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ofo真的凉了还是遭故意抹黑?腾讯科技回应有准确订单资金数据

腾讯科技与ofo,有人在说谎,还是有人在抹黑?

今日下午,腾讯科技《一线》发文爆料:ofo公司账户上的可用资金仅剩下不到6亿人民币,若按照ofo每月4-5亿元的人员工资和运维等支出、以及持续流出的押金计算,ofo手上的现金仅能支撑一月。目前ofo的日订单已降为1000万单左右,相比其去年10月公布的3200万峰值下跌60%。

在即将结束一周工作的周五下午,此消息像一枚炸弹,砸向公众,一时热议四起。铅笔道发现,公众包括创投圈人士的声音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有人认为,ofo订单量少情有可原,因为冬季大家的骑行次数确实在变少;还有人认为,此前媒体便曝光投资人朱啸虎已偷偷从ofo脱身,变现30亿离场,加之新一轮投资未有确切消息,ofo的资金状况确实不乐观;与之相反,有部分圈内人士认为,此消息出自摩拜的投资方,腾讯旗下的媒体,这其实是一种抹黑行为,由此引导ofo的用户退押金,给ofo的资金和运营带来压力。

伴随着嘈杂的议论,铅笔道发现,确实有部分用户在朋友圈及微信社群中,晒图已经退了ofo的押金,还有用户声称,“退押金试一试,ofo是不是真的不行了。”

随后,ofo方面针对腾讯《一线》的报道作出四点回应:称订单量稳定,资金流健康,并谴责腾讯科技采用匿名信源,丧失媒体的基本公信力,暗指其故意抹黑。

故事并没有以一则声明停止。很快,腾讯科技回应关于ofo小黄车四点回应的声明:我们有准确的订单和资金方面的数据,可以支撑我们的报道和结论,也请ofo在指责我们同时给出相应的证据。

截至发稿前,双方还未继续发声。后续,ofo是否会拿出相应的数据以正视听,还是腾讯科技会晒出订单和资金数据,拿出ofo陷入危机的实锤呢?我们拭目以待,有关ofo业务及此事件的知情者请与铅笔道记者(微信:shoujiyezi5415)联系,铅笔道将持续跟踪报道。

以下为腾讯科技报道全文:

1月12日消息,一位接近ofo内部人士对腾讯《一线》透露,从本周开始,ofo公司账户上的可用资金仅剩下不到6亿人民币,若按照ofo每月4-5亿元的人员工资和运维等支出、以及持续流出的押金计算,ofo手上的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

该人士还称,每月10日是ofo公司发薪日,1月10日当天,ofo在为员工和兼职劳务工人发完工资后,账目上的现金仅剩下不到6亿人民币。与之相对应的是,ofo至今仍欠供应商约25亿元人民币,亏空押金总额约30亿。

单量方面,目前ofo的日订单已降为1000万单左右,相比其去年10月公布的3200万峰值下跌60%。而根据ofo官方公布,其在全球市场上投放的单车总量超过1000万辆,若按此计算,目前ofo的每车平均日订单约为一单。

此前,《财新周刊》曾报道称,ofo用超过30亿元的用户押金支付了供应商货款。该报道还指出,截止2017年12月1日,ofo账面包括押金在内的可动用现金仅剩下3.5亿元。

对此,ofo回应称该报道使用匿名信源,未经多方核实,没有对企业进行采访,有失财新坚持的新闻专业主义水准。不过,该公司并未正面回应用户押金问题。

自去年8月底开始,多家规模靠前的共享单车企业都相继出现用户押金难退的问题,此后,小鸣单车、酷骑单车和小蓝单车均被曝出资金链出现重大问题。

一家位于天津王庆坨的供应链厂商在接受腾讯《深网》采访时曾表示,近几个月来,共享单车厂商的账期普遍有所拉长,“一家友商,在年中某单车企业刚宣布融资时去要账,对方还给的比较爽快,但仅仅一个多月后再去,就开始拖了”。这在他看来,共享单车企业应该是烧钱太快,使得自身的资金越来越周转不灵。

责编 | 杨茅

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铅笔道原创,不对文中观点和真实性负责,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