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铅笔道 记者 刘小倩
2005年,夏广公司的年销售额仅为50万元;2006年,达到近500万元;一年后,又突破5000万元。
那时的夏广不过20多岁,年少成名给他带来的认知提升速度似乎低于财富增长速度,他接下来创办的互联网公司和茶叶公司纷纷以失败告终。
他开始反思,决定聚焦到自己的专业上,继续在建筑材料行业深耕。
按照政府管理部门对装配式建筑的推行要求,他将成都合室壁装配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从外墙保温材料转型为装配式厨卫与装配式墙板。这些材料预先在工厂生产,再被运送至装修地点。工人可以直接拼接材料,就像搭积木一样。
目前,公司的装配式墙板系统——“合室壁”已申请7个专利,成都工厂也已投产,已合作的项目包括华润公园九里、佳兆业青白江等项目。装配式卫生间与厨房——“精工天成”则主打24小时完成厨卫装修。
现阶段,公司的装配式墙板与装配式卫生间项目在寻求天使轮融资,金额为800万元,出让比例为10%,主要用于扩充产能,实现全国化的市场开拓。
注:夏广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成功太早的代价
2001年,学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夏广进入万达地产公司。在工作中他发现,政府部门将会对建筑节能从政策方面进行推广和要求。夏广觉得这会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商机,便决定离职创业。
2004年,他创办成都合室壁装配科技有限公司,其生产的材料不仅能够达到A级防火标准,解决目前外墙系统存在的隐患,还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冬暖夏凉,减少室内能耗。
由于有政策的指引,进入市场初期,公司就发展迅速。2005年,公司一年的销售额仅为50万元;2006年,到达近500万元;一年后,已经突破5000万元。
那时的夏广不过20多岁,年少成名给他带来了一丝傲气。在他的设想里,如果把这套“成功方法论”搬到其他项目上,肯定也会成功。
他开始在各个领域进行尝试,创办互联网公司,失败了;接着又折腾茶叶公司,又失败了,连续两次失败让夏广开始反思,“我是否真的具备创业才能?问题出在哪里?”
“专注。”直到看到一篇关于巴菲特和盖茨人生经历的文章,夏广才豁然开朗,自己应该专注于建筑行业。然而,在他醒悟时,已经错失了借助趋势实现跨区域扩张的最好机会。
选择专注建筑材料行业
夏广告诉自己,要做一件更有未来的事,并且按照准上市公司的标准调整公司运转模式。
2016年,他注意到国务院刚刚出台了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政策。所有的材料都在工厂准备完毕,工人在施工现场对材料进行直接安装,就像搭积木一样,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还可以回收。
“当时中央已经有文件出来了,但是地方并没有推动,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东西,我需要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夏广说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他推出了两个项目,分别为装配式卫生间与厨房——精工天成和装配式墙板系统——合室壁。
传统卫生间的翻修工程需要3~4位工人耗时8~10天才能完成,而且传统方式的翻修还面临熟练技工难找、易漏水等问题。精工天成在工厂里面就解决了这些问题,主打装配式卫生间,“24小时,给用户一个五星级卫生间”,工人只需到装修现场“搭积木”安装即可。该项目正在与各种装修公司等小B端合作,着力开发C端市场。
“过去几千年,我国一直都是采用红砖砌墙,这种墙体耗人工、不平整且不环保。”夏广介绍,合室壁项目主要面向B端客户,它的装配式墙板均在工厂完工,具有隔音、防火、抗开裂等性能,且较传统红砖墙而言,成本降低20%,而且可以为城市解决固体废渣、矿渣循环利用的难题。
深耕增量市场
不同于之前拍拍脑袋就决定做新项目的刺激感,这次,夏广一方面紧跟政策趋势,一方面耗时一年进行市场调研。为了建立壁垒,他自己在全国建厂。投产不到3个月,订单总额就达到4000万元。
为了加速在这条赛道上发展,从项目创立初始,夏广就邀请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和金杜律师事务所入驻,将公司按照准上市公司的标准进行合规化运作。此外,公司还申请了十多项专利。
虽然夏广的新项目在稳步向前,但建筑事业与房地产行业相关。近年来,房地产进入下行趋势,新建建筑的开发量逐步萎缩已成必然趋势,夏广却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坏信号。
“房地产不是永恒,但建筑是永恒的。”在夏广看来,虽然新增建筑数量放缓,但旧有建筑的改造,老旧房屋的修缮,及每家每户对居住功能要求的不断提升,都会在未来3~5年内带来大量需求。
这并不是夏广的凭空猜测,“日本人口只有中国的1/12,但其最大的住宅建筑商大和房屋的年销售额为数千亿元。”夏广解释道,相比之下,中国的市场份额会更大。
现阶段,夏广的主要合作伙伴涵盖龙湖、华润、恒大、新城、万科等地产前20强。目前蜂巢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业务年销售额约1.2亿元;合室壁2018年签署合同金额4000万元;精工天成装配式卫生间将在2019年实现量产。
“房地产行业总爱上演大鱼吃小鱼的戏码,我主要在头部玩家中做他们未触及的增量市场。”夏广表示。
现阶段,公司的装配式墙板与装配式卫生间项目在寻求天使轮融资,金额为800万元,出让比例为10%,主要用于扩充产能,实现全国化的市场开拓。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