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寒冬与雾霾中 创业团队更要学会“精益型管理”

最该避免的就是将超负荷工作的责任推给员工自己,毕竟他们真的可能已经身兼数职。

来源 |  华映资本

今日,北京雾霾深锁,网友调侃24节气之外又多了一个节气——立霾。在雾霾和寒冬中,除了戴上口罩,大家也都在思考“过冬之道”。

在当下的节点上,企业除了弄清楚必须做什么,也需要时时思考可以“不做什么”。帮团队清掉包袱、去除不必要的多线程,聚焦精益型管理值得复盘与学习。

要知道,几乎所有的创业团队都面临着超负荷工作的情况。无论是创始人还是团队成员,7×24小时工作在线已成为日常。而越来越多创业团队也在招聘过程中,将“耐压”作为考核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往的观念认为,超负荷工作更多源于员工自身问题,比如缺乏日程管理能力,工作时间越久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等等……但来自哈佛商业评论的撰稿人埃里克·加顿(Eric Garton)近日“敲醒”了众人,在他看来,初创企业并不是大公司的小版本,对团队来说,确实能够以更直接的方式看到员工们的工作成果,但也应该注意,最该避免的就是将超负荷工作的责任推给员工自己,毕竟他们真的可能已经身兼数职。因此,精益型管理就至关重要了。

一、了解盲点,拒绝“影响叠加”,“精益”首先来自于意识管理

对于创始人来说,希望公司业务触角尽量纵深并且能够遍及多个领域,这确实没错。但不得不承认创始人有时真的意识不到在项目同时推进过程中,团队和员工是如何handle的,毕竟老板们自己也身兼多重角色。
 
在创业公司发展过程中,每一项计划和业务的推进,都是多点连结。员工的角色可以延伸到几个责任范围,而随着公司变得更加成熟,这个角色经常被分割,责任委托给几个人。

在达到企业“成熟点”之前,担任多个角色的人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其中,但会存在一种感觉:好像他们做得就是传播等初浅工作,无法尽其所能地完成任何有实质性的部分。这时,如果公司缺少相关机制,无法识别、评估对员工的要求是否合理,就会面临员工懈怠的情况。

很多高层领导都是用线性视角看待组内项目及事件优先级。经常分别设置优先事项、推出新项目,他们无法理解一个项目对相应职能和部门产生的叠加影响。
 
举个例子,如果某个公司每个部门有3个项目正在推进,而每个项目又要求其它2个部门进行资源支持,那么,各部门的员工就要在9个项目中周转。这种分工假定的是影响的均衡分布,但如果某个部门尤其关键,掌握重要资源,可能还会承担更多负荷。


 
所以,领导者不可凭空设定事件优先级。意识管理不仅针对员工,也针对创始人自己,需要就工作量、项目需求和资源进行分配,同时,要鼓励透明的对话,这种自上而下的信息至关重要,也必须接受自下而上对话的建设性反馈。当所有人意识到共同在做一件事情,能够主动同步信息,就能达到更好的协同。
 
而意识管理也要同步结合流程制定,如果有明确的进展,员工也会在过程中得到意义感。很多大公司会制定详细的流程,来评估员工的工作,事无巨细汇总,明确职责与成绩。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有一点非常重要:流程的制定很容易符合逻辑的正确性,但不一定符合业务的逻辑。比如,如果以目前已有的大企业管理策略来制定评估,很多创业企业可能连中层都没有,那么可能会导致流程冗杂。而这时,上文提到的透明对话意义显现,只有团队所有人都正确理解了所做的事情并明确表达问题后,才能真正帮助团队成长。

二、执行与决策,践行“不做”原则 适当“独裁”

当公司需要同时推进多个项目时,创始人们不可避免的陷入一种惯性思维:在设立项目优先级时,大多数时候,考虑的可能是员工需要把精力都投入到哪儿。

然而,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如果不明确决定取舍,一味要求员工在优先项目上投入,那必然会加大工作量,所以最终也可能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努力白费。

尽管有挑战,但将公司资源集中于关键战略项目绝对必要。在这里,迅速发展的北美商业服务公司CBIZ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为众多创业团队以及企业提供财务、保险和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也面对过不少公司出现取舍难题,CBIZ人才发展部总监Marina Davis认为,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最基础的方法是在项目推进时准备一份自检表:

项目分析
-新项目要解决什么问题?
-是否有数据或依据能说明,新项目能够达成理想结果?

资源评估
-真实的人力成本需求是什么?
需要哪些资源,比如时间、预算和人力?
除了主力部门,还有哪些部门需要提供支持?
参与者需要花多少时间碰面以了解项目或习得新项目所需的新技能?
维持项目需要多少资源?
-人力资本需求与潜在的业务影响相比如何?成本是否超过了收益?
-公司如何判定其是否有能力推出新项目?

局限性设定
-如何进行权衡取舍?或者说,如果推进了这个项目,哪些事情是不会做的?

公司往往会因为没有合适的方法,导致无法停止已有的项目。有时候,是因为缺乏“日落(Sunset)”节奏,即决定何时关停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可能在发布之初对公司发展极为关键,随着公司发展,起初的关键性已不再,但资金的工作却在持续。比如,过去几十年,不少公司常常利用所谓的“神秘顾客”(MysteryCustomer)来搜集顾客反馈,评估服务水平。但在互联网时代,公司可以直接获取用户的反馈和意见。

在决策层面,创业公司应该推行“适度讨论,决策独裁”的原则。讨论是充分沟通的前提,而让专业的人扛起来责任,才能给其他人释放更多的创新与进步空间。

创始人们要了解的是,团队的发展,是一个渐渐从“独裁”到放权的过程,如果重业务模式的创业公司,连创始人都不能保证同时精通业务、产品、营销。在专精的领域“独裁”,同时能够放权给其他领域更专业的人,并提供机会让更多人成长来作为负责人,将有助于团队的压力释放,稳步推进。

三、6步解决团队的“超负荷”

如上所言,克服创业团队超负荷的工作,不仅需要决心,也需要制度以做出和实施这个不太容易的决策。这里有一份“六步指南”:

1. 调查整个公司现有项目的真实数量,以评估公司是否处于项目过载状态;

2. 评估现有项目,明确每个项目的业务需求、预算需求、人员分配和商业影响;

3. 共同讨论,综合考量并评判优先级。讨论必须由最高层发起,获得下属的坦诚反馈,确保项目削减数量足够;

4. 每个项目需要设定“日落”时刻,制定资金和人员支持的截止时间,除非项目取得重要业务进展,否则不再浪费资源;

5. 后续制定年度计划时,要求每个项目重新申请资金和其它资源,要求用商业案例证明项目对公司的价值。

6. 充分和公司其他人沟通,关停某个项目并非意味着项目的失败或没有价值。强调公司可以推进好的想法,但需要有一定限制。

当然,很多人避免工作超载最直接的办法,是将新的业务扼杀在摇篮里,全力all in当下的工作。但事实上,人们也明确这不可能实现,即便是现有的业务,在推进中,也必然涉及新的项目产生,要升级发展,必要意味着有更多的工作出现。

这里就需要团队针对新项目的发起时间和方式进行严格筛选,设立条例,同时也需要密切监控项目花费的时间和资源情况。

当创始人能像乔布斯曾经说过的那样,学会如何拒绝“其它一百个好想法”时,公司就有了极大优势。接下来才是正确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培养员工信任感和忠诚度,在关键领域取得更多成就。

编辑 | 丹丹

优质项目“融资首发绿色通道”:创业者请加微信shoujiyezi5415,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xueting@pencilnews.cn。

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铅笔道原创,不对文中观点和真实性负责,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丹丹

铅笔道记者

旗下涵盖 互联网 智能硬件 金融 旅游 农业公司,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市场经验 和政府项目对接资源。

hkbx2296832155
最近文章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