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据说ofo要进军共享卫星 合作方是这家公司 CEO系嫦娥一号幕后人员

九天微星 2015年 BP 可联系
专注于天基物联网及互联网卫星星座系统建设与运营
共享经济
融资进度
B轮
融资额度
2.7亿元
融资时间
2020-05-14
投资方
中航产投、国富资本
创始人
谢涛,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学士、中国人民大学MPA,太空创客联盟发起人、个人卫星时代倡导者,曾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机构任职10余年。
>
九天微星 2015年 BP 可联系
专注于天基物联网及互联网卫星星座...
共享经济
融资进度
B轮
融资额度
2.7亿元
融资时间
2020-05-14
投资方
中航产投、国富资本
创始人
谢涛,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学士、中国人民大学MPA,太空创客联盟发起人、个人卫星时代倡导者,曾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机构任职10余年。
>

如古人为月作诗一般,谢涛也有浪漫情怀。送“嫦娥一号”卫星去发射场的路上,他曾将其想象成一个美丽姑娘。

文| 铅笔道 记者 冯超

导语

谢涛和卫星,相识于一本科普杂志。

那时,还是小学生的他在杂志上看到了风云气象卫星的介绍,他感到兴奋。在他充满童真的认知里,这颗卫星可以无所不能,想看哪里,就飞到哪里。

后来,参与“嫦娥一号”工程的他见证了卫星在西昌峡谷成功发射的场景,他感到骄傲。原来,会有人为了让卫星的机械臂能挖出月球上的一抷土,一埋头就是十几年。

三年前,他创立九天微星,目标是把基站建到天上。他想让中国也有覆盖飞机的网络、无处不在的信号。

三年里,他融资三轮,在教育领域撕开了切入口。揽人才、研教材、建测控站、开展训练营,团队已和20余所学校达成合作,月流水约300万元。

在共享卫星方面,团队已与ofo达成合作。第一颗卫星“少年星”计划在明年2月发射升空,“那会是另一段缘分的开始”。

注: 谢涛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迷上卫星的疯子

“投资人以为我是疯子。”

从小爱卫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机构任职了10余年、曾把嫦娥一号卫星亲自送到发射场,这样的谢涛在商业航天领域创业本没什么稀奇。

但是他要做的事,听起来就有些“神奇”——通过数十颗低轨小卫星,实现地球上物与人、物与物的链接。

其实在开始创业时,谢涛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只要唤醒投资机构对这个领域的关注,我就成功了。”

但细究起来,他的逻辑并不难懂。要知道,国内2G和4G地面基站均按照人群的聚集程度安装在地面,但因海上、空中无法安装地面基站,在地广人稀的陆地上安装基站又不划算,地球上95%的区域并没有地面基站信号覆盖。

谢涛曾在美国体验过飞机Wi-Fi当时,他从美国的西海岸飞到东海岸,为联网付了几十美金,却因该服务使用高轨卫星传输信号,只能使用慢速网络。

亲历了10年国家航天工程,他相信,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自己能够突破技术局限。而且,将此技术进一步拓展,就能满足船舶公司、登山驴友甚至是落后国家和地区对网络的需求。

去年6月,团队完成了12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中科创星(团队此前已完成种子轮融资)。资金带来了更多的人力资源,团队便渐渐减少了对航天院所等机构的依赖,集中力量自主进行卫星的总体设计和创新应用(卫星的组装、测试与发射依然委托国家队合作完成)。

至今,团队已由最初的4人扩充至80人。技术团队一部分为从航天院所、中科院出来的“国家队”,另一部分为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相关领域海归人才,他们“强强联合”,很快就进入了谢涛再熟悉不过的卫星研发流程。

谢涛把自己比作漫威漫画里的“X教授”,称自己专门负责汇聚有梦想有技术的人才。为此,他会参加最后一轮复试,在CTO确保应聘者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问一些能体现其价值观和创新思维的问题,如“是否有和社会某条普世价值观相左的意见”等。

但这并没有让他安心。航天卫星是个变量很多的系统工程,资金、时间、周期进度等方方面面的参数互相影响,整体操控是个难题。

更难的是,卫星能覆盖的领域太多,团队需要一个有稳定现金流、爆发性的突破口。

无前人经验可借鉴,他们只好在一片黑暗里,肩并肩寻觅着象征方向的微光。

和学生们共度7

寻光是个精细活儿。因为黑暗里的微光可能是出口,也可能是陷阱。要找到一个能产生大众消费级别的应用,然后支撑卫星星座组网的可持续发展……那段时间,谢涛每天只睡4个小时。

但团队并没有因此停止探索。在业务模式构建中,团队曾决定研发两颗卫星,将立方星装在大卫星的“肚子”里面发射到太空实现两颗卫星之间联网,并着手研制第一颗立方星。

这颗星成了团队黑暗摸索期里的微光。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教育学会找到团队,希望团队将卫星的研制和使用过程开放给青少年。提议听起来很有意义,谢涛立刻应了下来。

在此基础上,团队联合三方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卫星创意征集活动。立方星有体积小、重量轻、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发射方式灵活等优势,因此,团队早在设计初期就保留了应用的开放性。

给地球拍照、安装UV存储转发器……十几万名学生随即寄来他们的脑洞为进一步与这些学生互动,今年年初,团队从其中遴选出31所学校,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建了一个“少年微星创客特训营”。

参营学生以初中和高中生为主,最远的从新疆等地飞来响应7天的时间里,谢涛和学生们一起度过,虽然大家“研发”的都是不能上天的卫星,但学生们的热情让他印象深刻。

兴奋的学生们在组装平常无法触及到的卫星。

一次创客马拉松活动中,团队规定学生要组成联盟在12小时内(除了吃饭)不间歇地组装出卫星并完成模拟任务。谢涛本担心任务难度太大,却不料学生们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

我连卫星都做出来了,以后还有什么不能做!一位男高中生举着手里的小卫星在深夜大喊。这种爆棚的自信让谢涛自豪不已,同样爱好天文的他想起了年少时的自己,“我们很少有这种机会”。

送走了临别时难过得抹泪的学生,谢涛和技术团队回到了北京。谁知,这次卫星开放活动让很多校长和老师找上门来,他们建议团队推出卫星相关的课程和教育产品。

市场信号摆在面前,坚持做高端卫星研发的谢涛犹豫了。到底要经受住“诱惑”,还是要一条路走到黑呢?

低轨卫星生而共享

市场有发展空间、团队有技术门槛……几次深入的探讨坚定了谢涛的决心:分出一个事业部做STEAM教育。

教育产业团队在今年发力。他们将这次跨界操作命名为“少年微星计划”,即通过学校和媒体等主办方渠道获取学生资源,让全国的青少年参与设计制造卫星。

计划的第一步是课程研发。基于技术研发团队的专业意见,今年8月,教育团队已完成几百个课时的课程研发,并推出1.0版本的教材。此外,学生还可通过建在学校的测控站实战测控卫星,体验浩瀚星空之美。

当然,一切的操作都建立在团队已研发成功的立方星少年星上。这颗卫星已获得了国家的发射许可证,将于明天2月飞向太空。

团队的课程受到了学校的好评。北京的人大附中、八一中学、海南文昌中学等全国名校都正在或即将采用团队的课件和实验室,这让谢涛感到骄傲,“这些名校见过很多STEAM课程,他们认可就说明有市场”。

推进少年微星计划的同时,团队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箭七星”的研发。谢涛介绍,在明年即将发射的“一颗主星六颗立方星”中,主星(50Kg级的小卫星)可搭载具备海量物联容量的多波束物联网载荷,被定义为全民娱乐卫星。不似“少年星”那般任重道远,这颗娱乐卫星的任务显得更加轻松有趣,“让卫星不再高冷”。

最有趣的创意莫过于给卫星安装主动发光装置——LED灯阵。这一设计是谢涛骨子里浪漫主义的产物,因为它不只能让人们在夜晚看到发光的卫星,还能让年轻人编写密码,让全世界知道自己在表白。

实现这一想法自然需要不小的代价。仅测算肉眼可见星亮度并实现载荷设计一项,团队就耗费了几个月时间。目前,团队已和ofo达成初步合作,卫星还在研制之中。

在ofo的发布会上,谢涛条理清晰地讲述着自己的卫星梦。

谢涛也没有忘记团队的主业。“明年一箭七星发射后,我们就可以跟重型车辆、海上集装箱等客户一起,开展卫星物联网系统级的试商用测试,一旦验证成功,我们将加速发射卫星并实现全球实时无缝覆盖的目标。”

不仅如此,考虑到将来可能会与OneWeb等国外公司同台竞争,团队还决定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迅速占领轨道空间和市场应用“我们将在3年内快速部署完成72颗低轨物联网卫星星座,以实现全球广域窄带低功耗物联网终端的实时数据采集。”

谢涛将这一计划称为 “一带一路共建共享卫星星座计划”。他表示,团队正在推进星座建设计划,使其成为团队和教育项目并重的“第二条腿”。

在他看来,共享卫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概念。因为低轨卫星只要一经发射,就天然覆盖全球市场。就网络一项业务而言,团队就可以为没有网络的国家建立基站,“反正卫星在这些国家上空也是闲着,对国家而言,建立基站也比安装光纤成本更低”。

而团队的共享大计”却不止于此。谢涛表示,团队会将卫星的芯片、软硬件等技术进行开源。为此,他建立了卫星技术联盟,希望通过共享资源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效率。

目前,团队已和20余所学校达成合作并在5所学校建立测控站及太空实验室,并提前开展卫星运营服务的技术推广、预售工作,月流水约300万元(每个学校购买整套课程及基站需50万元)。

今年3月,团队完成了4000万元的Pre-A轮融资,由中信证券的三峡金石基金领投,国知智慧基金以及深圳上元资本跟投。据悉,团队的A轮融资已在洽谈中。

/The End/

编辑   赵芳馨     校对   刘璐明

优质项目"融资首发绿色通道":创业者请加微信yangmao-71,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xueting@pencilnews.cn。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冯超

铅笔道记者

我是本文作者冯超,一只关注消费升级、文娱与教育行业的少女,相关行业创业者求报道,咱们微信聊聊:Fchaoer1994。

Fchaoer1994
最近文章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