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2
分享

不遭竞价排名忽悠 他集结2万执业律师组智囊团 用户50万

法律小白不问百度不求熟人,一样能找到好律师。

丁丁律师创始人林小建

文| 铅笔道 记者 朱青竹

►导语

2016年8月,暑月蝉鸣,林小建在办公室闭目沉思、梳理着案件的脉络——他是一名已从业多年的律师,并拥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突然,手机屏幕上弹出一条微信消息:“老林,你快看。”一条长达九百字的用户反馈传到他的手机上,林小建在空调屋里激动地直出汗。

反馈内容关于“丁丁律师”,它是一个帮助用户与律师对接的O2O平台,提供律师在线法律咨询、法律事务委托等服务。

平台主打律师信息的公开与透明,用户可根据需要自主挑选律师。此外在平台注册的律师均持有律师资格证。

注: 林小建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丁丁律师”诞生

林小建是一位拥有16年从业经历的律师。2009年,他组建了自己的律所——北京国舜律师事务所,自己做律师、打官司。

因为工作的关系,他认识了一些做医疗的朋友。2014年初,他们商量要一起做个移动医疗平台,结果一年过去了也没动静,这事就黄了。

他回过头来想,既然自己这么熟悉法律,为何不在法律行业创业?并且他认为把移动医疗的模式换到法律行业上更适用。“有些法律问题电话就可以解决,不像医疗还要望闻问切,我认为法律服务更适合做线上。”

浸淫行业多年,他切身体会着传统法律服务的痛点。据他介绍,用户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找律师:熟人介绍和上百度。但无论通过哪种方式,用户找律师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导致了用户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准确找到自己需要的律师,资源不匹配导致律师无法善加利用碎片时间。这两点都拖慢了双方的效率。

林小建想从信息透明化切入,做线上法律服务平台。

林小建懂法律,可不懂互联网技术,于是他开始寻找技术合伙人。直到去年4月,他找到林世荣。对方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出身,此前曾负责过某公司整体技术架构和研发。两人一番沟通,便注册了公司“丁丁律师”。 

丁丁律师团队

律师信息透明公开

2015年9月,“丁丁律师”上线,主要帮助需要法律服务的用户对接律师。

 “丁丁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主要分为两部分:免费业务为律师在线法律咨询服务;收费业务为预约或电话咨询、法律事务委托、合同文书下载等。

林小建谈到,“丁丁律师”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平台注册的律师信息都是透明与公开的。用户可以根据其所在地域、执业年限、擅长领域、满意度和服务态度等多维度,自主选择律师,平台不做任何引导。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很多传统律师网站或平台,“它们会对律师排名,从而引导用户的选择。”而律师排名的先后顺序大多是由律师支付给网站或平台的费用多少而决定。“这也是一种信息的不透明。”

在软件中,用户点击想要咨询的律师,便可进入该律师的个人主页。主页中除了注明律师所在地、隶属律所、专长等信息,还以明码标价的方式给出了该名律师可提供的法律服务项目。用户选择服务后,两方即开始对接。服务完成,用户在线支付费用,并可做出评价。

除此之外,平台还提供“律师来找我”功能。用户把相关问题放到平台上,由律师在后台竞标,为用户解答问题。收费为28/次,如果答案不满意,用户可以申请退款。

丁丁律师App截图

凭借在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积累的人脉,林小建收获了第一批律师。后期,平台主要通过律师间自主分享的方式来获取更多律师。分享者和加入者均可获得奖励红包。而“丁丁律师”筛选律师的唯一标准为:该律师是否为正式的执业律师。“我们只接受正式的执业律师。”

“丁丁律师”主要通过自媒体推广和应用平台推介获客。另外,平台通过奖励红包的方式激励律师的活跃度,以此来吸引更多潜在用户。

截至今日,平台已收获50万用户、2万律师,平均每日新增800条咨询,成交200~300单。目前项目正寻求天使轮融资。

下一阶段,“丁丁律师”的发展重点主要放在运营方面。未来,林小建想通过法律服务大数据来实现盈利,取代现有模式。

/The End/

编辑   王  姝     校对   付文学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