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融资1000万 他测出血液里万分之三的肿瘤标记物 用10ml血液提早筛癌

接受采访的前两天,雷的同学圈又炸了一次:那位患癌的同学去世了。

由左至右依次为CFO陈鹏、COO雷骏雄、CTO刘朝煜。

文| 铅笔道 记者  薛婷

导语

国内直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是40%多,美国是65%;国内子宫癌的五年生存率是55%,美国是83%;国内皮肤癌的五年生存率是39%,美国是91%……

说出这几个数字时,雷骏雄和刘朝煜语气激动。这是横在他们面前的挑战。

今年3月,雷骏雄、刘朝煜和陈鹏成立了因合生物,欲基于ctDNA(肿瘤标记物)技术发现无症状人群的早期癌变,打破现实生活中癌症“发现已是晚期”的局面。他们设想的商业模式为,提供一种升级版体检:通过10ml的血液检测,帮助用户提早发现癌变。

该技术在业内还未有商业化先例。在雷骏雄的规划中,他们如果能将肿瘤早筛技术推向大众,估计要等3~5年时间。

: 雷骏雄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和癌症打上交道

今年年初,雷骏雄的高中同学圈炸开了锅。一位与他同岁(39)的男同学被查出肺癌,后缀两个字“晚期”令他们胆颤。自诩身强力壮的中年男人,迈向不惑之年的空档里,对癌症有多了一份真切的畏惧。

他没想到,自己与癌症还能有另一种关系。

好友贺建奎(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瀚海基因创始人,主导亚洲第一台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的研发)牵了根线,雷的生活跟着转了个弯,他的39岁跟癌症筛查缠在了一块。

这要从一顿饭说起。一个周六晚上,深圳香蜜湖的美食一条街上,雷、贺二人来到一家湘菜馆。本是平常的小聚,老友叙叙旧,雷听贺讲讲基因测序仪的新进展。

菜刚上桌,贺建奎的话题竟跳过了测序仪,兴冲冲地对雷说,“我发现一个激动人心的新领域,你有没有兴趣来做?”

雷回忆,“当时贺博士非常兴奋,感觉到他眼睛里在放光”。

原来是贺建奎在斯坦福大学的导师、美国科学院院士Stephen Quake给他想的点子。Stephen认为,贺研究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最终要应用于具体领域,而基因技术在两个领域里商业空间最大,一是胎儿早筛,二是肿瘤早筛。

相比前者,后者技术尚属于早期,商业化市场未被开垦,机会更大。

能筛癌的升级版体检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形成周期可能是几年或十几年。最早期,患者体内先发生基因水平的变异;中期上升到细胞层面,某些蛋白质或者分子物质发生变化;再往后则形成组织水平变异。

  肿瘤发病周期

如今常规的癌症检查,大多在组织水平变异的时期才能检测出来。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查出来已是中晚期”,这时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很低。根据2015年首都国际癌症论坛上专家发表的数据,国内超过80%的癌症发现时是中晚期。

目前常规的肿瘤检测技术,比如CT、核磁共振等,很难检测出早期的肿瘤,而且CT还存在较强的辐射。而一些基于血清学肿瘤蛋白标志物的肿瘤早期筛查技术,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都比较高。

无疑,最佳的预防是在DNA层面,“如果发现得早,通过后期干预,大部分可以转阴”。

  ctDNA检测原理

根据斯坦福大学发表的研究表明,ctDNA做为肿瘤标记物进入血液中,通过对它的检测,能够在患者无症状期发现癌症。

而目前,基于ctDNA,国外一些公司(如Foundation Medicine和Guardant Health)正在开发无创检测技术,主要是给已经被诊断为癌症的病人进行基因测序,用来分析肿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监测疾病复发或对治疗的反应。

贺建奎建议专注于肿瘤早期筛查,他为雷描绘了一幅应用场景。

在国内,很多人每年会去做体检,但现有的检测水准并不能发现人体内的早期癌变,肿瘤被查出时大多到了中晚期。他想利用基因技术将体检升级:通过10ml的血液检测,帮助用户提早发现癌变。

听贺建奎一通说完,雷骏雄也跟着兴奋起来:权威的技术成果,巨大的潜在需求(中国7亿中老年),说得通的商业模式,怎么看都挺值得做。

可雷骏雄依然犹豫。不比贺建奎,时任西门子MSE软件产品线亚太区市场总监的雷是个门外汉。“这是一件技术驱动的事儿,我擅长管理运营,还得有技术人才支撑。”

没多久,雷拉起了一支小队伍,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友刘朝煜博士、陈鹏(某港股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相继入伙。此外,他还有以贺建奎为首的顾问团,其成员主要来自斯坦福大学、Illumina、Grail等。

先定一个小目标

今年3月底,1000万天使轮融资到账,因合生物正式启动。对于雷骏雄来说,这些钱能做的事儿有限,不足以支撑他们开展大量癌症的筛查。

研发负责人刘朝煜表示,要实现肿瘤早筛,技术上挑战巨大。

前期,他们遇到的困难有四点。

第一、ctDNA和其它正常代谢基因碎片混杂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其在早期阶段所占比例可能低至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肿瘤信号很可能淹没在正常的基因组背景噪声中。”

第二、现有测序技术的限制。普遍来说,现在的NGS测序设备本身的测序误差在千分之一的水平。

另外,实验中采用了不同的试剂,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个过程也可能会引入一些错误。”

第三、个人生物学背景的影响。“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正常的体细胞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但这个基金突变不代表会得肿瘤。这个因素将会对检测造成一些影响。”

第四、肿瘤溯源。即使一项检测可以检测出肿瘤DNA,它还需要追溯到癌症的起源组织。

通过贺建奎的关系,他们引进了斯坦福大学的基础技术,并建立了实验室。

目前,在检测方面,他们实现了三重降噪。原本,ctDNA检测极限处于千分之五的水平,经三重降噪后,可达到万分之三。

另一方面,他们通过与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利用对方提供的样本,已经完成了1000份健康人样本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划定了中国健康人群的cfDNA突变基线。

刘朝煜介绍,该结果已发表于BioRxiv上,完整科研论文将会在2017年初正式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上。

雷坦言,除了技术,他们面临的另一挑战是要付出长达3~5年的时间成本。刘朝煜打了个比方,今天的肿瘤早筛基本相当于无创产检在2008年时的情况,当时卢煜明教授等人开始在学术上推动,很多公司陆续进入将其商业化,直到2014年国家监管并逐步规范。“这不是一个两三年能赚快钱的事儿,需要提早进入布局。”

雷骏雄说,他并不着急,会按着自己的节奏,来融资进一步推进产品。近期,因合生物正启动A轮融资,金额预计为3000万,出让10%~15%股份。

接受采访的前两天,雷的同学圈又炸了一次:那位患癌的同学去世了。

/The End/

编辑   王  方     校对   邱晓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