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首发|新东方战投数千万 老记者干了个知识营销及付费的公司 腾讯也是用户

视知 2016年 可联系
短视频知识营销和知识付费集成服务商
消费升级
融资进度
战略融资
融资额度
数千万
融资时间
2019-02
投资方
新东方
创始人
马昌博,曾在南方周末任职近7年,首届南方报业年度记者,后为壹读传媒CEO兼总编辑。他同时是国家行政学院“应急与媒介沟通”课程特聘专家、国新办全国新闻发言人班培训专家。
>
视知 2016年 可联系
短视频知识营销和知识付费集成服务...
消费升级
融资进度
战略融资
融资额度
数千万
融资时间
2019-02
投资方
新东方
创始人
马昌博,曾在南方周末任职近7年,首届南方报业年度记者,后为壹读传媒CEO兼总编辑。他同时是国家行政学院“应急与媒介沟通”课程特聘专家、国新办全国新闻发言人班培训专家。
>

过去7年,视知团队一直在用短视频的方式,为知识做解释,解决公众知识焦虑,最终达到说服的目的。

视知一直在用短视频的方式,为知识做解释,解决公众知识焦虑,最终达到说服的目的。

文 | 铅笔道 记者 刘小倩

“我挺喜欢‘进化’一词。”从《南方周末》的资深时政记者,到在壹读传媒用轻松有趣地方式解读严肃话题,再到创立视知,成为知识短视频领域的头部机构,马昌博“进化”了快15年。

视知创办于2016年,以短视频为载体工具,通过“翻译”专业有用的场景化刚需知识,降低用户理解和传播门槛,做好“最后一公里”的解释和说服,并赋能于企业和个人。

面向B端,视知的主要营收渠道来源于短视频“知识营销”,为客户提供基于场景和焦虑点的系统知识营销模块,赋能产业,促进销售转化;针对C端用户,视知既有免费的科普短视频,也有有针对亲子和女性的专业付费课程,解决公众的焦虑痛点。

截至目前,视知已发布约3000条短视频,全网粉丝量达3600万,可同时制作50条及以上短视频产品。其合作对象既涵盖核心中央党政部门,也包括腾讯、蚂蚁金服、复星国际等大公司。今年2月,视知完成战略投资,资方为新东方。

注:马昌博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短视频是工具 “解释和说服”是核心

“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部分公众对新闻资讯的即时性并不敏感,他们往往更关心知识解释带来的有用感本身。”回忆离开《南方周末》后的经历,马昌博有这样一种感觉。

马昌博是前《南方周末》的资深时政主编,负责用文字解释政治和法律,探讨社会民生。2012年,他参与创办壹读传媒,以文字+短视频的形式解释泛百科知识。

4年后,他认为知识应为产业和个人服务,于是离开壹读创办视知。通过这个机构,他想将短视频与产业结合,为用户“翻译”人文百科、女性提升、汽车、职场、男性生活、母婴育儿等专业知识。理解这些知识后,用户可在日常生活中解决自己的焦虑痛点。

虽然视知是对壹读传媒的部分延续,但马昌博也没停止对当下市场需求的分析,他想更有针对性地打造自己的项目。

他的基本逻辑如下:

首先,相较于图文,视频是一个更容易让所有人使用和理解的传播方式。“这也是抖音、快手等众多短视频迅速兴起的原因。即使消费者不识字,他们也能够通过观看短视频来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点。”

其次,“传播”和“说服”不是同一件事。“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消费者可能知道宝马新出一款车型,这属于‘传播’,但不等消费者会去购买这辆新车,这是因为没有被‘说服’,而后者才是知识营销的核心。”

此外,他还发现,公众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未经解释的知识,更无从得知该如何使用它。一般情况下,知识被解释过,公众才知道如何使用它,以及如何保证使用效果。

马昌博认为,他创办视知的目的,不仅是要让“翻译”专业的生活刚需知识变得有趣,还想要让知识赋能生活。之所以选择以短视频为呈现工具,马昌博从3个方面阐述原因。

第一,公众时刻都会产生焦虑,短视频的“短”正好匹配公众的碎片化时间。

第二,大部分公众更倾向用更易懂的方式解决焦虑,而视频本身就具有表现性,会更有趣,更容易理解。

第三,短视频还具备解释性、场景化及感染力。

在他看来,“相较于文字,图片及音频更能让人理解;通过视频,用户可以了解到,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用户还能知道,在使用产品后,能够带来哪方面的积极影响。”

完善商业模式

创办视知第一年,马昌博用了天使轮的数千万元跑马圈地,来奠定视知在知识短视频领域的头部市场地位。

在项目初步成熟后的,2017年8月,他开始寻求更大规模的商业变现路径。

“要么结合产业,要么结合人群,关键是提供基于知识的有用服务。”他承认结合产业实际上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结合人群。比如,亲子教育是个产业,但这一类付费人群还是集中在宝妈身上。

当确定模式后,视知针对To B、To C两端采取了不同的打法。

面向B端用户时,视知主要提供知识营销的整体产业服务,即用短视频来帮助企业解释产品和对应的服务,说服大众。

团队会分析企业的目标用户和需求,找到用户所需知识的情绪痛点,分解知识模块,推导视频内容。完成知识解释这一阶段后,团队才会进行视频制作。根据后台数据库中的众多案例,挑选符合调性的素材,并加入客户需求,进行视频设计。

视频生产出来之后,视知会提供一整套知识运营方案,针对精准人群进行投放。期间,视知会考虑KOL调性,以及各渠道信息流的分发方式。内容传播完成之后,视知会复盘所有营销效果,为客户提供一份反馈报告。

现阶段,视知的合作客户涉及知名的国际奶企荷兰菲士兰、腾讯、蚂蚁金服、招商银行、今日头条也都是其合作伙伴。另外,视知已与北京地铁电视、超过1000架次的航班、近2000家电影院完成渠道战略合作。期间,视知还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党政项目的系列宣传短视频工作。

针对C端用户,视知既提供免费的科普视频,也提供儿童发育和学习成长,以及女性提升的系列付费课程。

马昌博补充说,视知主要是发挥团队对知识的解释能力,通过场景说服C端用户,解决他们的焦虑痛点。以儿童长高课为例,儿童的身高问题一直困扰着父母,但是医生大多数情况只会向患者科普,讲如何治病,不曾与父母每天焦虑的应用场景相连,比如睡眠环境、洗澡时间、心理压力、适当运动等。

如今,视知已成为知识解释类短视频领域的头部玩家,也是各大平台上头部的知识类短视频企业。分发渠道达100多个,涵盖今日头条、腾讯、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全网粉丝量近3600万。

规模化和系统化是关键

行业地位的巩固和商业模式的闭环,促使马昌博带领的团队从小作坊向大工厂转变。团队将视频制作全流程拆分众多细小模块,各自负责各个板块,流水线操作,规模化“翻译”专业知识。

虽然视知的知识解释案例丰富,每隔数月,系统仍会选择更换一批“标准件”。马昌博解释,标准库更新后,一方面可以更贴合用户需求;另一方面,让操作流程简单化后,新手也可以迅速掌握制作能力。

以视频脚本为例,视知长期探索发现,1段3分钟视频的脚本应该是800字,前后误差不能超过10个字。在这800字中,视知又按照做解释的惯常逻辑将其功能化区隔。“按照这种方式,员工可能不到半年就熟练掌握了解释知识的能力,但在其他内容领域,可能训练一个熟手需要2~3年。”

虽然公众熟知的网红MCN机构也是此类运作模式,但马昌博强调,MCN机构更多注重红人单点打爆,他更注重整体知识解产品的稳定性。“我们不需要有100分的视频,但是每条视频必须在80分以上。毕竟我们是在做产业服务和人群服务,我们对稳定系统输出的要求更高。”

谈及项目特色,马昌博表示,团队已在这条路上深耕7年,对知识的“解释、说服”和短视频生产有较为深刻的见解。公司的短视频工业化生产能力也愈发修炼成熟,最初只能同时制作10余条短视频,到现在可同时制作50条以上短视频,两个月能完成数百条短视频的产业化制作服务。此外,知识解释的门槛较高,市场上竞争对手较少。

2016年11月,视知完成天使轮融资,资方为合一资本;11个月后,又完成A轮融资,资方为前海母基金,以及对动画产业非常了解的乐朴资本;今年3月,视知完新一轮战略融资,资方为新东方。

对于本次融资,马昌博表示,视知团队和新东方都认为,在未来,教育和短视频必然要深度的结合,以匹配公众的碎片化时间、场景化教育焦虑和可视化的教育需求。

回顾整个创业历程,马昌博说,“创业公司要善于发挥优势,并将标签贴牢,而不是随意跟风赌风口。过去7年,视知团队一直在用短视频的方式,为知识做解释,解决公众知识焦虑,最终达到说服的目的,进而为产业和人群提供系统的规模化服务。”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