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独立服装设计师,由于缺乏品牌推广的能力,处境往往比较艰难。”
文| 铅笔道 记者 韩正阳
►导语
穿过一楼的服装店,迈上旋转扶梯,二楼是“眨眼网”办公室。采访围着一楼实体店的圆桌进行,期间不断有人进店询问、试衣。
“目前店里有50多个原创设计师品牌,而整个‘眨眼网’平台的签约设计师品牌为200多个。”
杨莹于2014年7月创办“眨眼网”,想法源自杨莹和服装设计师群体接触。“国内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转行的特别多。即便成为设计师,生活也比较艰辛。他们需要一个专业的平台,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服装。”
于是,杨莹创办了“眨眼网”,主打女装,平台集原创服装品牌展示、销售、推广于一体,线上平台和线下门店、品牌设计师门店相结合。
◆ “眨眼”App首页
然而,笑容甜美,做着时尚生意的杨莹,最早是一名程序员……
注:杨莹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她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大学期间,杨莹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就读。“前台和后台的代码我都会写,成绩还不错。我还经常去做主持人,当模特,拍电影等等。”和多数女生一样,杨莹对时尚、服装也有自己的追求。
后来杨莹去英国读金融方向的硕士,2011年回国。码农、理工女、模特、主持人......这些标签汇聚杨莹一人身上。杨莹称自己经常干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2014年7月,杨莹创办“眨眼网”,准备从虚拟试衣技术切入服装领域。
8月,杨莹来到青岛,考察当地一家研发虚拟试衣技术公司。虽然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带队研发,但杨莹发现这项技术并不成熟。
不过,考察还是有意外收获。杨莹在青岛偶然接触到了独立设计师群体,这让她的创业想法发生转变。“国内独立的服装设计师,既要管设计、创作,又得管商务管推广,由于缺乏品牌推广的能力,处境往往比较艰难。”
杨莹随后对美国市场进行调研,发现美国有3700亿美元的服装市场,65%都是设计师品牌。杨莹判断,独立服装品牌未来在国内会有一个爆发点,决定转变创业方向。
转型后的“眨眼网”定位为整合原创服装设计师资源的O2O电商平台,帮助原创设计师进行品牌推广、服装销售。杨莹把技术开发交给外包,和设计师签约的工作也同步进行中。
圣诞节前夕,“眨眼网”迎来第一位签约设计师。那时候,“眨眼网”的网站还没有开发出来。
“没有网站,没有任何展示平台,设计师很难对你产生信任。”一开始,设计师的签约工作进展很慢。此外,每个设计师的服装成本都很高,设计师不愿承担一家刚起步公司的风险。
“后来一个不认识的设计师,听说我们的平台之后,主动把衣服送过来,她是很漂亮的一个女孩,人很Nice。”她在设计圈内已经有些名气,曾为羽泉等娱乐明星设计服装。
拿下第一个设计师后,大家对“眨眼网”的顾虑逐渐减少。“后来不断有朋友介绍设计师过来,设计师之间也会相互介绍。”随着平台搭建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尝试签约入驻“眨眼网”。
签下第一位设计师当月,“眨眼网”第一家实体门店在建外SOHO开张了。“最早选址在798艺术区,但是没有确定合适的地方。后来相中了白领聚集的建外SOHO。这里既适合线下卖衣服,又适合线上办公(办公室在实体店二楼)。”
◆ “眨眼”建外SOHO线下门店
开张第一天,门店只有一家设计师品牌。“当时店里还空荡荡的,后面不断有设计师平台品牌入驻。我们就会选择一些服装款式放在门店里,方便对网购有顾虑的用户线下尝试。”
同时,杨莹不断和技术外包公司沟通搭建线上平台。“UE、UI,产品原型这些都由我们原创设计,然后不断和技术公司讨论开发工作。”
2月,“眨眼网”平台第一款移动端应用“天生我裁”上线,为设计师提供服装设计绘画的功能。“设计师做完图后,可以直接在上面找面料厂商。这些都是我们筛选过的优质厂商,且能够保证产品是最低价格。”一个月后,华科基金300万元天使轮投资也到账。
经历苹果应用商店3次审核修改后,平台另一款移动端应用“眨眼”App也上线。初版是货架式电商平台,销售签约设计师的服装。
10月,PC端也正式上线。有了线上和线下渠道后,杨莹开始将两条渠道打通。“线上一端连接线下门店,一端连接设计师的工作室。如果用户喜欢一件衣服,但不能下定决心买,可以去工作室或者我们的线下门店试穿。”
同时,工作室和门店都有二维码等信息,将线下用户导至线上。设计师收到订单信息后直接发货,平台统一负责售后处理。此外,签约设计师还能享受“眨眼网”提供的拍摄、采访、对接生产等服务。
“眨眼网”每月与设计师结算一次订单,从中抽取一定的佣金。“我们的盈利主要是靠抽佣,为设计师提供增值服务等。”
产品上线以后,杨莹围绕品牌做了一些推广活动。“App商店推广、新媒体这些常规手段我们都在做。”
此外,杨莹还推出情景电商,为用户挖掘服装的使用场景、品牌背后的故事,引导用户购买。
“比如小黑裙专题,里面的小黑裙均来自不同设计师的设计,我们编写一些小故事,介绍不同场景下的搭配穿着。”这些情景故事在“眨眼网”的女性用户群,媒体渠道进行扩展。
平台有了一定名气后,一些电视台开始邀请杨莹参加电视节目。“北京财经有个节目叫《财富故事》,对我们做的事情比较感兴趣,专门挑了一个下午来我们店里采访,还采访了两位平台上的设计师。”节目播出后,一下子为“眨眼网”带来将近5000个用户。
同时,平台通过“眨眼大使”拓展分销渠道。“眨眼大使”主要是学生和妈妈群体。“她们只需要推广二维码,用户扫描购买后,可以自动得到平台的分成。”
今年3月,“眨眼网”平台推出用户定制功能。用户可以提交自己的设计需求,例如尺寸、大小、喜欢的颜色等。此外,用户还可以上传喜欢的衣服图片供设计师参考。
◆ “眨眼”团队
目前,“眨眼网”平台有100多万用户,去年累计5万订单量。“平台上大部分服装价格比较亲民,多数是1000元以下的品牌服装。”“天生我裁”注册设计师1万个,平台签约设计师200多人,实体门店6个。
“我们不仅帮助设计师做销售、推广,还把设计师打造成名。”今年1月,“眨眼网”联合美空网、一点资讯举办首届眨眼盛典,活动为设计师提供走秀平台,并为出色设计师颁奖。“以后,‘眨眼盛典’每年都会举办。”
读完文章,求报道的创业者请加微信号H--boy;
文章原创,如需转载,请加微信号meera003;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