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融资2000万 他根据观众反馈定剧本 18编剧想出原创故事 将推出4部网络剧

中国式创意

◆ “5TV”创始人杨立琮
文| 铅笔道 记者 胡欣
导语

去年年底,杨立琮和启峰资本的Vincent(后来5TV的投资人)在一家咖啡馆谈他未来要做的事。

他不要听我的商业模式,只想听我讲剧本故事。”杨立琮回忆道。“那时候我把5TV打造的六个故事剧本、世界观、人物设定和构想统统讲了一遍,他就决定投资了。”

杨立琮的5TV目前专注于原创网络剧的制作团队2012年成军,开始做“网红小视频”;2014年搭建移动观影平台;2016年放弃APP专注于网络剧。杨立琮和他的团队伴随着国内互联网影视行业一路成长起来。

今年3月谈妥2000万元融资后,5TV现已与韩国KBS电视台达成合作,携手打造国产网剧品牌《烧脑》系列预计今年年底在国内外同步上线。

杨立琮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初试“网红”视频

“朋友常说我做任何事总比时代要早一步。”

成立5TV以前,杨立琮有十多年的互联网从业经验。其父在台湾新闻局分管电影工作,从小受家庭熏陶,进入互联网行业后他也从未放下对电影的喜爱。2002年到2009年期间,杨立琮一面尝试互联网创业,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电视剧和电影剧本。“在此期间,我一共写了四部电影剧本。”

早期的创业项目遇挫后,2012年年底杨立琮决定回到自己的兴趣领域,尝试做网络戏剧。最初,他选择从短视频入手。

“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红’概念。”但是杨在11月注册公司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各大网络平台联系到50个知名账号。他们大多因为在网络上所发表的作品而博得了一定的关注量。

“我们团队有两个人在专门做这件事(联系网络名人)。”而团队接洽到的第一位所谓“网红“,是一个做面膜的账号。“他叫小宝典,靠从超市买来的便宜原材料制作DIY面膜而走红。”

为了让视频的专业度有保障,团队帮助这些网络名人整理每一期节目的稿件,并组建了录制团队。“我们在SOHO尚都搭了一个很小的录影棚,早期的短视频都在此制作完成。” ◆ “5TV”团队

因为没有自己的发行平台,录制好的视频会被上传到优酷等视频网站。但是打造“网红”视频品牌的想法并没有带来任何实际的收益。

过程中,杨一直关注着国内互联网内容平台的发展。“2013年的时候我看到一些比较成熟的网络视频作品逐渐出现。”同年年底,土豆网赴美上市。杨看到了网络视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实当时很多视频网站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的PGC栏目。可是这些网站并没有垂直化地服务于这些独立的自媒体人。”杨认为中国的网络视频依然处在一个质朴的起步阶段,大的媒体平台不能充分理解和关注个体内容创作者。

PGC视频扩张与移动观影App

虽然初衷是制作网络戏剧,但2014年的杨立琮认为给自媒体内容创作者提供一个专业、服务更彻底的平台更有价值。同年6月,来自Pre-Angel的天使轮200万元融资到账后,杨的团队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继续扩大之前的网络视频制作规模;一方面开始研发一款移动观影App。

“我们希望把制作好的视频上传到App,这样,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观看。”与此同时,5TV也开始完善服务内容,在微博和微信建立宣传平台,为旗下自媒体品牌打造延伸报道和周边服务。

“手机App是为了让观众更方便地观影。” 当然,这是一个切入点,杨立琮真正想做的,是搭建一个全面的PGC网络视频服务平台。

于是一直到2015年下半年,5TV着力扩张视频制作团队,由原先的50个网红拓展到100多家PGC内容出产者(自媒体)。

“这100家自媒体有两种经营模式。”第一种独立完成创作和拍摄,把最终成品放到5TV平台;另一种就是5TV直接参与视频的制作,与自媒体人共同编写原创剧本。

“第一个推出来的是Mike隋的《装逼攻略》。”通过朋友介绍,杨立琮和Mike隋达成合作。5TV为了拍摄此剧专门培养了一名编剧,和Mike隋共同完成剧本的创作。同时,这部剧也拉来TCL的四十八万元赞助费。

“同时期的大部分视频网站仍然属于版权采购方,他们在视频制作行业里的地位和影响力都微乎其微。”杨立琮期望通过和这些自媒体人的合作参与到视频制作的工业链条中来。“只有参与过内容生产,才能够理解创作者的需求。”

APP在2015年初上线,为5TV带来了将近30万用户,日活量最高可以达到1~2万。但是项目依然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

制作品牌级正剧

在过去的三年里,杨立琮虽然一直想要从事网络剧制作,但是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移动观影平台都只是在打擦边球。

“市场还没有成熟。网红视频的规模也不足以支撑我们走向一个更大的平台。”15年下半年,杨立琮明显体会到了网络视频行业的改变。

“《盗墓笔记》的出现是一个分水岭。”杨认为这是国内出产的第一部纯网剧。“除了内容质量比之前的作品有了提升外,爱奇艺还用这部作品实验了全新的会员收益模式。”

对于杨来说,《盗墓笔记》的意义在于这是网络剧第一次采用如此巨大的制作规模和投资,并且用了名气较高的演员,一方面让网剧走出了原先小投资、小规模的运作方式,同时开创了全新的网络内容创作的盈利模式。

杨立琮认为,制作网络剧集的时机到来。今年5月,启峰资本和场景基金的2000万融资也交割完成。

过去几年,杨立琮一直没有忘记制作网络剧的初衷,不断地强化编剧团队,为原创网络剧的制作蓄势待发。“因为原创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杨立琮打造的编剧团队从立项,到故事大纲,再到人物开发等一系列环节都严格把控;除此之外,杨立琮也强调编剧的思维方式。“比如我会要求编剧多学习多观察,学习其它剧集的成功要素。提炼出对创作有用的地方,然后编写一套编剧思维的教材。”

为了更好地了解剧情的潜在模式,把握剧本节奏与质量,5TV甚至研发了一套剧本检验模型,做出有针对性的剧本测评。

“观众针对剧本的每一个场次从不同维度打分。”这些维度包含了剧情质量、密度甚至观众的情绪变化等。这些分数通过模型算法整合,最终会以数据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编剧学习和分析剧本的总体水平。

◆ “5TV”原创网络剧《烧脑》

“今年要做的一个项目叫《烧脑》,就是我们的剧本。”杨立琮最先拿着《烧脑》的剧本找到了韩国的演员,希望达成跨国合作。“这些演员觉得剧本写得非常好,问我有没有与KBS合作的意愿。”

4月底,杨立琮和KBS的第一次见面非常顺利,项目合作一拍即合。一个月后,KBS邀请杨立琮团队远赴韩国,最终确定下了《烧脑》的合作。

杨立琮说,这是中国的创意遇上了韩国的制作团队。

现在5TV的编剧团队一共有18个人,但杨立琮认为他们是在打造品牌,并不仅仅是在做一部剧集。今后,5TV希望将更多的中国创造带到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今年下半年我们有四个剧组平行打造四部剧集,但最主要的还是在韩国和中国市场同时推出《烧脑》。”

杨立琮说,希望5TV今后能够通过资本注入,让更多创作者从源头上沉静下来,提升编剧的思想水平和产业地位,让原创剧的内容质量实现提升。

/The End/

编辑   韩正阳      校对  赵  远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