互联网药店有更强的用户触达率。单个线下药店本身的流量与用户基础较小,除了连锁大药店,大多数没有物品调度。比如,单个药店到底该拿10万支货还是拿1万支货,把控能力较弱。刘函瑜补充,“德开”的线上会员就有600万,单次进货多也基本能保证消化得完,不会造成积压。

疫情之后的互联网药店?

出身于医药世家的刘函瑜曾是一位创业者,学互联网产品出身的她坚信互联网可以改变很多行业,医药也是如此。

药厂卖药主要就是临床、药店还有少数的基层三大渠道。有了互联网之后,就打开了第四个销售的大渠道。

据刘函瑜介绍,在此之前中国的互联网药店主要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2014年之前,中国的互联网药店以小型的自行B2C互联网药店为主,比如金象网。自由发展,缺乏监管。“那个时候大家做的都是自营电商,大平台是不能让你上去的,因为大平台监管会更严。做的人通常都是能拿到货源的,也有可能是依托于像线下的大药房的人。”

在2014年到2019年,由于医改释放信号,群雄逐鹿,涌现大批B2C互联网药店,比如康爱多。由于药改政策不明确,监管“朝令夕改”,大部分平台都在打擦边球。例如法律法规规定网定点送是合法,但网上交易处方药不合法,有些平台就通过货到付款,规避相应法规。

从2019年至今,网上药店处于优胜劣汰的阶段。目前“德开”的综合毛利为15~20%左右,刘函瑜称,“卖药其实并不是一个很赚钱的生意”。此阶段可能会有大批互联网药店面临淘汰,生存下来的是供应链能力、运营能力强的平台。

2019年8月新药法颁布,监管逐渐清晰,政策明确。互联网药店开始良性发展,大平台的自营开始进入,京东、阿里自营的互联网药店逐渐开始卖处方药。

互联网药店发展至今,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与心态也逐渐发生改变。

刘函瑜表示,互联网药店发展初期,有些人卖的都是从代理商手里拿的“窜货”(有假货与无售后保障风险),价格相比线下卖的很低,因此一部分消费者抱着图便宜的心态在使用互联网药店。

如今,物流配送带来的便捷性,以及线上可保证用户的私密性,致使互联网药店的发展稳定上升。已“德开”为例,刘函瑜透露,占互联网药店销售订单大头的慢病用药每月大概有30万单。

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预测2019年中国互联网药店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达到1020亿元;2022年中国互联网药店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中国互联网药店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660亿元左右,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95%。

经过这场疫情,互联网药店行业有了一个加深用户教育的机会,进一步刺激到无法出门的用户线上消费习惯。

刘函瑜判断,疫情过后,民众的卫生意识也会加强,对于互联网药店而言,也有机会进入新一个阶段:医药新零售阶段。

她补充道:“医药这个行业实在太大了,德开不把自己看成一个卖药的,我们看到的是整个诊后需求市场,病人从医院出来之后有一个很长的需求链条,我们想做的是把整个链条串联起来。”比如说男科与肝胆科用药,一些用户长期依赖药品 又不想去医院,互联网药店就能解决他们的需求。

自2018年政策法规改变之后,医药到未来还会有一个巨大的改变,就是从医院临床的售药渠道切换到院外渠道。

“之前看到一些数据,网上药店大约以40%的增速发展,可是它的基础非常低,大约只占整个市场盘子的2%-3%。要是之后可以把临床的药切出来,那么利润与市占率就非常可观。”

她还表示,在医药新零售阶段已经不分线下药店还是线上药店。以“德开”为例,线上有旗舰店与官网,线下有院边店联盟,“就相当于是一个云药房的模式,我们互联网药店跟所有的线下的药店的在系统上都是打通的,成为一体。线上还能为线下带量,和德开合作后,平均一家线下店可以实现三倍的销售增长。”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