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爱文化创始人宋洋痴迷音乐,连婚纱照都是在音乐节现场拍摄的。
文| 铅笔道 记者 褚琳冰
►导语
从钢琴到摇滚再到电音,宋洋作为音乐人亲历了音乐制作的发展变化,坚信电子音乐是未来音乐的趋势。
他于2009年成立麦爱文化,从事演艺经纪、录音制作、发行等业务。2015年,公司吸纳国内首个户外电子音乐节品牌INTRO、先锋音乐品牌ShadowPlay,转向电子音乐领域,业务覆盖版权运营、艺人经纪、音乐演出和电音教学四个板块。
11月,麦爱与Saifam取得合作,独家代理其整体10万余首作品版权在中国的运营,其中2万余首著作权可以被国内电音DJ、制作人、歌手等进行改编、翻唱。并同时取得Saifam旗下几十组艺人的大中华区经纪代理。
去年10月,麦爱将INTRO首次引入上海,在世博园举办音乐节。与线下配合,麦爱和虾米音乐合作了线上线上评选活动,从线上500多报名DJ中选出了16组年轻DJ,并给予了这些年轻DJ首次在音乐节上的表演机会。
去年一年,麦爱举办了INTRO、电厂荧光沙滩电音节,以及ShadowPlay“FULL SCREEN”等10场大中型演出以及60余场小型电音派对。
注: 宋洋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寻找未来之音
宋洋对儿时学钢琴的情景印象深刻,他常说学钢琴需要三样东西:网球、直尺和时间。“练习正规弹琴手型时,把网球握在手里,一旦不标准,家长就拍我一尺板。而大量的时间是练习所有传统或电声乐器所必需的。”
以钢琴为起点,音乐成为宋洋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家庭原因,他从外交学院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却在为别人办签证盖章时感到麻木索然,经常溜出去和乐队成员一起演出,后来干脆辞职专心做音乐。
2002年,他与好友共同成立摇滚乐队末裔,担任主唱。末裔成为最早期在迷笛音乐节演出的乐队之一。2009年,乐队打算发专辑,找到多家传媒公司,基本都只给两三万元的制作费,然后换来3~5年的“卖身契”性价比太低,“那还不如自己成立公司”。
于是就有了麦爱文化。除了发行末裔的专辑之外,公司还签约了几个不同风格的乐队,例如新香水、核聚变G、蜜糖先生、弥藏、魔力大巴、自由先生等等。
对于音乐风格,宋洋持开放态度。不仅签约的乐队具有多元性,他还在末裔自己的前卫金属风格基础上增添民乐元素,代表作品有《又见茉莉花》《时间》等。
◆ 麦爱文化团队
同时,麦爱文化也参与了音乐节市场,让摇滚音乐与游戏相结合,但当时的商业模式没能走通。
宋洋考虑公司是否应该转型。反思自身,他认为自己在音乐制作、发行等方面很有经验,但对公司管理、商务运营等方面尚有欠缺。
为了多积累经验,他先做了《中国好声音》前两季的音乐版权总监,为好声音舞台产生的歌曲做版权运营等工作。后为湖南电视台诸多电视剧做音乐运营,例如《古剑奇谭》《何以笙箫默》《虎妈猫爸》等。
宋洋将这些职场经历称为边打工边思考,2015年渐渐退出“打工生涯”以后,他希望能在音乐市场上做点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未来音乐发展方向的事。
运营电子音乐版权
梳理思路、对标国外后,他发现电子音乐节在欧美占据了70%的音乐节市场,而国内全年近200场音乐节中仅有不到10%。
从科技推动乐器发展的角度来看,他认为,经历了传统乐器、电声乐器以后,由纯数字化模拟乐器音色的电子音乐,成为必然趋势。
另外,一直以来对于音乐风格的开放态度,某种程度上推动他走近了电子音乐——电子音乐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与多种音乐流派、风格相融合。
他决定,带领麦爱文化转型,迈进电子音乐领域。
从2015年年初起,麦爱陆续将国内首个户外电子音乐品牌INTRO、先锋音乐品牌ShadowPlay纳入麾下,正式转向电子音乐。两个音乐品牌一老一新,为麦爱带来电子音乐垂直领域专业从业者的认可,初步整合了市场。
8月,宋洋与微影资本的投资人见面,在给对方讲了自己对国内电子音乐市场发展的见解和预测,得到了投资人认可,宋洋心里有了谱。
◆ INTRO电子音乐节上,年轻人玩得很high。
业务要展开,宋洋思考发力重点应该在哪。他观察到,国内很多音乐节主办方已经开始向电子音乐领域进军,这一块的布局不可或缺。
在布局电子音乐演出市场的同时,凭借多年的音乐运营经验,宋洋认为,电子音乐版权领域是市场要塞。
随后,在一个音乐项目的进行中,他有幸与欧洲电音厂牌Saifam的CEO Mauro Farina见面。宋洋对于中国电音市场发展的想法,得到老前辈的认可。
成立于1981年的Saifam,到2013年已经拥有129个唱片公司厂牌和6个工作室,在世界各地建有分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Farina与合伙人创立“日式高能舞曲”,成功将电子音乐推入日本市场。
两人分析,当时的日本处在音乐市场急速上升的阶段,与现在的中国非常相似。同时,Saifam庞大的曲库本身就是电子音乐在欧洲发展的活历史,可以从中探索电子音乐的发展路径。
11月,麦爱与Saifam取得合作,独家代理其整体10万余首作品版权在中国的运营,其中2万余首著作权可以被国内电音DJ、制作人、歌手等进行改编、翻唱,并同时取得saifam旗下几十组艺人的大中华区经纪代理。去年5月,麦爱与QQ音乐签订了Saifam曲库的独家版权合作。
另外,麦爱初步布局电子音乐教育体系,建立教育基地“电厂”,于12月签约落地厦门。
2016年年初,公司完成由微影资本投资的Pre-A轮融资。
签约电音艺人
除了在音乐版权、线下演出和电音教学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作为,麦爱还将艺人经纪作为一项业务重点,计划签约不同风格的DJ。
在电子音乐领域,海外艺人整体数量和质量都有优势,除了代理Saifam的艺人之外,团队还继续在线下大小音乐节上寻找优质海外艺人。
同时,“还有一个舞台是留给我们本土艺人发展的”。去年10月,麦爱将主打Techno、House和Drum & Bass魄力气焰的INTRO电音节第一次引入上海,在世博园进行演出。
◆ DJ在现场需要即兴创作,按完"play"键就自己跳舞去的绝不是好DJ。
与线下配合,麦爱和虾米音乐合作了线上线上评选活动,DJ们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入选者可以在INTRO舞台表演。从线上500多报名DJ中选出了16组年轻DJ,并给予了这些年轻DJ首次在音乐节上的表演机会。
另外一条找艺人的路径,是电音圈子。吸纳了INTRO、ShadowPlay等品牌,宋洋认为可以通过人脉找到更多圈子里的优质DJ。
从选秀明星“人红了以后无歌可唱”的现象中,宋洋总结到,好作品应该走在艺人前列。麦爱拥有Saifam的曲库中2万首歌曲的著作权,计划从中挑选适合中国市场的歌曲,翻成中文再分给艺人演唱。
去年,麦爱举办了INTRO、电厂荧光沙滩电音节,以及ShadowPlay“FULL SCREEN”等10场大中型演出以及60余场小型电音派对。
对于电子音乐如何能被年轻人接纳的问题,宋洋认为,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参加趣味性强、参与感十足的电子音乐节,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只要他们参与进来,就是迈入电子音乐大门的第一步。
今年3月,麦爱获得由松禾资本领投,聚航文化产业基金、水滴资本跟投的A轮融资。宋洋计划,今年将演出规模化,预计做100余场演出和派对,签约10组艺人,“最好是不同风格的”。
/The End/
编辑 孙 娇 校对 魏本源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