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1
分享

《乐队的夏天》好看,但资本还是那个资本

再怎么说,也比在国外巡回的时候被要求学猫叫好吧?

文|字头社

要不是我老婆在看,我也不会去看《乐队的夏天(乐夏)》的,虽然我从各个媒体渠道上已经了解到这个节目的存在了。

然而,当盘尼西林在台上唱起《New Boy》的时候,我和台下的张亚东一样,充满了感动。我几乎不了解盘尼西林,感动我的,只是他们身上那份年轻,唤起我对旧时光的怀念。

时间回到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还是56K猫拨号上网,距离ADSL普及到我家还有三年时间。下载MP3在我家还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毕竟上网是按时长收费的,而一首歌在56K的龟速中要下好久,如果不能支持断点续传,万一网络问题中断了,重新来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那时候听音乐(尤其是刚发行的新音乐)的主要途径是电台。小小的地方电台却不可思议地拥有各类音乐节目——日常的国内流行音乐打榜节目,每周两次在夜间的古典音乐鉴赏节目,周末下午两三个小时的纯欣赏类音乐节目,等等——搭配录音机和过期的英语课本录音带,一个小小的私人乐库就搭建起来了。

现在想来,那对我而言真的是一个好时代。在那个打榜节目里,新裤子和周杰伦的新单曲在一起竞争高低。同时,做这个节目的女主持人具有音乐基础,会从旋律、歌词、编曲上作出一些简单的分析,这也应该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乐评这种言论。

对了,对于张亚东这个人的了解也是那时候从节目里听来的。

我很庆幸能在三观形成的早期接触到那些节目,它们共同作用塑造了我对于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审美基础。并不是说现在的人所接触的音乐就有多么不好。在我看来,好坏并不适合作为评判音乐的词缀。往回看你就会发现很多经典的、有特色的音乐(以及其他艺术作品)经常是超越时代的,以好坏来评判在这里起不到什么作用,也没有什么意义。

唯一值得唏嘘的是,现在我们能接触各类音乐的途径和资源比以前宽广很多很多的。然而,如今的流行却较过去显得单调许多。或者应该说,宣传资源基本都集中在那几类音乐风格里了。

虽然好坏没有意义,但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喜好。这就造成一种现象,大家都在被动地大量接收同一种音乐风格,喜好这种风格的自然喜欢,而一部分不喜欢的人则会将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发泄出来——以「现在的人听的都是些什么垃圾啊?」的形式。

这些人应该发泄的对象其实不是这些音乐,而是背后的资本运作套路和价值取向。

资本的逐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首歌获得成功之后,资本就会从各个方面去榨干它的剩余价值。无论是短时间内不断加大它的曝光度,还是以同样的模式复制一首又一首类似的歌曲。

创新和特色化对于资本来说并不是必要的,比起塑造并满足大家多元化的趣味,同质化大众审美显然更节约成本且有利可图。

有些人总责怪这一届群众网友的品味不行,这一届歌手的唱作水平不行,等等。但在我看来,与其说这是群众审美和音乐制作能力不行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近几年像《乐夏》这样水平较高的音乐综艺节目的接连出现,就是一个证明。国内的音乐制作水平并不差,比起过去也是不断在进步。而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一辈,也依然有不少具有独特音乐审美的人。

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给予包括摇滚在内的另类音乐和亚文化更多的曝光机会。比起过去,我们能更容易地通过网络找到品味爱好志同道合的朋友。

去年坂本慎太郎来国内开现场的时候,北上的老友甚至跟我吐槽一不小心票就抢光了。而买了深圳场的我,也在现场见到了横跨各个年龄层的乐迷,早早地在B10现场门口排起了长龙。

某种程度上,我其实很感谢资本。得益于圈子影响力的扩大,乐迷的增多,有更多的老牌音乐人和音乐团体得以来到国内办演出,各种音乐节也越来越多。这是十几年前的我所不敢想象的——我没想到有生之年能等来Slowdive的重组和来华演出,我也没想到可以在国内看到Pet Shop Boys和Jesus and Mary Chain的现场,在Bob Dylan获得诺奖的时候,还可以吹一波我大学跑去北京看过他现场的牛。

但即便如此,我们在圈子里抢票抢得飞起,觉得这是另一个美好时代,媒体上依然会看到很多人在抨击当前华语音乐的没生机和粗制滥造。然而我觉得他们抨击错了方向,正经做音乐的人依然很多,只是这些音乐没有得到那么多疯狂的资源倾斜。

所以《乐夏》播出后,有人一直在问通过这个节目能把这一波小众乐队带火吗,甚至引申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在如今已经渐趋成熟的互联网文娱操作下,小众乐队的生存环境能否获得较大的改观?

我的答案则是消极的。

一方面是国内的独立音乐圈子(尤其是名气不上不下的摇滚圈子)从音乐人到乐迷们弥漫着一股反商业气息。

观察小众音乐的乐迷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主要体现在鄙视链上,玩不同风格的互相瞧不起,听小众音乐的瞧不起听大众音乐的。还有有不少别扭的听众,一方面对自己喜欢的这些小众乐队如数家珍藏着掖着生怕被很多人知道,另外一方面又抨击说现在的音乐市场浮躁乱来——无论是网易云还是虾米或者QQ音乐,你总能在一些突然火起来的乐队歌曲下面看到类似自己压箱底多年的老乐队被外行听众给领走了的评论。

乐队之间也互相「瞧不起」,反光镜会在台上冲新裤子说「朋克不死」也就不奇怪了。人到中年,骨子里还是叛逆的小屁孩。更别说圈子里还有各种乐队各种作的江湖传言。

乐迷和音乐人都拧巴,配合度那么低,本身也不是热门的音乐门类,也难怪没有资源倾斜了。想出名却不想出圈子,在当下有点难。

另外一方面就是历史规律的问题。

《乐夏》不像《奇葩说》这种直白的、充满冲突的语言类节目,它是跟《中国有嘻哈(有嘻哈)》《我是歌手(歌手)》一个类型的音乐类竞赛节目,有所区别的是,比起《有嘻哈》请来了流量、《歌手》唱经典流行歌,《乐夏》没有什么大众性的爆点,圈子里的人争论得面红耳赤,圈子外的人可能压根都没听说过——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旁边的同事还问我《乐夏》是个电视剧吗?

可以看到,资本在这里的运作是垂直化的。整个节目的受众几乎还是原来就在这个圈子里或者圈子周围的人,《乐夏》甚至没能像《有嘻哈》一样圈出一堆圈外的粉。

虽然有不少上节目的乐队都像新裤子主唱彭磊说的一样,上这个节目是为了涨粉来的,但显然他的粉丝群体不在微博——截至我写这篇稿子为止,他的粉丝数只有25万(当然也有可能彭磊没有去注水),而整个节目的官博也只有72万粉。

中国摇滚,只是资本逛完流行乐和嘻哈乐等领域之后,顺便补完的另外一个领域,只是无孔不入的资本在圈完大众乐迷的地之后在逐步圈起小众乐迷的地而已。热度消费完,头部的几个组合可能会稍微走远点,但大部分人还是得回归自己的老本行。参考《有嘻哈》第一期以及后续两期的热度对比,我们也可以想象人气上逊色很多的《乐夏》的结局。

别一厢情愿地指望一个综艺节目能具有复兴中国摇滚的能耐。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无论什么行业,大部分人都是一窝蜂地在做事情。一窝蜂地做音乐选秀,一窝蜂地炒股,一窝蜂地造单车,一窝蜂地炒币,一窝蜂地成都走一走,一窝蜂地唱嘻哈。

突然想起17年下半年去了几次夜店,一时间土味REMIX加Rap成为了标配。

然而炒一炒就消停也好,我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坏事。好的东西大众的东西自然会沉淀下来,而小众的领域里正经做事的人也总能找到路子活下去。新裤子、反光镜这些年起起落落不也过来了。虽然一开始看到他们,更多地是唤起我的怀旧情绪,以为只是炒冷饭。然而看到这些摇滚乐队很多依然能充满活力地玩出各种花样来,我也是由衷地感到开心的。

什么涨粉,什么出圈,什么大红大紫,就让它去吧。能引起我们这些深柜群体诈尸一波不就很好了吗?活得年轻活得自在不就很好了吗?再怎么说,也比在国外巡回的时候被要求学猫叫好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